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新奧爾松地區(qū)地衣內生真菌的抑菌活性
發(fā)布時間:2017-11-04 12:39
本文關鍵詞:北極新奧爾松地區(qū)地衣內生真菌的抑菌活性
【摘要】:目的探討北極地衣內生真菌對3種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25923、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和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ATCC 10213的抗菌活性,為發(fā)掘新的抗菌物質奠定基礎。方法采用牛津杯法檢測11株北極內生真菌對S.aureus ATCC 25923、E.coli ATCC 25922和C.Albicans ATCC 10213的抗菌活性。結果篩選的11株北極地衣內生真菌中,北極內生真菌M227-2和L174-6對3種致病菌均顯示較強的抑制活性,對E.coli ATCC 25922、C.Albicans ATCC 10213、S.aureus ATCC 25923的抑菌圈直徑分別達到18.3、28.2、32.2 mm和15.1、26.3、16.3 mm。而其余菌株也對C.albicans ATCC 10213均顯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11株內生真菌中有4株對C.albicans ATCC 10213的抑菌圈直徑超過20.0 mm。結論北極地衣內生真菌對3種檢測菌S.aureus ATCC 25923、E.coli ATCC 25922和C.albicans ATCC 10213顯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尤其其中4株對C.albicans ATCC 10213顯示較強的活性,為下一步開發(fā)新的抗菌物質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 遵義醫(yī)學院藥學院;遵義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21462057) 貴州省科技廳聯(lián)合基金資助項目(NO:QKHLH-2014-7555)
【分類號】:R96
【正文快照】: 自1929年發(fā)現(xiàn)青霉素以來,微生物一直都是藥物先導化合物的重要來源。迄今為止,人們已從微生物中發(fā)現(xiàn)超過20 000個活性天然產(chǎn)物,其中已用于臨床的微生物藥物(抗生素、抗癌及抗病毒藥物)有100余種[1-2]。特殊環(huán)境的微生物具有特殊的基因類型、生理機能和代謝產(chǎn)物,潛藏著極大的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穎;談鋒;謝建平;;紅豆杉內生真菌產(chǎn)紫杉醇研究進展[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年03期
2 苗翠蘋;余瑩;陳有為;王皎;吳少華;;滇牡丹內生真菌的分離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1年10期
3 黃銀芳;范志英;章方s,
本文編號:11394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139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