多層螺旋CT不同后處理技術測量肺靜脈入口直徑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09 01:46
目的應用320排螺旋CT多種后處理方式,比較不同后處理技術在測量肺靜脈入口處直徑的差異,為房顫消融術前評估及術后對比復查的影像測量提供技術支持。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放射線科行房顫消融術前檢查使用320排螺旋CT進行肺靜脈與左心房血管造影的受檢者,受檢者共105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平均年齡為58歲。受檢者在其后的房顫消融術中行選擇性肺靜脈造影(CPV)測量各支肺靜脈的入口直徑,以此數據作為對照組。使用320排螺旋CT進行肺靜脈與左心房血管造影的受檢者,檢查前排除造影劑過敏試驗陽性患者、失代償期的新功能不全患者、嚴重心腎功能不全患者(肌酐10umol/L)及呼吸訓練屏氣不良無法配合的患者等;檢查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檢查成功后如病人檢出肺靜脈變異,該患者也予以排除。所有患者進行肺靜脈左心房造影檢查以前,需至少空腹6h以上,然后建立靜脈通路,于肘前靜脈放置留置套管針。常規(guī)測量受檢者的體重以精確造影劑用量,并對患者行心電圖檢查。接受檢查的受檢者應取仰臥位,掃描方向為足頭方向,在掃描前按照標準位置連接好心電導聯(lián)線正確放置電極,并且確認已接受到心電圖信號;而后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得以最大程度的抑制呼吸運動所造成的偽影,使其能配合檢查。采集全心動周期容積掃描數據集,圖像上傳至后處理工作站,使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容積再現(xiàn)(Volume representation,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MIP)及仿真內窺鏡(virtual endoscopy,VE)等后處理技術重建圖像,圖像顯示左心房與肺靜脈長軸影像,要求肺靜脈主干顯示完整。自肺靜脈與左心房的連接移行處測量肺靜脈入口最大直徑,以患者肺靜脈均為四支獨立開口的肺靜脈為有效收錄數據。接受房顫消融術的患者應臨床診斷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無效的房顫患者。術前排除存在嚴重的心功能不全及未治療的瓣膜病、肺動脈高壓、凝血功能異常、嚴重甲亢及肝腎多臟器功能衰竭等情況的患者。完善常規(guī)檢查,MSCT了解肺靜脈及左心房解剖結構,并排除左心房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與手術協(xié)議書;颊咂脚P血管造影檢查床,術前確認患者心臟位置處于C型臂管球中心區(qū)域。造影時,患者左臂上舉抱頭,行局部麻醉,穿刺左股靜脈及左鎖骨下靜脈,分別置入標測導管至冠狀靜脈竇及右心室。經左股靜脈導管送入房間隔穿刺針,穿透房間隔后噴入造影劑顯影,顯示左心房影像為穿刺成功(當房間隔穿刺完成后要注射肝素100u/kg,術中要追加肝素1000u/小時,以防止血栓形成。)。經股靜脈送入導管,指向目標靜脈,充分排氣后連接高壓注射器,注入造影劑(1.2ml/公斤),選擇C型臂旋轉造影模式,將管球處于起始位置,延時采集時間為0,當高壓注射器觸發(fā)聯(lián)動注入造影劑后,以30幀/秒的速度以患者為中心旋轉采集影像,旋轉時間為4-5秒;同時行右心室起搏(200次/分)減少造影劑向心室排泄,以提高左房內的造影劑填充密度,保證左房及肺靜脈顯影充分。術中采集數據,使用Insplace軟件進行后處理,重建后圖像采用Leonardo圖像后處理軟件測量肺靜脈入口直徑。結果105例樣本中,正常肺靜脈88例,排除變異肺靜脈17例。橫軸位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0.42±4.76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11±3.41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9.93±4.18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6.77±3.43mm;VR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25±4.48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82±3.44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58±3.89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23±3.34mm;MIP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59±4.39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9.14±3.48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94±3.91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60±3.38mm;MPR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18±3.80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9.07±3.27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63±3.79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9.12±3.90mm;VE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40±4.52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9.23±3.18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19±4.13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01±3.39mm。CPV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19±4.10mm,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85±2.94mm,左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21.75±3.38mm,左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18.06±3.28mm。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PV所測量的數據與橫軸位、MPR、MIP、VR及VE等5種測量方法所得結果(P0.05)無顯著性差異。結論通過MSCT的多種后處理技術均可以準確測量肺靜脈入口直徑,各種后處理技術對肺靜脈入口直徑的測量方法,均為一致性、通用性較好的測量方法。圖12幅;表5個;參136篇。
【學位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541.75;R816.2
【部分圖文】:
4.39mm;MPR 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21.18±3.80mm;VE 技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21.40±4.52mm;CPV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4.10mm。各種測量方法所得數據無顯著性差異(P > 0.05)。(見表 1、5)表 1 MSCT 和 CPV 測量右肺上靜脈入口直徑的統(tǒng)計分析( x ±s)able l MSCT and CPV measurement 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diameter of the entrance(Mean±SD)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ein Numbers MSCT/mm CPV/mm t PP(axial)88 20.420±4.7615 21.480±4.184 1.212 0.66P(VR)88 21.246±4.479 21.480±4.184 0.343 0.65P(MIP)88 21.585±4.394 21.480±4.184 0.000 0.65P(MPR)88 21.179±3.798 21.480±4.184 0.224 0.60P(VE)88 21.399±4.520 21.480±4.184 -0.044 0.66
圖 2 軸位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2 Axis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圖 3 VR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3 VR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i
- 7 -圖 3 VR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3 VR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ia測量排除變異肺靜脈 17 例,選取正常肺靜脈 88 例量的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18.11±3.41mm;為 18.82±3.44mm;MIP 技術測量的右下肺R 技術測量的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19.07±3口直徑為 19.23±3.18mm;CPV 測量右下肺測量方法所得數據無顯著性差異(P > 0.05)
本文編號:2833053
【學位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541.75;R816.2
【部分圖文】:
4.39mm;MPR 技術測量的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21.18±3.80mm;VE 技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21.40±4.52mm;CPV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4.10mm。各種測量方法所得數據無顯著性差異(P > 0.05)。(見表 1、5)表 1 MSCT 和 CPV 測量右肺上靜脈入口直徑的統(tǒng)計分析( x ±s)able l MSCT and CPV measurement 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diameter of the entrance(Mean±SD)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Vein Numbers MSCT/mm CPV/mm t PP(axial)88 20.420±4.7615 21.480±4.184 1.212 0.66P(VR)88 21.246±4.479 21.480±4.184 0.343 0.65P(MIP)88 21.585±4.394 21.480±4.184 0.000 0.65P(MPR)88 21.179±3.798 21.480±4.184 0.224 0.60P(VE)88 21.399±4.520 21.480±4.184 -0.044 0.66
圖 2 軸位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2 Axis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圖 3 VR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3 VR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i
- 7 -圖 3 VR 測量右上肺靜脈入口直徑.3 VR measurement upper pulmonary vein entrance dia測量排除變異肺靜脈 17 例,選取正常肺靜脈 88 例量的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18.11±3.41mm;為 18.82±3.44mm;MIP 技術測量的右下肺R 技術測量的右下肺靜脈入口直徑為 19.07±3口直徑為 19.23±3.18mm;CPV 測量右下肺測量方法所得數據無顯著性差異(P > 0.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周公哺;馬堅;孫奇;郭曉剛;劉旭;羅斌;楊建都;張澍;;冷凍球囊消融心房顫動術后復發(fā)患者的二次手術特點[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6年04期
2 陳惠平;曹克將;;房顫的社區(qū)管理[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年03期
3 陳光祥;漆軍;黃新文;唐光才;蘭永樹;高禮明;;64層螺旋CT在肺靜脈解剖學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9年08期
4 趙亮;孟小茜;張家友;姜其鈞;趙學;劉士遠;廖德寧;;CT三維重建心房顫動患者肺靜脈前庭解剖形態(tài)學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8年12期
5 郝蓬;董建增;劉興鵬;龍德勇;方冬平;喻榮輝;湯日波;胡福麗;馬長生;;選擇性上肺靜脈造影顯示下肺靜脈開口位置的研究[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7年03期
6 楊延宗;肌袖性房性心律失!环N獨特的房性心律失常?(Ⅰ)[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28330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330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