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結(jié)構(gòu)ZIF-67衍生物的制備及其藥物載體應用與電化學性能研究
【圖文】:
圖 1-1 金屬空氣電池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17]Fig.1-1 Schematic structure of a metal air battery[17]研究金屬空氣電池,給出結(jié)構(gòu)示意如圖 1-1,由金組成浸泡在金屬離子導電電解質(zhì)中的隔膜。在放放電子到外部電路。同時,氧氣接受了來自陽極。氧還原物質(zhì)或離解的金屬離子遷移到電解質(zhì)中[17]。相反,充電過程是相反的,在陽極上鍍金屬,金屬-空氣電池分為兩種類型根據(jù)電解質(zhì):一種n-空氣的電解質(zhì)和另一種是水敏感系統(tǒng)使用有機效藥物輸送系統(tǒng)對改善藥理學有重要意義。目前
作為活性位點[45,46]。其中,ZIF-67(ZIF=沸石咪唑酯骨架),由 Co2+離子和 2-甲基咪唑組成,,近年來對氧還原(ORR)和產(chǎn)氧(OER)的研究最為廣泛[47-50]。由于 ZIF-67 中與 2-甲基咪唑鍵鏈接的 Co-Co 距離比較短[51]。然而,ZIF-67 中的金屬原子在高溫熱解過程中可能容易聚集成具有不均勻分布的大顆粒,這種情況降低了電催化活性[52,53]。因此,為了提高它們的電催化活性和穩(wěn)定性,非常需要合成具有均勻分布的活性位點的具有特定良好結(jié)構(gòu)的 ZIF 材料來替代原有的碳材料[54]。本研究已 ZIF-67 和 ZIF-8 為前驅(qū)體制備新型介孔材料,初步探究合成的新型介孔材料行貌與特征,對不同煅燒溫度下合成的 ZIF-67 和 ZIF-8 衍生物進行元素,孔徑分布對比,為材料的進一步電化學與藥物吸附研究奠定了基礎。3.2 實驗部分3.2.1 ZIF-67 衍生 Co@NHCC-T 的制備
【學位授予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94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日本開發(fā)出新型碳納米材料[J];中國粉體工業(yè);2013年04期
2 劉佳欣;;向高端發(fā)力 我國碳納米材料前景可期——幾種碳納米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中國粉體工業(yè);2011年05期
3 晏琪;陳彪;李金山;;碳納米材料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中國材料進展;2019年11期
4 池雪琴;;碳納米材料在潤滑組合物中的分散專利技術(shù)綜述[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年06期
5 李佳昕;張嫻;張愛清;常雪靈;;碳納米材料的水環(huán)境行為及對水生生物毒理學研究進展[J];生態(tài)毒理學報;2017年05期
6 王世材;于世平;;碳納米材料在癌癥診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8年02期
7 葉勤軍;蘇勛家;畢松;陳金凱;;碳納米材料化學鍍鎳的研究進展[J];電鍍與環(huán)保;2017年04期
8 李旭光;杜婷婷;劉金;劉新蕾;馬朋坤;戚豫;陳威;;人工碳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轉(zhuǎn)化及其效應[J];化學進展;2017年09期
9 許筱晗;馬龍;;碳納米材料與線粒體的相互作用[J];山東化工;2017年20期
10 曹越;孫寒;陳韻致;陳旭濤;馮雷雨;;有機廢棄物制備功能碳納米材料及其在電化學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16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承東;;人工碳納米材料與酶的多重作用機制研究[A];全國環(huán)境納米技術(shù)及生物效應學術(shù)研討會摘要集[C];2016年
2 王凡凡;夏天驕;李旭光;王莉淋;張承東;陳威;;人工碳納米材料的環(huán)境轉(zhuǎn)化及其效應[A];全國環(huán)境納米技術(shù)及生物效應學術(shù)研討會摘要集[C];2016年
3 李培培;趙煊;薛梅玉;金鑫錚;華靜;;碳納米材料在橡膠中的分散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Q:高分子工業(yè)[C];2017年
4 林肇星;郭政璽;蔣邦平;沈星燦;;蛋白質(zhì)修飾水溶的碳納米材料在光治療應用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2017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摘要集——主題B:生物大分子[C];2017年
5 陳娟;哈偉;師彥平;;碳納米材料增強的固相萃取技術(shù)[A];中國化學會第30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二十三分會:復雜樣品分離分析[C];2016年
6 趙慧敏;全燮;劉猛;;基于功能化碳納米材料的傳感設計與應用[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7 晏曉敏;蓋克;石寶友;;分散碳納米材料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8 王寶;蔣禮;王春儒;;幾種碳納米材料的轉(zhuǎn)化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劉冰冰;;高壓下的新型碳納米材料(英文)[A];中國真空學會2012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孟東利;孫金華;楊少軍;Jamil Memon;王超;耿建新;;碳納米材料組裝結(jié)構(gòu)制備及功能化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shù)年會摘要集——第30分會:低維碳材料[C];201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全媒體記者 梁樂;涂上碳納米材料,巖石變導體[N];烏魯木齊晚報(漢);2017年
2 本報記者 李宏乾;碳納米材料:化工新秀放異彩[N];中國化工報;2010年
3 李宏乾;我國碳納米材料應用研究攻關(guān)正酣[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10年
4 ;擬停止碳納米材料項目[N];中國證券報;2002年
5 爾文;我國碳納米材料研究敢與世界論短長[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2年
6 曾素君 歐陽鵬 趙梵 李艷;有趣的“超人” 年輕的科學家[N];中國民族報;2019年
7 本報見習記者 韓揚眉;“水伏學”:水中“捕電”新途徑[N];中國科學報;2018年
8 YMG記者 侯召溪 通訊員 尹上 遠金 騰飛;院士把脈攜手“產(chǎn)學研”[N];煙臺日報;2018年
9 記者 陳群;科大教授獲英“新科學家獎”[N];安徽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黃慧;找準自己的工作定位很重要[N];廣東科技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雅;碳納米材料吸附有機污染物的計算模擬及預測[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萬京;低維碳納米材料力熱性能的調(diào)控研究[D];上海大學;2019年
3 宋賽杰;基于碳納米材料的載藥系統(tǒng)及診療一體化平臺的構(gòu)建及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8年
4 劉乃云;綠色合成碳納米材料及研究其電化學應用[D];蘇州大學;2018年
5 成涓;多功能納米粒介導的乳腺癌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可視化光熱治療與靶向化療[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7年
6 安玉良;生物基碳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性質(zhì)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7 郭平生;碳納米材料化學氣相沉積制備及其場發(fā)射顯示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毛莉;碳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表征及應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9 孫貴磊;爆轟制備碳納米材料及其形成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莉莉;基于碳納米材料的場發(fā)射光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志華;基于功能碳納米材料的制備及電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2 謝文強;基于二維碳納米材料與PbTiO_3鈣鈦礦復合材料的光催化合成及電化學研究[D];福州大學;2018年
3 馮瑩瑩;功能化氮化碳納米材料的傳感應用[D];福州大學;2018年
4 程梓晗;基于碳納米材料的新型互連線設計、建模與仿真分析[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5 彭勃;碳納米材料的改性及與聚乙烯的復合[D];揚州大學;2019年
6 盧子龍;摻雜碳納米材料電接觸特性的模擬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9年
7 孫蒙蒙;摻雜改善碳納米材料接觸電阻的實驗研究[D];華北理工大學;2019年
8 王志昊;碳納米材料摻雜的硼-硝酸鉀點火藥制備與性能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9 馮瑞杰;原位研究碳納米材料對植物葉表層多環(huán)芳烴環(huán)境行為的影響與作用機制[D];山西大學;2019年
10 魏鴻鵬;低維碳納米材料中邊界態(tài)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432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64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