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黃素與非甾體抗炎藥聯(lián)合用藥后的抗炎作用與毒副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6 22:50
炎癥是自身防御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免疫反應(yīng),它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guān),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皮膚炎、關(guān)節(jié)炎以及癌癥等。目前,針對炎癥反應(yīng)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代研究的一大熱點和重點。羧酸類非甾體抗炎藥作為非處方藥廣泛用于解熱、鎮(zhèn)痛以及消炎等的治療,然而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將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yīng),如腹瀉、胃腸道損傷、肝毒性、腎毒性、心血管不良反應(yīng)等。因此,它們的應(yīng)用也受到限制。為了得到生物活性高、副作用小的新型藥物,受到姜黃素生理活性廣泛、安全性高等的啟發(fā),本文選取姜黃素與多種非甾體抗炎藥聯(lián)合給藥的組合配方為研究對象對各組進(jìn)行活性篩選,進(jìn)一步研究其抗炎機理和毒副作用,從而為新型抗炎藥的開發(fā)和臨床試驗奠定基礎(chǔ)。本文建立TPA誘導(dǎo)的小鼠耳廓腫脹模型,將姜黃素與12種常用非甾體抗炎藥進(jìn)行聯(lián)合給藥,徑口給藥。研究發(fā)現(xiàn),姜黃素PVP包裹物與托滅酸聯(lián)合藥(Cur-PVP+T)的抗炎抑制率高達(dá)85.9%,同比姜黃素、姜黃素PVP包裹物以及托滅酸單獨給藥時分別增加約10倍、3倍和2倍。運用HE染色、Western blot、IHC法對上述篩選出的具有較強抗炎活性的聯(lián)合藥Cur-PVP+T進(jìn)行抗炎機理研究。研究結(jié)果如下:(1...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炎癥與疾病
1.2 姜黃素
1.2.1 姜黃與姜黃素
1.2.2 姜黃素的生物活性
1.2.3 姜黃素的抗炎作用與機理
1.2.4 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1.3 非甾體抗炎藥
1.3.1 非甾體抗炎藥概述
1.3.2 非甾體抗炎藥的發(fā)展進(jìn)程
1.3.3 非甾體抗炎藥的藥理作用
1.3.4 非甾體抗炎藥的不良反應(yīng)
1.3.5 非甾體抗炎藥的修飾
1.4 本論文研究目的、內(nèi)容以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內(nèi)容
1.4.3 研究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的體內(nèi)抗炎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與設(shè)備
2.3 實驗方法
2.3.1 動物飼養(yǎng)
2.3.2 試劑配制
2.3.3 小鼠耳廓腫脹模型的建立
2.3.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2.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4.1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對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
2.4.2 姜黃素PVP固體分散體聯(lián)合托滅酸對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
2.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的抗炎機理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與儀器
3.3 實驗方法
3.3.1 免疫印跡法
3.3.2 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3.3.3 免疫組織化學(xué)法
3.3.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3.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4.1 Cur-PVP+T對小鼠耳廓腫脹的H&E切片染色影響
3.4.2 Cur-PVP+T對COX-2抑制作用的研究
3.4.3 Cur-PVP+T對PKC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4 Cur-PVP+T對AKT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5 Cur-PVP+T對IKK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6 Cur-PVP+T對NF-κB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8 Cur-PVP+T對TNF-α激活作用的影響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緩解體內(nèi)毒副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與設(shè)備
4.3 實驗方法
4.3.1 動物飼養(yǎng)
4.3.2 試劑配制
4.3.3 小鼠肝胃損傷動物模型建立
4.3.4 免疫印跡法
4.3.5 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4.3.6.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4.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4.1 小鼠體重變化的影響
4.4.2 脾指數(shù)變化的影響
4.4.3 Cur-PVP+T對小鼠肝損傷的石蠟切片的影響
4.4.4 Cur-PVP+T對小鼠胃損傷的石蠟切片的影響
4.4.5 Cur-PVP+T對小鼠肝臟中NF-κB變化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和專利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Curcumin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candidat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diseases[J]. Avijit Sarkar,Ronita De,Asish K Mukhopadhya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09)
[2]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ssisted by Ginkgo biloba tablet o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e dementia[J]. Shi-Jin Zhang,Zhan-You Xu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2(08)
[3]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What is the actual risk of liver damage?[J]. Fernando Besso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45)
[4]姜黃素對大鼠實驗性胃潰瘍作用的研究[J]. 蔣麗軍,劉志峰,李玫,郝理華,何祖蕙. 臨床兒科雜志. 2010(10)
[5]非甾體抗炎藥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新進(jìn)展[J]. 夏靖燕,謝強敏. 國外醫(yī)藥(合成藥 生化藥 制劑分冊). 2002(04)
博士論文
[1]姜黃素及其類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 陳巍峰.蘭州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不同時間和劑量的姜黃素灌胃對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腸運動變化的影響[D]. 郭志麗.青島大學(xué) 2012
[2]姜黃素對順鉑所致的小鼠胃腸道損傷的影響[D]. 王曉玲.青島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2981682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炎癥與疾病
1.2 姜黃素
1.2.1 姜黃與姜黃素
1.2.2 姜黃素的生物活性
1.2.3 姜黃素的抗炎作用與機理
1.2.4 姜黃素的生物利用度
1.3 非甾體抗炎藥
1.3.1 非甾體抗炎藥概述
1.3.2 非甾體抗炎藥的發(fā)展進(jìn)程
1.3.3 非甾體抗炎藥的藥理作用
1.3.4 非甾體抗炎藥的不良反應(yīng)
1.3.5 非甾體抗炎藥的修飾
1.4 本論文研究目的、內(nèi)容以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內(nèi)容
1.4.3 研究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的體內(nèi)抗炎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材料與設(shè)備
2.3 實驗方法
2.3.1 動物飼養(yǎng)
2.3.2 試劑配制
2.3.3 小鼠耳廓腫脹模型的建立
2.3.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2.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2.4.1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對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
2.4.2 姜黃素PVP固體分散體聯(lián)合托滅酸對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
2.5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的抗炎機理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材料與儀器
3.3 實驗方法
3.3.1 免疫印跡法
3.3.2 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3.3.3 免疫組織化學(xué)法
3.3.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3.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3.4.1 Cur-PVP+T對小鼠耳廓腫脹的H&E切片染色影響
3.4.2 Cur-PVP+T對COX-2抑制作用的研究
3.4.3 Cur-PVP+T對PKC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4 Cur-PVP+T對AKT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5 Cur-PVP+T對IKK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6 Cur-PVP+T對NF-κB活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3.4.8 Cur-PVP+T對TNF-α激活作用的影響
3.5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姜黃素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緩解體內(nèi)毒副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材料與設(shè)備
4.3 實驗方法
4.3.1 動物飼養(yǎng)
4.3.2 試劑配制
4.3.3 小鼠肝胃損傷動物模型建立
4.3.4 免疫印跡法
4.3.5 蘇木精-伊紅染色法
4.3.6.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4.4 實驗結(jié)果與討論
4.4.1 小鼠體重變化的影響
4.4.2 脾指數(shù)變化的影響
4.4.3 Cur-PVP+T對小鼠肝損傷的石蠟切片的影響
4.4.4 Cur-PVP+T對小鼠胃損傷的石蠟切片的影響
4.4.5 Cur-PVP+T對小鼠肝臟中NF-κB變化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和專利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Curcumin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candidat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diseases[J]. Avijit Sarkar,Ronita De,Asish K Mukhopadhya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09)
[2]Effect of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ssisted by Ginkgo biloba tablet o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e dementia[J]. Shi-Jin Zhang,Zhan-You Xu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2(08)
[3]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What is the actual risk of liver damage?[J]. Fernando Besso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45)
[4]姜黃素對大鼠實驗性胃潰瘍作用的研究[J]. 蔣麗軍,劉志峰,李玫,郝理華,何祖蕙. 臨床兒科雜志. 2010(10)
[5]非甾體抗炎藥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新進(jìn)展[J]. 夏靖燕,謝強敏. 國外醫(yī)藥(合成藥 生化藥 制劑分冊). 2002(04)
博士論文
[1]姜黃素及其類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 陳巍峰.蘭州大學(xué) 2006
碩士論文
[1]不同時間和劑量的姜黃素灌胃對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腸運動變化的影響[D]. 郭志麗.青島大學(xué) 2012
[2]姜黃素對順鉑所致的小鼠胃腸道損傷的影響[D]. 王曉玲.青島大學(xué) 2011
本文編號:2981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816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