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抗腫瘤藥物導致肝損傷藥物的合理使用
發(fā)布時間:2017-12-01 20:11
本文關鍵詞:治療抗腫瘤藥物導致肝損傷藥物的合理使用
【摘要】:抗腫瘤藥物導致的肝損傷重在預防,需要對藥物潛在的不良反應有整體把握,及時診治和停止引起肝損傷的藥物。本文重點介紹抗腫瘤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病理分型、導致途徑和機制,以及不同類型保肝藥物作用機制和特點。根據(jù)不同肝損傷的類型,選擇作用機制以及特點不同的保肝藥,給予合適的劑型和劑量。同時密切關注患者體征和各種生物學指標,積極進行對癥及支持治療。
【作者單位】: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腫瘤醫(yī)院藥劑科;
【分類號】:R979.1
【正文快照】: 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亦稱藥物性肝病,指在用藥物治療疾病過程中,在藥物治療量內(nèi),肝臟因受藥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作用而發(fā)生的功能和結(jié)構(gòu)的損害,病程一般短于3個月,膽汁淤積型肝損傷可超過1年[1]。DILI是藥物研發(fā)和臨床使用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其導致的肝衰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樂;肝損傷的保守治療[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2年05期
2 岳蘭竹;付蓉;阮二寶;梁勇;劉鴻;瞿文;宋嘉;關晶;王曉明;王國錦;王化泉;邢莉民;吳玉紅;王s,
本文編號:1242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2422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