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法制備的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包封率測定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13:07
采用沉淀法制備紫杉醇白蛋白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紫杉醇質(zhì)量濃度,以二氯甲烷為有機相,采用萃取法分離白蛋白微粒與游離藥物,測定其包封率。結(jié)果表明:紫杉醇在10~100 mg·L-1范圍內(nèi)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可達到97.6%~101.0%;有機溶劑萃取法測定紫杉醇白蛋白微粒包封率的平均回收率,達94.80%~101.67%。這種方法測定紫杉醇白蛋白微;厥章蕼蚀_可靠,適用于沉淀法制備的白蛋白微粒的包封率測定。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主要儀器
1.2 紫杉醇質(zhì)量濃度測定
1.3 包封率測定
2 結(jié)果與分析
3 討論與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紫杉醇臨床應(yīng)用及安全性研究進展[J]. 于瑩,任耘. 天津藥學. 2017(02)
[2]Box-Behnken效應(yīng)面法優(yōu)化制備主動靶向紫杉醇亞微乳及其體外抗腫瘤活性[J]. 張曉宏,趙秀峰,張九龍,范藝,李丹.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6(12)
[3]載牛血清白蛋白PLGA微球的包封率測定及體外表征[J]. 陸春燕,龍偉,溫露,劉素娜,陳鋼. 海峽藥學. 2014(09)
[4]白蛋白結(jié)合型紫杉醇的作用機制和其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 秦潔莉. 北方藥學. 2014(09)
[5]注射用紫杉醇亞微乳的制備及其性質(zhì)考察[J]. 王文剛,郭曉華,武向鋒.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3(02)
[6]樹齡和性別對天然東北紅豆杉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寧堿質(zhì)量分數(shù)的影響[J]. 劉彤,常醉,王洋,周志強.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1(12)
[7]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納米粒的制備及體外評價[J]. 張曉燕,平其能. 藥學進展. 2008(05)
[8]槐定堿白蛋白微球制備工藝研究[J]. 吳清,任天池,張玲,石紅欣,張永強.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6(08)
碩士論文
[1]甘草次酸—白蛋白復合微粒的制備與評價[D]. 雷亞亞.寧夏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55034
【文章來源】: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主要儀器
1.2 紫杉醇質(zhì)量濃度測定
1.3 包封率測定
2 結(jié)果與分析
3 討論與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紫杉醇臨床應(yīng)用及安全性研究進展[J]. 于瑩,任耘. 天津藥學. 2017(02)
[2]Box-Behnken效應(yīng)面法優(yōu)化制備主動靶向紫杉醇亞微乳及其體外抗腫瘤活性[J]. 張曉宏,趙秀峰,張九龍,范藝,李丹.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16(12)
[3]載牛血清白蛋白PLGA微球的包封率測定及體外表征[J]. 陸春燕,龍偉,溫露,劉素娜,陳鋼. 海峽藥學. 2014(09)
[4]白蛋白結(jié)合型紫杉醇的作用機制和其給藥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 秦潔莉. 北方藥學. 2014(09)
[5]注射用紫杉醇亞微乳的制備及其性質(zhì)考察[J]. 王文剛,郭曉華,武向鋒.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3(02)
[6]樹齡和性別對天然東北紅豆杉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寧堿質(zhì)量分數(shù)的影響[J]. 劉彤,常醉,王洋,周志強.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1(12)
[7]多西紫杉醇白蛋白納米粒的制備及體外評價[J]. 張曉燕,平其能. 藥學進展. 2008(05)
[8]槐定堿白蛋白微球制備工藝研究[J]. 吳清,任天池,張玲,石紅欣,張永強.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6(08)
碩士論文
[1]甘草次酸—白蛋白復合微粒的制備與評價[D]. 雷亞亞.寧夏醫(yī)科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55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9550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