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能量減影技術對肺間質性疾病診斷的ROC分析
本文選題:雙能量減影 + 受試者操作曲線分析。 參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年31期
【摘要】:目的:研究雙能量減影技術(DES)對肺間質性疾病(ILD)檢出的意義。方法:收集同時做雙能量減影胸片檢查和CT檢查患者112例,以CT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其中CT診斷為肺間質性疾病的患者56例作為試驗組,另56例作為對照組,比較雙能量減影圖像與傳統(tǒng)胸片圖像在肺間質性疾病檢出方面的差異。結果:在本次肺間質性疾病的ROC分析中,DES曲線下面積值較DR高。結論:雙能量減影技術對肺間質性疾病的檢出有潛在提升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technique (DES) in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disease (ILD). Methods: 112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radiography and CT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of CT examination were taken as gold standard. 56 cases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disease diagnosed by CT were used as test group and 56 cases as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imaging and conventional chest rad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disease. Results: the area under des curve was higher than Dr in ROC analysis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disease. Conclusion: dual energy subtraction technique has potential value in the detection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diseases.
【作者單位】: 蘇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影像科;
【分類號】:R563;R816.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龐小平;呂憲玉;薛佩軍;肖越勇;楊承歡;楊鐵;吳南洲;張福;;數字化雙能量減影胸部攝片在醫(yī)學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8年05期
2 陳建新;陳自謙;;X線直接數字攝影雙能量減影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穎;;雙能量減影在氣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年07期
2 張成仁;李麗芬;封任冬;;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雙能量減影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年05期
3 李明;;DR雙能減影的肋骨成像與胸部成像的比較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年01期
4 張燕;戚文驥;;DR雙能量減影技術在上頜竇、鼻咽部病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上海醫(yī)學影像;2012年01期
5 革波;劉芳梅;;雙能量減影技術在泌尿系造影檢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1年08期
6 劉忠;田龍海;李國棟;趙林;;DR雙能量減影技術在肋骨骨折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1年04期
7 吳勇建;王立興;;DR雙能量減影技術對少量氣胸的診斷價值[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10年06期
8 馬宇航;沈月平;朱逸明;趙建中;任榮;;雙能量減影技術對模擬肺間質性疾病檢出能力的實驗研究[J];臨床醫(yī)學;2010年11期
9 吳繼志;;數字X線攝影雙能量減影在兒科胸部外傷檢查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6期
10 孫瓊芳;涂蓉;王綏煌;尤曉光;林子義;伍保忠;;DR雙能量減影技術在氣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8年10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仁松,翟輝,李峰,儲誠奇,朱智軍,徐莉,俞新夫;雙能量減影數字X線攝影技術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年09期
2 陳友勤,王恂;雙能量減影在泌尿生殖系統(tǒng)檢查中的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年09期
3 李剛,江泓;DDR雙能量減影對肩胛骨攝片的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年15期
4 林建勤,唐震,陳鑫,張麗;DDR雙能量減影在扁桃體、腺樣增殖體所致兒童鼾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5年03期
5 陳鑫,唐震,林建勤,張麗;雙能量減影技術對氣胸的診斷價值[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施玲華,陳鑫,唐震,林建勤,張麗;DR雙能量減影骨組織像對胸部骨轉移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5年05期
7 張麗,唐震,陳鑫,林建勤;雙能量減影技術對氣管、主支氣管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5年05期
8 楊凱,談旭東,江泓,陳林,吳捷,汪洋,林林;DDR雙能量減影軟組織像檢出肺小結節(jié)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年03期
9 楊凱,江泓,談旭東,吳捷,汪洋,岳建國;雙能量減影標準胸片和軟組織像及MSCT對肺轉移癌檢出率的比較[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5年02期
10 楊凱,陳林,江泓,談旭東,吳捷,汪洋,岳建國;DDR雙能量減影普通胸片與骨組織像診斷肋骨骨折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世瑗,,胡杰貴;24例肺間質性疾病的肺功能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2 馮夕玲;30例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臨床分析[J];中原醫(yī)刊;2002年07期
3 侯杰;;肺間質性疾病[J];醫(yī)師進修雜志;1984年05期
4 蔡后榮;侯杰;;透明質酸的檢測及其在肺間質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內科雜志;1991年05期
5 朱元玨;慢性肺間質性疾病的臨床與發(fā)病學[J];生理科學;1986年03期
6 古力卡德爾;阿迪娜;趙靜;王麗霞;雍楠;;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17例誤診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年02期
7 周新,黃華瑞,汪均陶;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病人肺組織免疫病理研究[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年04期
8 王學謙;血小板激活因子在肺間質性疾病中的作用[J];天津醫(yī)藥;1997年11期
9 羅Z
本文編號:18517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85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