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腫瘤藥物吉非替尼專利技術分析
本文選題:吉非替尼 + 抗腫瘤藥物 ; 參考:《中國新藥雜志》2015年12期
【摘要】: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替尼類藥物)作為新的靶向抗腫瘤藥物,是近年來抗腫瘤藥物研究的熱點,此類藥物已有多個上市,其為臨床治療腫瘤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吉非替尼作為此類藥物的代表,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效果良好。本文從這類藥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吉非替尼入手,對吉非替尼相關專利申請狀況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對吉非替尼的專利技術發(fā)展路線進行了介紹,還對重要申請人的專利申請發(fā)展路線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為國內(nèi)研發(fā)機構和相關企業(yè)對于吉非替尼的后期開發(fā)、專利保護策略以及知識產(chǎn)權布局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建議。
[Abstract]:Small molecul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innitines), as new targeted antitumor drug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 on antitumor drugs in recent years. Many of these drugs have been put on the market, which provides more op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mors. Gefitinib,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is kind of drugs,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and has a good effe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atent application status of gifetini, which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is kind of drugs, and focus on introducing the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oute of gifitinib.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domestic R & D institutions and related enterprises on the later development, patent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domestic R & D institutions and related enterprises.
【作者單位】: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江蘇中心;
【分類號】:R979.1-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西祥;;新化學實體藥物專利布局策略——以阿斯利康公司藥物吉非替尼在華系列專利為例[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2年01期
2 李蘭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吉非替尼及其合成進展[J];北方藥學;2013年03期
3 李巍巍;王建英;;吉非替尼合成工藝研究[J];廣東化工;2014年06期
4 李然;寧華;張艷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2年02期
5 秦麗影;袁冰;于芝穎;;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的作用機制及不良反應[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9年02期
6 丁巖,符立梧;抗腫瘤藥物吉非替尼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4年06期
7 張艷華,寧華,姜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吉非替尼[J];中國新藥雜志;2004年10期
8 任曉嵐,汪鑫,李志裕,尤啟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05年07期
9 譚芬來;王印祥;袁曉玢;丁列明;胡蓓;張力;周建英;申屠建中;孫燕;;EGFR-TKIs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年17期
10 張卉;張樹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耐藥機制及其治療策略[J];中國新藥雜志;2012年1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鋒;;抗腫瘤鞏固治療和免疫療法及其聯(lián)合應用的新進展[J];癌癥進展;2010年04期
2 呂同杰;歐陽貴平;孟祥冰;劉小余;;吉非替尼的合成[J];廣州化工;2010年12期
3 劉丹;朱秀杰;姜夢;陳虹;蘭帥鵬;;3-[(4'-嗎啉基)-羰基或乙氧羰基]-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12年10期
4 陳有娥;;靶向抗腫瘤藥物的研究綜述[J];北方藥學;2014年02期
5 張圣林;劉春麗;蘇小強;王淑萍;劉蘭芳;王雅棣;李青山;;厄洛替尼對胃癌細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3年21期
6 劉海彬;呂萍;潘寧寧;艾麗梅;劉永祥;;新型含縮氨基硫脲結構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體外抗癌活性[J];高等學;瘜W學報;2014年05期
7 高小平;;非小細胞肺腺癌靶向治療藥物臨床分析[J];北方藥學;2015年06期
8 謝良輝;歐陽貴平;;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藝改進[J];合成化學;2010年04期
9 朱秀杰;劉丹;孔建;姜家妹;呂翠萍;;嘧啶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J];化學通報;2011年06期
10 孫偉民;李付剛;;吉非替尼合成研究進展[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季宇彬;張赫;汲晨鋒;;腫瘤與細胞信號轉導[A];腫瘤病因學研究與中西醫(yī)結合腫瘤綜合診療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許冬青;表皮生長因子影響舌苔形成的分子機制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2 袁繼文;以EGFR為靶點的抗腫瘤化合物的設計、合成及生物活性評價[D];南京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詹冬梅;噻吩“2,3-d”并嘧啶衍生物的合成與抗癌活性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徐娟;KDR酪氨酸激酶的表達及其抑制劑篩選模型的建立[D];江南大學;2011年
3 王志峰;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垂體腺瘤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王偉;肺腺癌和COPD患者外周血Tc17細胞比例變化的差異[D];山東大學;2011年
5 蔣毅;雷公藤多苷對CIA大鼠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表達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劉曉鵬;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7 董帥軍;TGF-α、EGFR和Ki-67在腎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鄭州大學;2006年
8 楊蕊蕊;EGFR mRNA與卵巢癌血管生成及化療耐藥關系的研究[D];青島大學;2009年
9 葉葦;2-氨基噻唑類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合成和活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10 張昊;靶向抗癌原料藥吉非替尼的合成及工藝優(yōu)化[D];黑龍江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樹婷,孫燕;腫瘤血管抑制劑的研究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前景[J];癌癥進展;2003年01期
2 張秀萍;李健;黃賴機;張占書;;厄洛替尼聯(lián)合全腦放射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多發(fā)腦轉移的初步觀察[J];中國神經(jīng)腫瘤雜志;2007年03期
3 張曉彤,李龍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抗腫瘤治療的臨床進展[J];中國肺癌雜志;2002年04期
4 張曉彤,李龍蕓;肺癌的靶向治療[J];中國肺癌雜志;2004年03期
5 蔡俊明,丘昭華,劉家伶,蔡佩君,彭瑞鵬;吉非替尼(Gefitinib)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腦部轉移具有療效[J];中國肺癌雜志;2004年04期
6 程剛;;靶向治療藥物特羅凱的藥代動力學優(yōu)勢[J];中國肺癌雜志;2009年06期
7 張宇春,楊純正;針對EGFR靶點的腫瘤治療[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4年05期
8 高艷景,劉曄,袁孟彪;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與腫瘤治療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99年02期
9 安彤同;黃真;王玉艷;王志杰;白樺;王潔;;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初始治療后再次應用EGFR-TKI的療效觀察[J];中國肺癌雜志;2011年03期
10 許嬌紅;游育紅;許建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0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麗珊;張力;趙洪云;林立平;吳p,
本文編號:1886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88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