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壞死因子家族及其相關藥物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腫瘤壞死因子家族 + 細胞凋亡; 參考:《藥學進展》2016年04期
【摘要】:細胞凋亡是進化保守的重要生物學過程,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如在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與穩(wěn)態(tài)以及多種疾病(包括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治療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參與細胞凋亡信號轉導的腫瘤壞死因子(TNF)/TNF受體(TNFR)家族的重要成員TNFα/TNFR、Fas/Fas L和TRAIL/TRAILR成為重要的藥物靶點,并開發(fā)出多個相關靶向藥物,尤其是生物藥物,其中有些在臨床療效和商業(yè)上獲得巨大成功。簡介參與細胞凋亡信號轉導的TNF/TNFR家族重要成員,著重對其通過介導細胞凋亡而發(fā)揮的生物學作用及其相關藥物研發(fā)作一綜述,希望對我國的藥物研發(fā)有所裨益。
[Abstract]:Apoptosis is an important evolutionary conservative biological proces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homeostasis of the immune system and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tumor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TNF 偽 / TNFR / FasL and TRAIL/TRAILR,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TNFR / TNFR receptor family involved in apoptosis signal transduction, have become important drug targets, and many related targeted drugs, especially biopharmaceuticals, have been developed. Some of them have achieved great clinical and commercial success. The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TNF/TNFR family involved in apoptosis signal transduction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TNF/TNFR family and the related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y mediating apoptosi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drug development in China.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y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常州高新技術研究院暨江蘇省產(chǎn)業(yè)技術研究院醫(y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No.81421091) 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基金
【分類號】:R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沈華;張宗顯;;腫瘤壞死因子抗腫瘤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89年03期
2 Wakefield PE;孫亦新;;腫瘤壞死因子[J];國外醫(yī)學.皮膚病學分冊;1992年05期
3 王大坤;;對腫瘤壞死因子復雜生理作用的進一步認識[J];生命的化學(中國生物化學會通訊);1992年03期
4 朱彥,金蓉珍,黃非,楊蘇南,,朱玲;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外周血腫瘤壞死因子活性變化與預后的關系[J];鎮(zhèn)江醫(yī)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5 戴慧芬,王小英,葉武,徐峻;慢性肺心病患者腫瘤壞死因子-a及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Ⅱ的測定及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0年11期
6 高桂紅,黃茂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患者血漿腫瘤壞死因子的檢測[J];中國校醫(yī);2000年03期
7 王麗杰,劉春峰,袁壯,吳麗娜,蘇艷琦;肺炎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兒腫瘤壞死因子-α的測定及意義[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2年02期
8 歐茜;腫瘤壞死因子-α兒科臨床研究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02年03期
9 曹國永,周躍;腫瘤壞死因子-α轉換酶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3年07期
10 李世紅;腫瘤壞死因子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fā)病中的作用[J];臨沂醫(yī)學?茖W校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瑞娟;唐雪梅;周娟;安云飛;劉瑋;;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患兒體內IP-10 IL-17 IL-6和腫瘤壞死因子-α相關性研究[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薛浩;;腫瘤壞死因子誘導的蛋白3與高血壓左心室肥厚的關聯(lián)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牛微;;腫瘤壞死因子及其受體家族研究進展[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管頻;;腫瘤壞死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5 田林紅;張明;張宏剛;羅暉;王逸群;倪安民;;2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測定及臨床意義探討[A];2008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系列研討會暨中青年英文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6 楊田軍;聶秀紅;;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患者腫瘤壞死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7 李植延;張荔群;;Ⅱ型糖尿病中醫(yī)辨證分型與腫瘤壞死因子-α關系的臨床研究[A];全國中醫(yī)藥科研與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8 徐芝華;和法文;吳培福;曲偉杰;韓博;;氟對體外培養(yǎng)小鼠成骨細胞腫瘤壞死因子基因表達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暨第六屆全國畜牧獸醫(y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金萊;肖浩文;來曉瑜;吳功強;羅依;施繼敏;譚亞敏;黃河;;無關供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與腫瘤壞死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研究[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曾萍;謝穎;唐盈;王敏;曾華松;;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全身型的臨床特點與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療效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梅;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類克”中國上市[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7年
2 記者 邰舉;腫瘤壞死因子抑制機理探明[N];科技日報;2007年
3 張哲浩 鄭紅蔓;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壞死因子能治癌[N];科技日報;2003年
4 東辰;二醫(yī)大研制出抗癌類新藥“重組人新型腫瘤壞死因子”[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5 周清華 侯梅;新型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有化療增敏作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6 通訊員 劉承志、梁時榮;太和醫(yī)院一成果成為世界三大基因庫共享數(shù)據(jù)[N];湖北日報;2006年
7 新華;新型腫瘤壞死因子NC進入Ⅱ期臨床試驗[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0年
8 記者 楊永林 通訊員 鄭紅蔓;我國一種抗腫瘤新藥研制成功[N];光明日報;2003年
9 王世煥;抗腫瘤基因工程藥物有突破[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10 ;兒童潰瘍性結腸炎黏膜腫瘤壞死因子-α及核因子-κB的表達[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海川;腫瘤壞死因子凋亡相關配體基因的克隆、表達純化以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2 馬文君;腫瘤壞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結合位點轉錄調控作用的初步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張德震;重組人腫瘤壞死因子(rhTNF)及其與γ-干擾素融合蛋白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88年
4 肖蕾;人腫瘤壞死因子(TNF)cDNA的分離、鑒定及其表達[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89年
5 張連峰;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表達及突變體的篩選[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2年
6 毛西京;腫瘤壞死因子-α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神經(jīng)炎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0年
7 吳浩;人腫瘤壞死因子樣弱凋亡因子的克隆、表達及功能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蔣峻;腫瘤壞死因子1型受體在小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雙重作用[D];浙江大學;2007年
9 王慧;新生血管內皮細胞靶向性重組改構人腫瘤壞死因子的研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張勁翼;人腫瘤壞死因子在大腸桿菌中高效表達及其高活性突變體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199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青;2型糖尿病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與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相關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管頻;腫瘤壞死因子基因多態(tài)性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張映;GFE-1多肽與新型腫瘤壞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達及表達產(chǎn)物的組織分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4 王信杰;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白細胞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馮雷;人腫瘤壞死因子hTNF-α的生物信息學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9年
6 李風云;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腫瘤壞死因子-α和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D];山東大學;2006年
7 韓慧敏;腫瘤壞死因子(TNF-α)對耐藥腫瘤細胞凋亡誘導作用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謝龍;參芪復方辯證加味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患者瘦素、腫瘤壞死因子-α影響的臨床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9 楊文玖;腫瘤壞死因子-α對NIH3T3細胞成熟化作用的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10 孫穎;長牡蠣腫瘤壞死因子(CgTNF-1)免疫調節(jié)機制的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本文編號:19586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5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