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層螺旋CT結腸成像在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中的應用價值
本文關鍵詞:64層螺旋CT結腸成像在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中的應用價值 出處:《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64層螺旋CT結腸成像(CTC)在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59例結直腸癌患者行CTC檢查,應用后處理工作站Colon軟件進行圖像分析,并以手術病理結果為標準,評價CTC對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的準確率。結果 59例結直腸癌中,3例位于盲腸,9例位于升結腸,5例位于橫結腸,7例位于降結腸,14例位于乙狀結腸,21例位于直腸。CTC對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診斷的準確率分別為94.9%(56/59)和88.1%(52/59)。CTC評價漿膜外侵犯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7.7%(42/43)、81.3%(13/16)、93.3%(42/45)、92.9%(13/14)。結論 64層螺旋CTC在結直腸癌術前定位及T分期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64 slice spiral CT colonography (CTC) in the application location and T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59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were examined with CTC, application of postprocessing workstation Colon software for image analysis, and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the standard, the evaluation of CTC and T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efore positioning staging accuracy. Results 59 cas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3 cases located in the cecum, 9 cases located in the ascending colon, 5 cases in the transverse colon, 7 cases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14 cases in the sigmoid colon, the accuracy rate of 21 cases in rectal.CTC staging diagnosis of anterior positioning and T colorectal cancer were 94.9% (56/59) and 88.1% (52/59) on.CTC evaluation of subserosa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97.7% (42/43), 81.3% (13/16), 93.3% (42/45), 92.9% (13/14). Conclusion: 64 slice spiral CTC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before positioning and T staging with Important value.
【作者單位】: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影像中心;
【分類號】:R735.34;R730.44
【正文快照】: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之一,最近幾十年來其發(fā)病率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不斷上升,西方國家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相對高于我國,但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的上升速度卻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在常見腫瘤中位居第四位[1]。常規(guī)的檢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試驗、氣鋇雙重造影、超聲、MRI、CT及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建平,王磊,楊祖立,黃奕華,董文廣,覃建章,詹文華;青年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2 陳達民;老年多發(fā)性結直腸癌:手術與尸檢病例的回顧性研究[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2年02期
3 靜雨;;吸煙與結直腸癌[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2年04期
4 黃萍,周紫垣,馬恒太,劉晉yN,周燕虹,曹佳,葛海燕,余佩武,Toshiro Takezaki;重慶地區(qū)人群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結直腸癌易感性關系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年19期
5 李新宇,王杉,馬向濤,葉穎江,崔志榮;細胞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的表達與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3年08期
6 曹文蘭,布潔,白月奎,周良玉,張文政,武東風,衛(wèi)亞希;Ⅳ期結直腸癌非手術治療臨床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3年06期
7 楊林,王金萬;結直腸癌輔助治療現(xiàn)狀[J];癌癥進展;2003年04期
8 耿稚江;;婦女應從50歲起接受結直腸癌的普查[J];國外醫(yī)學情報;2003年07期
9 蔣沁婷,陳坤,鄒艷,趙玉婉,馬新源,李其龍,姚開顏,鄭樹;隨訪隊列的結直腸癌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腫瘤;2004年01期
10 楊丹球,陳哲;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染色體脆性位點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超;朱洪波;;結直腸癌的生物治療[A];2009年浙江省腫瘤外科學術年會暨腫瘤外科規(guī)范化診治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2 萬德森;;進一步提高結直腸癌療效的思考[A];2009年浙江省腫瘤學術年會暨腫瘤診治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王哲海;;結直腸癌的診斷與系統(tǒng)性化療[A];山東省第四屆“CSCO——山東”首屆腫瘤化療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4 鄧小梅;鄭桂喜;王傳新;張建;李偉;張曉;;結直腸癌患者血清蛋白質(zhì)譜檢測的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5 李秉慧;李青科;韓梅;何立芳;陳書艾;;石家莊市及周邊縣區(qū)不同人群的結直腸癌危險因素的分析[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6 于丁;;結直腸癌的個體化治療[A];湖北省胃腸腫瘤診治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丁義江;吳]嵐;;結直腸癌的中醫(yī)治療[A];中醫(yī)肛腸理論與實踐——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暨二零一零年中醫(yī)肛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楊懷中;楊宇飛;賈小強;吳寅瑩;;結直腸癌防治未來展望[A];2010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大會摘要集[C];2010年
9 陳嘉;;結直腸癌個體化靶向治療新理念[A];2010年江蘇省抗癌協(xié)會第二屆傳統(tǒng)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10年
10 鞏躍生;魏淑娥;宋太平;張威;宋光瑞;;結直腸癌外科治療新進展[A];中國肛腸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賈巖;跨線治療構筑結直腸癌最后防線[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2年
2 ;降低結直腸癌復發(fā)有新療法[N];人民日報;2003年
3 韓自力;新化療方案可高效治療結直腸癌[N];健康報;2007年
4 齊攀;聯(lián)合成像技術可以改善結直腸癌的診斷[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5 常林;中國結直腸癌人數(shù)增長率達20%[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6 宋奇思;青年型結直腸癌特點[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7 健康時報記者 劉橋斌;治結直腸癌前先查基因[N];健康時報;2009年
8 駐滬記者 魏峗;結直腸癌治療十年取得重大進展[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9 記者 李天舒;我國學者找到結直腸癌新靶標[N];健康報;2009年
10 記者 葉芳 通訊員 簡文楊;專家呼吁把結直腸癌納入常規(guī)體檢[N];廣東科技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柳俊剛;應用蛋白指紋圖譜技術篩選結直腸癌及肝轉移特異性相關蛋白的初步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王德強;環(huán)境暴露下的錯配修復基因多態(tài)性與結直腸癌易感性關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郭立國;具有突變子表型散發(fā)性結直腸癌篩選策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4 賀敬虎;白細胞介素-6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5 范春紅;藥物代謝酶基因多態(tài)性、環(huán)境暴露與結直腸癌易感性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馬恒太;重慶地區(qū)人群營養(yǎng)膳食半定量食物頻數(shù)問卷的制定與結直腸癌病例—對照標本庫的建立[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劉林;miR-195/miR-365在結直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調(diào)控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2年
8 鄧佳;二脂酰甘油酰基轉移酶及脂肪酰胺水解酶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9 阿爾夏提·阿衣提哈力;青年人結直腸癌臨床病理特點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王巍巍;結直腸癌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8的水平檢測及其臨床意義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944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39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