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耙向分子光敏劑的設計合成及其腫瘤光動力學治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07:03
癌癥一直是戕害人類健康的致命性疾病。世衛(wèi)組織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每年新患癌癥人數(shù)達到1500萬并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對癌癥控制和治療的研究是各國醫(yī)療衛(wèi)生界科技攻堅的重點,特別是癌癥治療已經成為業(yè)界深度關切的課題。光動力學治療(PDT)作為一種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呐R床使用的癌癥治療策略,因其治療安全性高,可控性好,易于臨床操作和較小的副作用而受到廣泛關注。PDT的治療機制是利用特定波長的光激發(fā)光敏劑,被激發(fā)的光敏劑將能量傳遞給周圍的氧分子產生大量活性氧(ROS),這些ROS與周圍的生物大分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造成細胞結構破壞,起到殺傷腫瘤細胞的效果。PDT的治療效果高度依賴于ROS引起的氧化損傷程度。但是,ROS壽命短、擴散距離非常有限,而癌細胞中抗氧化酶含量豐富,它們共同削弱了ROS對癌細胞的殺傷能力。因此,亟需發(fā)展增強ROS利用效率的新策略以改善PDT的治療效果。蛋白質作為細胞活動的重要原料和參與者,是生命體極其重要的構成成分之一。通過對蛋白質的結構以及功能的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質參與許多重要的細胞生理和病理反應過程,因此在癌癥檢測、成像及治療中成為新藥物設計的重要分子靶點,尤其是硫醇蛋白,他參與了許...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癌癥及癌癥治療
1.1.1 癌癥現(xiàn)狀
1.1.2 癌癥治療方法
1.2 癌癥的光動力學治療
1.2.1 光動力學治療簡介
1.2.2 光動力學治療目前存在的問題
1.2.3 靶向的光動力學治療
1.3 蛋白質在癌癥中的重要性
1.3.1 蛋白質概述及病理意義
1.3.2 蛋白質在癌癥中的應用
1.4 論文的選題背景以及研究意義
第二章 一種蛋白質靶向的分子光敏劑用于腫瘤的高效光動力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與儀器
2.2.2 分子光敏劑PIPS808 的合成
2.2.3 F127-FA的合成
2.2.4 PIPS808@F127-FA的合成
2.2.5 PIPS808 的紫外吸收的測定
2.2.6 PIPS808 的熒光強度的測定
2.2.7 PIPS808 蛋白質靶向能力的評估
2.2.8 PIPS808 產生的ROS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
2.2.9 化學體系中驗證ROS的產生
2.2.10 細胞培養(yǎng)
2.2.11 細胞毒性實驗
2.2.12 評估PIPS808@F127-FA對細胞內蛋白質的靶向能力
2.2.13 內吞途徑的測定
2.2.14 檢測細胞內ROS的產生
2.2.15 活死細胞染色實驗
2.2.16 腫瘤模型的建立
2.2.17 活體熒光成像
2.2.18 活體治療效果的評估
2.2.19 活體生物安全性實驗
2.3 結果與討論
2.3.1 PIPS808 的合成與表征
2.3.2 驗證PIPS808 與蛋白結合
2.3.3 化學體系中驗證ROS的產生
2.3.4 F127-FA的合成與表征
2.3.5 細胞毒性實驗
2.3.6 細胞治療效果實驗
2.3.7 細胞攝取實驗
2.3.8 細胞內ROS檢測實驗
2.3.9 細胞內蛋白質靶向實驗
2.3.10 活體實驗
2.4 結論
第三章 蛋白質靶向分子光敏劑誘導線粒體ROS爆發(fā)增強光動力治療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儀器和試劑
3.2.2 分子光敏劑PS-TPP-PI的合成
3.2.3 評估PS-TPP-PI產生的ROS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
3.2.4 化學體系檢測ROS的產成
3.3 結果與討論
3.3.1 PS-TPP-PI的合成與表征
3.3.2 驗證PS-TPP-PI與蛋白結合
3.3.3 化學體系檢測ROS的產生
3.4 階段性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172963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癌癥及癌癥治療
1.1.1 癌癥現(xiàn)狀
1.1.2 癌癥治療方法
1.2 癌癥的光動力學治療
1.2.1 光動力學治療簡介
1.2.2 光動力學治療目前存在的問題
1.2.3 靶向的光動力學治療
1.3 蛋白質在癌癥中的重要性
1.3.1 蛋白質概述及病理意義
1.3.2 蛋白質在癌癥中的應用
1.4 論文的選題背景以及研究意義
第二章 一種蛋白質靶向的分子光敏劑用于腫瘤的高效光動力治療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試劑與儀器
2.2.2 分子光敏劑PIPS808 的合成
2.2.3 F127-FA的合成
2.2.4 PIPS808@F127-FA的合成
2.2.5 PIPS808 的紫外吸收的測定
2.2.6 PIPS808 的熒光強度的測定
2.2.7 PIPS808 蛋白質靶向能力的評估
2.2.8 PIPS808 產生的ROS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
2.2.9 化學體系中驗證ROS的產生
2.2.10 細胞培養(yǎng)
2.2.11 細胞毒性實驗
2.2.12 評估PIPS808@F127-FA對細胞內蛋白質的靶向能力
2.2.13 內吞途徑的測定
2.2.14 檢測細胞內ROS的產生
2.2.15 活死細胞染色實驗
2.2.16 腫瘤模型的建立
2.2.17 活體熒光成像
2.2.18 活體治療效果的評估
2.2.19 活體生物安全性實驗
2.3 結果與討論
2.3.1 PIPS808 的合成與表征
2.3.2 驗證PIPS808 與蛋白結合
2.3.3 化學體系中驗證ROS的產生
2.3.4 F127-FA的合成與表征
2.3.5 細胞毒性實驗
2.3.6 細胞治療效果實驗
2.3.7 細胞攝取實驗
2.3.8 細胞內ROS檢測實驗
2.3.9 細胞內蛋白質靶向實驗
2.3.10 活體實驗
2.4 結論
第三章 蛋白質靶向分子光敏劑誘導線粒體ROS爆發(fā)增強光動力治療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儀器和試劑
3.2.2 分子光敏劑PS-TPP-PI的合成
3.2.3 評估PS-TPP-PI產生的ROS對蛋白質活性的影響
3.2.4 化學體系檢測ROS的產成
3.3 結果與討論
3.3.1 PS-TPP-PI的合成與表征
3.3.2 驗證PS-TPP-PI與蛋白結合
3.3.3 化學體系檢測ROS的產生
3.4 階段性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論文發(fā)表情況
致謝
本文編號:3172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31729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