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藥代動力學模型在預測轉運體介導藥物相互作用中的應用
本文選題:生理藥代動力學模型 + 轉運體 ; 參考:《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年24期
【摘要】:生理藥代動力學模型通過與經(jīng)典藥代動力學模型類似的數(shù)學框架構建而成,并按已知的生理學知識設置參數(shù),由大量分別對應于體內(nèi)不同器官或組織的房室組成,并通過類似血液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而連接。因能較準確的預測藥物在體內(nèi)過程,故其在藥物研發(fā)行業(yè)尤其是藥物相互作用領域,逐漸嶄露頭角。本文將從生理藥代動力學模型的概念、與經(jīng)典模型的優(yōu)勢比較及其在轉運體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綜述。
[Abstract]:The 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a mathematical framework similar to the class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and the parameters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known physiological knowledge, which consists of a large number of atrioventricular chamber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organs or tissues in the body. It is connected by a system similar to the circulation of blood. Because it can accurately predict the process of drug in vivo, it has gradually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drug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its advantages over classical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porter mediated drug interaction are reviewed.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160411) 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51BAB205084) 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yǎng)計劃資助項目(20133BCB23006)
【分類號】:R96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藥物相互作用(續(xù)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1年12期
2 張芳,牛其昌;引起不良理化變化的藥物相互作用(一)[J];中國臨床醫(yī)生;2001年03期
3 盧艷青;藥物相互作用及其臨床意義[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2年04期
4 馮曉燕;淺談藥物相互作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8期
5 Carol Ukens ,周怡;研究認為應杜絕嚴重的藥物相互作用[J];中國處方藥;2004年11期
6 Kelly Dowhower Karpa;于麗;;藥物相互作用帶來的困擾[J];中國處方藥;2006年05期
7 張玉霞;;分析藥物相互作用方法的進展[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年05期
8 柯元南;;藥物相互作用和用藥安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年09期
9 劉亞賢;;藥物相互作用及其對治療的影響淺析[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8年04期
10 潘瑩;魏雪;劉韜;周望;黃紅兵;;基于藥物相互作用可能性量表客觀評價臨床藥物相互作用[J];今日藥學;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體俊;;藥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定量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數(shù)學藥理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2 戴體俊;;藥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定量分析[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次全國學術會議?痆C];2009年
3 劉高峰;;中藥代謝與藥物相互作用[A];第四屆全國藥學服務與研究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吳榮榮;魏振滿;;藥物相互作用研究[A];中國成人醫(yī)藥教育論壇(2009)[C];2009年
5 鄭青山;孫瑞元;;藥物相互作用動力學:分析模型與電腦類比[A];海峽兩岸三地藥理學學術報告會論文匯編[C];2001年
6 曾蘇;;代謝性藥物相互作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藥與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集[C];2005年
7 王娟;;藥物相互作用[A];廣東省藥學會送學下鄉(xiāng)地市藥學人員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講義[C];2005年
8 王益平;項青青;;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腎毒及其它藥物相互作用[A];2013年浙江省醫(yī)院藥學學術年會會議報告與論文匯編[C];2013年
9 袁秉祥;;心血管藥物相互作用與復方藥品研發(fā)[A];第八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袁秉祥;;基于藥物相互作用理論和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技術的復方藥品研發(fā)[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會議專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醫(yī)學院 李俊旭;如何進行藥物相互作用研究[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吳若琪;藥物分合的科學解析[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3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藥劑科 劉治軍;重視藥物相互作用 減少藥源性損害[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4 劉元江;網(wǎng)上看藥物相互作用[N];健康報;2004年
5 一文;何謂藥物相互作用?[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2年
6 孟剛;老年人用藥要抓主要矛盾謹防藥物相互作用[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7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藥師 楊銳;合并用藥與藥物相互作用該如何平衡[N];中國醫(yī)藥報;2012年
8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jiān)察所 肖安東 研究員;優(yōu)質獸藥必備的因素[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6年
9 陸志城 石葦;部分植物及機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微量元素金屬鹽類可能存在的藥物相互作用[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10 陸志城 石葦;部分植物及機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微量元素金屬鹽類可能存在的藥物相互作用[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怡文;人CYP2C8多態(tài)性功能及CYP2C8基因依賴性藥物相互作用的體外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亞飛;基于抑制CYP450酶的代謝性藥物—藥物相互作用體外研究及實例報告[D];延邊大學;2015年
2 丁林松;基于序列的蛋白質—藥物相互作用預測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劉萍;對合理用藥中藥物相互作用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8年
4 曲衍清;體外預測己烯雌酚引起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徐佳;(5R)-5-羥基雷公藤內(nèi)酯醇的吸收機制和與甲氨蝶呤聯(lián)合用藥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6 鄧翠貞;蛋白質與染料、藥物相互作用及其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7 夏宗玲;BYZX體外吸收、代謝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張健;紫杉醇相關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檢測方法的建立及紫杉醇—藥物相互作用體外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蘇華;β_2-腎上腺素受體的純化及其與藥物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10 謝章明;人CYP3A4與POR及cyt b_5共表達條件的優(yōu)化以及表達產(chǎn)物在藥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95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209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