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對大鼠脾臟放射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8-03-04 00:01
本文選題:天麻 切入點:輻射防護 出處:《南華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 探討天麻對大鼠脾臟放射損傷是否具有保護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方法 將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照射組、實驗組,每組18只。對照組:不照射,實驗前2天至實驗后7天按體重連續(xù)予以生理鹽水2ml/10g灌胃,1次/天;照射組:用60Coγ射線行全身照射,總劑量為6Gy,照射前2天至照射后7天按體重連續(xù)予以生理鹽水2ml/10g灌胃,1次/天;實驗組:用60Coγ射線行全身照射,總劑量6Gy,照射前2天至照射后7天按體重連續(xù)予以天麻注射液2ml/10g灌胃,1次/天。分別于照射后1、3、7天每組取6只大鼠頸椎脫臼處死取脾臟,用比色法進行脾臟MDA含量、SOD活力測定以了解組織氧化損傷的情況,用TUNEL檢測細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檢測Bcl-2、Survivin蛋白表達以及用比色法測定Caspase-3活性以了解天麻對細胞的凋亡的影響,并取標本在光鏡下觀察脾臟組織病理學改變。 結果 1.各組MDA含量及SOD活性變化顯示:照射組、實驗組MDA含量均高于對照組,SOD活性均低于對照組,P0.05,照射組MDA含量高于實驗組,SOD活性低于實驗組,,P0.05;間接反映出細胞損傷程度實驗組較照射組輕。各時間段間,對照組1d、3d、7d MDA含量與SOD活性無顯著性差異,P0.05,照射組與實驗組MDA含量3d7d1d,SOD活性3d 7d 1d, P0.05。 2.各組大鼠脾臟組織細胞凋亡變化情況:照射組、實驗組的細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照射組的細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力高于實驗組,Bcl-2及Survivin蛋白表達低于實驗組,P0.05,提示實驗組的凋亡較低;各時間段間,對照組1d、3d、7d各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照射組與實驗組細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力1d3d7d,Bcl-2及Survivin蛋白表達1d 3d 7d,P0.05。 3.各組大鼠脾臟病理切片可見:對照組可見包膜完整,紅白髓界限清楚,血管分明,生發(fā)中心明顯,細胞排列緊密,邊緣區(qū)內可見個別散在凋亡細胞。與對照組相比,照射組、實驗組脾臟包膜完整,細胞排列稀疏,白髓及邊緣區(qū)內可見大量凋亡細胞,各期凋亡細胞形態(tài)均可見到,紅細胞滲出。與照射組相比,實驗組各時間段的細胞排列較緊密,凋亡細胞相對較小,紅細胞滲出較少。天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組織放射損傷情況;組間,對照組1d、3d、7d病理無明顯差異性改變,照射組1d較3d凋亡細胞相對較少,紅細胞滲出相對較輕,7d較3d稍有恢復,實驗組1d較3d凋亡細胞有所恢復,紅細胞滲出相對較輕,7d較3d稍有恢復。 結論 天麻能使SD大鼠脾臟放射損傷后的MDA含量減少、SOD活性提高、Survivin、Bcl-2抗凋亡蛋白表達增加、Caspase-3活性下降、細胞凋亡率下降,對脾臟的放射性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0.5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宮釗;樊海燕;;淺談放射性污染源及監(jiān)測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02期
2 岑偉健;潘q
本文編號:15632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5632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