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載姜黃素與阿霉素的聚乳酸-聚乙烯亞胺微球的制備及體外評價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部分國外造紙刊物文摘[J];上海造紙;1973年02期
2 李宏振;方桂珍;馬英梅;李俊業(yè);馬艷麗;金鐘玲;;聚乙烯亞胺/纖維素的合成及對脲酸的吸附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年07期
3 張昕;高保嬌;王蕊欣;李剛;;季銨化聚乙烯亞胺的制備[J];合成化學;2007年03期
4 盧耀勇;王冬曉;王建國;張霞;王鶯;;納米金-聚乙烯亞胺基因載體的制備[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20期
5 何寧;孫賀春;董曉曼;徐歡喜;;多臂星形聚乙烯亞胺的設計合成及聚合動力學[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4年07期
6 景宜,周紅霞,胡雪,尤紀雪;聚乙烯亞胺雙組分體系在廢新聞紙漿造紙中的應用[J];造紙科學與技術;2002年01期
7 陳卓鈴;丁國生;;聚乙烯亞胺鍵合涂層毛細管用于改善堿性藥物的對映體拆分[J];色譜;2006年06期
8 劉維俊;聚乙烯亞胺交聯(lián)殼聚糖微球的研制[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5年03期
9 張鵬;段明;方申文;王福曉;張健;;聚乙烯亞胺為核的星形聚丙烯酰胺制備及其稀溶液的光散射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10 劉維俊;宋巍;朱賢;陶建偉;;聚乙烯亞胺復合銅微粒的制備及表征[J];功能高分子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林貽超;孔春龍;陳亮;;負載聚乙烯亞胺金屬有機骨材料的制備及其二氧化碳捕獲性能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7分會: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2 鐘振林;彭琪;卓仁禧;;通過硫硫鍵交聯(lián)的低分子量聚乙烯亞胺的合成及其作為基因載體的性能[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3 王瑞娟;王毅琳;;陰離子Gemini表面活性劑與線型/支鏈型聚乙烯亞胺之間的相互作用[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2分會:溶液中的聚集與分子組裝[C];2013年
4 趙芳;張廣照;;聚乙烯亞胺在磷脂囊泡表面的吸附與穿透[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爽;改性聚乙烯亞胺及其葉酸修飾的反義寡核苷酸傳遞系統(tǒng)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王艷;聚乙烯亞胺—陰離子纖維素基吸附材料制備與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4年
3 郭志華;新型改性聚乙烯亞胺脂質(zhì)體載藥系統(tǒng)用于傳遞寡核苷酸類藥物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4 鄭蒙;基于低分子量聚乙烯亞胺的高效低毒基因載體[D];蘇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周銳;葉酸復合聚乙烯亞胺修飾氧化石墨烯負載金屬配合物的制備及抗鼻咽癌活性初步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李旭鵬;季銨化生物碳渣微粒的制備及其功能化應用[D];河南大學;2016年
3 錢科森;聚乙烯亞胺雜化硅膠吸附劑的制備及去除鎳和鉛的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4年
4 郭兆培;改性聚乙烯亞胺基因載體的制備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王敏;透明質(zhì)酸和聚乙烯亞胺pH敏感聚電解質(zhì)復合物的制備及其在藥物和基因傳遞中的應用[D];江南大學;2015年
6 張昕;季銨化聚乙烯亞胺的制備、固載化及抗菌與緩蝕特性[D];中北大學;2007年
7 李恒;可體內(nèi)降解的交聯(lián)聚乙烯亞胺的合成及其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8 王景炳;可體內(nèi)降解的新型交聯(lián)聚乙烯亞胺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武秋花;聚乙烯亞胺與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的性質(zhì)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66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56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