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D1抑制劑的3D-QSAR,分子對接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914
【圖文】:
經由水解過程和消除反應脫去一個甲基,由于在此過程中要求賴氨酸的氮原子上有孤對電子,因此 LSD1 不能去除三甲基化的賴氨酸上的甲基。通過去除組蛋白賴氨酸上的甲基,LSD1 能夠調節(jié)組蛋白和其他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影響基因轉錄的激活、抑制與染色體失活等過程[7, 8]。除了能通過去除組蛋白 H3 上的甲基外,LSD1 還能去除抑癌基因 p53、DNA 甲基轉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E2F 轉錄因子 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 ) 和 信 號 轉 導 和 轉 錄 激 活 因 子 3 (signal transdueers and activatoroftranscription 3,STAT 3)等蛋白的甲基,進而調節(jié)下游細胞的生理功能[9-13]。根據許多研究的報道,LSD1 能與許多轉錄因子結合, 調控基因的表達。
圖 1-2 LSD1 催化去甲基過程的機制由于 LSD1 在抗腫瘤藥物和抗病毒藥物的研發(fā)中表現(xiàn)出的巨大潛力,設計效、高選擇性的 LSD1 抑制劑成為了藥物設計工作者的目標,許多科學家為此出了諸多努力,并在相關的研究中取得了許多進展,獲得了一些潛在的 L抑制劑,下面將對這些 LSD1 抑制劑進行簡單的介紹。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思暢;宋凌志;;石墨烯導熱率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7年09期
2 高海洋;云小玲;鐘睿博;劉雨雙;袁鳴;宋波;張峰;;分子動力學模擬在核酸研究領域的應用[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年06期
3 許建業(yè);劉富良;林添坂;孫大權;;瀝青混凝土疲勞損傷自愈合行為研究進展(4)——瀝青自愈合分子動力學模擬[J];石油瀝青;2016年02期
4 徐衛(wèi);趙泰磊;;高分子鏈玻璃化轉變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J];科技展望;2016年15期
5 朱禮洋;王壯飛;何輝;田國新;郭建華;;超臨界CO_2中錒鑭系絡合行為及其分子動力學模擬[J];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年報;2016年00期
6 王玉花;李平;孫巧;王衛(wèi)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轉變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7 吳方棣;鄭輝東;劉俊劭;鄭細鳴;;分子動力學模擬在化工中的應用進展[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年10期
8 馬云霞;趙慧霞;楊曉峰;;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基本步驟及誤差分析[J];硅谷;2012年03期
9 趙慧霞;馬云霞;楊曉峰;;分子動力學模擬的計算及應用[J];硅谷;2012年04期
10 周昌林;黎多來;李東凱;孫振范;馮華杰;;氨的自擴散系數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J];廣東化工;2012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夢楠;鐘世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虛擬篩選和分子動力學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十九分會:化學中的量子與經典動力學[C];2016年
2 陳貽建;周洪濤;葛際江;;油水界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性能的動力學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集(第六分會)[C];2015年
3 王雯婕;吳思晉;張可人;;基于分子對接及動力學模擬技術的靶向活性小分子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4 劉英哲;邵學廣;蔡文生;;海藻酸可逆纏繞碳納米管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顧飄;衛(wèi)海燕;;碳納米管與多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動力學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3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6 鄒鯤;胡元中;溫詩鑄;;分子動力學模擬在超薄膜潤滑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7年
7 李敏;侯氫;;氦泡在鎢金屬表面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A];第十二屆全國核靶技術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8 黃慶生;吳洪明;吳建華;;用納米孔道測定蛋白質序列的分子動力學模擬[A];第八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宋海洋;李立峰;馮鋒;;凝聚雙壁碳納米管扭曲性能的動力學模擬[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姜舟婷;吳太權;徐鵬;;聚乙烯鏈折疊過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耿挺;鋁如何對人體造成傷害[N];上?萍紙;2014年
2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劉英華;解惑邊陲名校[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董杰;在計算機上做化學實驗[N];吉林日報;2015年
4 記者 桂運安;科學家揭示大氣中硫酸氫銨形成機理[N];安徽日報;2016年
5 見習記者 鐘可芬 本報記者 劉正午;IT巨頭伸手醫(yī)藥[N];醫(yī)藥經濟報;2006年
6 風天;IT技術新藥研發(fā)顯身手[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7 記者 劉湘竹;輕松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N];大連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敬;復雜多相體系中小分子跨界面行為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2 石美濃;微納層疊功能復合材料的界面效應分子動力學模擬及加工裝備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7年
3 李W
本文編號:27297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72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