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定位片中椎骨檢測算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CT定位片中椎骨檢測算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CT定位片 椎骨檢測 Adaboost算法 多角度檢測 分類器
【摘要】:隨著計算機的迅速發(fā)展,醫(yī)療診斷逐漸由過去的經(jīng)驗主導式向科學精確的數(shù)字化模式轉變。計算機輔助檢測技術(Computer-Aided Detection, CAD)成為了當今醫(yī)療領域的研究熱點。CAD用計算機自動定位出感興趣區(qū)域,即對病變區(qū)域的檢出,以達到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與治療的目的。椎骨的計算機輔助檢測是后期的分割重建等圖像處理工作的基礎,同時也能自動標定掃描參考線,降低放射科技師手動標定的工作量。 在分析介紹CT定位片中椎骨檢測的研究意義的基礎上,對Adaboost學習算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針對目前椎骨檢測存在要求圖片中椎骨數(shù)目確定,且Haar-like特征不能描述任意旋轉角度等問題,提出了多角度椎骨檢測算法。 首先,基于Adaboost算法,構造了強分類器。構造強分類器主要包括建立訓練數(shù)據(jù)集、計算Haar-like特征值和構造強分類器。其中,計算Haar-like特征值時采用了積分圖,大大提高了運算速度。利用Adaboost算法構造強分類器,通過該算法尋找對椎骨與非椎骨區(qū)分性最好的Haar-like特征。使用最小分類誤差,,求出該特征對應的閾值和方向,構成弱分類器。將這些弱分類器按其權重進行加權組合成強分類器。 其次,提出了多角度椎骨檢測算法。該算法可以用于解決CT定位片中不同節(jié)椎骨的傾斜角度不同,且Haar-Like特征不能描述帶有任意旋轉角度的椎骨問題。多角度椎骨檢測算法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獲得的傾斜角度來旋轉圖像,使得待檢測的椎骨處于水平位置。按設定的步長對CT定位片中的椎骨進行檢測。 最后,對旋轉圖像中相近位置檢測到得椎骨進行合并及優(yōu)化。
【關鍵詞】:CT定位片 椎骨檢測 Adaboost算法 多角度檢測 分類器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816.8;TP391.7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17
- 1.1 引言11-12
- 1.2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2-14
- 1.3 椎骨檢測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4-15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內容安排15-17
- 第2章 相關理論基礎17-27
- 2.1 椎骨成像原理17-20
- 2.2 計算機輔助檢測算法介紹20-26
- 2.2.1 Boosting 算法21-22
- 2.2.2 支持向量機算法22-23
- 2.2.3 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23-24
- 2.2.4 貝葉斯算法24-25
- 2.2.5 K 近鄰算法25-26
- 2.3 本章小結26-27
- 第3章 基于 ADABOOST 的強分類器構造27-37
- 3.1 訓練數(shù)據(jù)集的構造27-30
- 3.2 HAAR-LIKE 特征及其計算30-33
- 3.2.1 Haar-like 特征數(shù)量的計算30-31
- 3.2.2 Haar-like 特征值的計算31-33
- 3.3 基于 ADABOOST 算法的強分類器構造33-36
- 3.3.1 弱分類器的選取35-36
- 3.4 本章小結36-37
- 第4章 椎骨檢測算法37-43
- 4.1 圖像旋轉37-38
- 4.2 CT 定位片中椎骨檢測38-39
- 4.3 檢測結果的合并39-40
- 4.3.1 平均值法39
- 4.3.2 比較值法39-40
- 4.3.3 檢測強度法40
- 4.3.4 重疊面積法40
- 4.4 檢測結果的優(yōu)化40-41
- 4.5 正位檢測與多角度檢測的比較41-42
- 4.6 本章小結42-43
- 第5章 實驗結果分析與比較43-47
- 5.1 合并方法對檢測性能的影響43-44
- 5.2 步長對檢測性能的影響44
- 5.3 多角度與正位檢測的性能比較44-45
- 5.4 多角度椎骨檢測結果圖像45-47
- 結論47-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含錄用)的學術論文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蔚,張進,王元天,吳家駿,陳海戈,呂堅偉,陳奇,黃翼然;CT定位下經(jīng)皮腎穿刺造瘺術[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3年08期
2 周三權,陳利群,潘新宇;CT定位置管引流治療高血壓基底節(jié)區(qū)血腫[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05年03期
3 陳克敏;;淋巴瘤的CT定位下活檢[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2年02期
4 劉云詩,張汝林,雷武岷,魏劍波,鄔正貴,黃志剛;CT定位鉆孔沖洗引流治療慢性硬腦膜下血腫158例報告[J];四川省衛(wèi)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5 張勝聯(lián),趙海英,胡沛霖,李永才,司少臣,張勝利;CT定位多孔圓頭導管穿刺針錐顱抽吸治療高血壓性腦殼核出血136例報告[J];中國民政醫(yī)學雜志;1999年05期
6 李阿標;林綺娜;;CT定位下顱內血腫微創(chuàng)清除術36例報告[J];中國廠礦醫(yī)學;2007年03期
7 戴書華,李江,程相晨,夏良;X線刀治療的CT定位[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96年03期
8 陳玉杰,王彥兵,丁連玉;CT定位經(jīng)皮穿刺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9 劉俊業(yè),王振強,王世東,楊濤,林虎;CT定位顱內血腫穿刺引流術(附30例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5年02期
10 王章富;范順武;陳海嘯;洪正華;張傳毅;;CT定位引導下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的臨床應用[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彬;;CT定位引導下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彬;;CT定位引導下微創(chuàng)顱內血腫清除術的臨床應用價值[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過建國;黃冰;姚明;許瀏;周煦燕;陸雅萍;孫建良;侯健;祝則峰;;CT定位引導下腰交感神經(jīng)調制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2012年浙江省疼痛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倫新;榮莉;楊文輝;;頭顱CT定位圍針治療多發(fā)梗塞性癡呆的臨床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學術年會——創(chuàng)新優(yōu)秀論文集[C];2002年
5 張勝聯(lián);趙海英;胡沛霖;李永才;司少臣;張勝利;;CT定位多孔圓頭導管穿刺針錐顱抽吸治療高血壓性腦殼核出血136例報告[A];中國民政康復醫(yī)學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6 姚國榮;周進淇;;CT定位結合特殊固定技術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的擺位誤差分析[A];2009年浙江省放射腫瘤治療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顏強;唐西平;;CT定位在腰椎椎旁神經(jīng)注射治療中的應用[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8 胡曉華;陳力;;失語癥腦定位研究之一——50例失語癥CT定位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9 程善飛;;同軸技術在經(jīng)皮穿刺CT定位三叉神經(jīng)半月節(jié)射頻消融術的臨床應用(附27例病例報告)[A];2012年浙江省疼痛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何小英;彭穗英;;失語癥臨床與CT定位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九屆全國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傅俊英;頭顱CT定位圍針治療MID[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倩;CT定位圍針法為主治療梗塞性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姚慶;CT定位片中椎骨檢測算法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魏愛宣;高血壓性腦出血CT定位、定量及預后判斷分析的研究[D];延邊大學;2001年
3 林漢凌;CT定位圍針治療中風失語癥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84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08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