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唑胺磷酸酯的合成
本文選題:磷酸特地唑胺 + VA唑烷酮 ; 參考:《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16年12期
【摘要】:5-溴-2-氰基吡啶(5)經(jīng)環(huán)合、甲基化得5-溴-2-(2-甲基-2H-四唑-5-基)吡啶(7);另用3-氟-4-溴苯胺(2)和氯甲酸芐酯反應(yīng)后,再與硼酸三異丙酯偶聯(lián)形成4-(芐氧羰基氨基)-2-氟苯硼酸(4)。4與7經(jīng)Suzuki偶聯(lián)、閉環(huán)反應(yīng)得(R)-3-[4-[2-(2-甲基四唑-5-基)吡啶-5-基]-3-氟苯基]-5-羥甲基VA唑烷-2-酮(9),9經(jīng)三氯氧磷酯化、成鈉鹽,最后酸化得特地唑胺磷酸酯,總收率19%(以5計)。
[Abstract]:5-bromo-2-cyanopyridine 5) was methylated by cyclization to give 5-bromo-2-methyl-2-H- tetrazole-5-yl) pyridine 7o; in addition, 3-fluoro-4-bromoaniline 2) was reacted with benzyl chloroformate, Then coupling with triisopropyl borate to form 4-( benzoxycarbonyl-amino-2-fluorophenoborborate 44.4-fluorobenzylborate via Suzuki coupling, the closed-loop reaction gives a sodium salt of r-3- [4- [2-dimethyltetrazole-5-yl) pyridyl-5-yl] -3-fluorophenyl] -5-hydroxymethyl-VA azole-2-one, which is esterified by phosphorus trichloride to form sodium, Finally, terazolamine phosphate was acidified in a total yield of 19% (n = 5).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藥工業(yè)研究總院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化學制藥新技術(shù)中心;上海藥物合成工藝過程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
【分類號】:R9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飚;張樂;;VA唑烷酮類抗菌藥物的合成[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09年02期
2 王呂鳴;劉敏;沈思思;沙宇;;VA唑烷酮類抗菌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13年03期
3 張玲;劉毅;周淑晶;安琳;;(S)-4-(4-氨基芐基)-2-VA唑烷酮的合成[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08年02期
4 秦文靈;肖尚友;夏之寧;;VA唑烷酮抗菌劑構(gòu)效關(guān)系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10年13期
5 楊娜;尤啟冬;;VA唑烷酮類抗菌藥的研究進展[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1年04期
6 李慧;楊凌云;周金培;張惠斌;;VA唑烷酮醚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Ⅹa因子抑制活性[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7 王彤;童明慶;;VA唑烷酮類抗菌藥研究進展[J];藥品評價;2005年06期
8 湯明;柏楊;陶春元;彭游;;VA唑烷酮類抗菌藥的合成研究進展[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9 楊燕;尤啟冬;;VA唑烷酮類抗菌劑構(gòu)效關(guān)系及結(jié)構(gòu)改造研究進展[J];藥學進展;2010年11期
10 孟慶國,王琪,劉浚;新3,5-二取代VA唑烷酮抗菌劑的合成及其體外抑菌活性[J];藥學學報;2003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楊睿;聶蕾;王娟;楊麗娟;林軍;;手性β-環(huán)己基苯丙酰VA唑烷酮的合成及其晶體結(jié)構(gòu)[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2 馮海威;谷月;林小杰;張興賢;;基于點擊化學手性VA唑烷酮化合物庫構(gòu)建及抗菌活性研究[A];2012長三角藥物化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劉默;劉穎;劉登科;;VA唑烷酮類抗菌藥的研究進展[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李福偉;彭新高;肖林飛;夏春谷;;鈀-離子液體兩相體系高效氧化羰基化氨基醇(酚)合成2-VA唑烷酮[A];中國化學會第九屆全國絡(luò)合催化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5 吳穎;杜亞;何良年;;ZrOCl_2·8H_2O催化合成VA唑烷酮[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綠色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6 殷霞;肖國強;聶少振;鄢明;;具有手性吡咯-2-羧酸結(jié)構(gòu)的VA唑烷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A];2011年全國藥物化學學術(shù)會議——藥物的源頭創(chuàng)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榮坡;(S)-3-取代苯基-5-取代甲基-2-VA唑烷酮的合成和抗菌活性[D];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2003年
2 孟慶國;利奈唑酮和3,5-取代新VA唑烷酮的合成研究及抗菌活性測定與三環(huán)配能關(guān)鍵中間體的合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躍華;Br(?)nsted堿催化的炔丙醇和異氰酸酯環(huán)化合成VA唑烷酮的反應(yīng)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2 馬麗;雙VA唑烷酮和5-取代乙基VA唑烷酮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D];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2005年
3 楊書紅;2-VA唑烷酮和環(huán)脲素的合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黃靜;VA唑烷酮類化合物合成的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5 林侃;N-芐氧羰基-5-VA唑烷酮在二肽合成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劉繼東;3-取代苯基-5-取代VA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體外抗菌活性[D];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2002年
7 梁輝;新型抗菌劑VA唑烷酮類化合物的設(shè)計、合成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5年
8 鄭瀚驍;α,β-不飽和酰基取代VA唑烷酮及酰亞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9 陳煒;Mg(II)催化的環(huán)加成反應(yīng)研究及其在手性VA唑烷酮類藥物合成中的應(yīng)用[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10 寇成;Rbx-7644中間體的合成[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13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91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