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魚作為模式動物在人類眼睛疾病研究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10 17:21
斑馬魚(Zebrafish,Danio rerio)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動物模型已經(jīng)被廣泛用于發(fā)育生物學、遺傳學和毒理學等研究領域。由于斑馬魚在眼睛形態(tài)、解剖結構、基因表達及功能等方面與人類存在極大的相似性,并且具有發(fā)育快、體外受精、胚胎透明、易于觀察等優(yōu)勢,目前已越來越多地用于眼睛發(fā)育及相關疾病如眼睛缺損、青光眼、白內(nèi)障、視桿視錐細胞變性、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的研究。本文綜述了斑馬魚眼睛發(fā)育及結構,以及作為研究眼睛疾病模型的優(yōu)缺點,從而探討斑馬魚在人類眼睛疾病研究中的應用價值。
【文章來源】:實驗動物與比較醫(yī)學. 2020,40(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斑馬魚眼睛發(fā)育過程示意圖
眼前段結構(角膜、晶體、虹膜、睫狀體和角膜虹膜角)是光線進入眼睛到視網(wǎng)膜的途徑,對調(diào)節(jié)眼內(nèi)壓有重要作用。斑馬魚的眼前段結構與高級脊椎動物相似,但亦存在差異。斑馬魚的虹膜基質(zhì)缺乏肌細胞,不具有收縮能力,無環(huán)狀肌。與虹膜前部相連的部位被稱為睫狀區(qū),而非睫狀“體”。睫狀上皮功能具有背腹差異,背側睫狀上皮主要是產(chǎn)生房水,而腹側則是房水排出通路[27]。斑馬魚的房水回流機制與人類亦存在差異。另外,斑馬魚的小梁網(wǎng)基質(zhì)組成及超微結構也和人類有區(qū)別[28]。因此,在利用斑馬魚研究人類眼睛疾病時應注意以上差異。3 斑馬魚作為眼睛疾病模型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egener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rinciples from brain regeneration in adult zebrafish[J]. Alessandro Zambusi,Jovica Ninkovic.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2020(01)
[2]斑馬魚白血病模型的研究進展[J]. 向文碧,何志旭,舒莉萍. 醫(yī)學綜述. 2020(02)
[3]模式生物斑馬魚在中藥藥效物質(zhì)篩選中的應用進展[J]. 王成,龔莉虹,郭朝成,何林峰,趙興桃,李蕓霞. 中草藥. 2019(24)
[4]模式生物斑馬魚在聽覺領域的應用[J]. 劉可春,高燕,張云,何秋霞,韓利文,李寧,季秀娜,孫晨. 山東科學. 2019(05)
[5]CRISPR/Cas9技術在遺傳性眼病基因治療中的應用[J]. 吳世靖,睢瑞芳.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 2018 (11)
[6]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的資源、技術和服務建設[J]. 熊鳳,謝訓衛(wèi),潘魯媛,李闊宇,柳力月,張昀,李玲璐,孫永華. 遺傳. 2018(08)
[7]大鼠Pig-a基因突變試驗中N-乙基-N-亞硝基脲和環(huán)磷酰胺量-效關系的優(yōu)化[J]. 劉香梅,李培寧,劉冬虹,黃宇鋒,龐增雄,陳梓靈,徐穎愉,丘智峰.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18(02)
[8]斑馬魚行為學實驗在神經(jīng)科學中的應用[J]. 鄒蘇琪,殷梧,楊昱鵬,陳林,胡兵.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9(01)
[9]斑馬魚視網(wǎng)膜感光細胞的發(fā)育及視蛋白的表達[J]. 張艷瓊,王躍祥,蔣璆,宋后燕,王文吉.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08(02)
博士論文
[1]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研究HSF4調(diào)控晶狀體發(fā)育和白內(nèi)障形成的機制[D]. 高蒙.華中科技大學 2017
[2]CERKL敲除導致斑馬魚感光細胞外節(jié)吞噬障礙,引起視桿—視錐營養(yǎng)不良[D]. 于珊珊.華中科技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斑馬魚前腎突變體的遺傳篩選及精子凍存[D]. 黃月玥.西南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428819
【文章來源】:實驗動物與比較醫(yī)學. 2020,40(05)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斑馬魚眼睛發(fā)育過程示意圖
眼前段結構(角膜、晶體、虹膜、睫狀體和角膜虹膜角)是光線進入眼睛到視網(wǎng)膜的途徑,對調(diào)節(jié)眼內(nèi)壓有重要作用。斑馬魚的眼前段結構與高級脊椎動物相似,但亦存在差異。斑馬魚的虹膜基質(zhì)缺乏肌細胞,不具有收縮能力,無環(huán)狀肌。與虹膜前部相連的部位被稱為睫狀區(qū),而非睫狀“體”。睫狀上皮功能具有背腹差異,背側睫狀上皮主要是產(chǎn)生房水,而腹側則是房水排出通路[27]。斑馬魚的房水回流機制與人類亦存在差異。另外,斑馬魚的小梁網(wǎng)基質(zhì)組成及超微結構也和人類有區(qū)別[28]。因此,在利用斑馬魚研究人類眼睛疾病時應注意以上差異。3 斑馬魚作為眼睛疾病模型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egener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rinciples from brain regeneration in adult zebrafish[J]. Alessandro Zambusi,Jovica Ninkovic.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2020(01)
[2]斑馬魚白血病模型的研究進展[J]. 向文碧,何志旭,舒莉萍. 醫(yī)學綜述. 2020(02)
[3]模式生物斑馬魚在中藥藥效物質(zhì)篩選中的應用進展[J]. 王成,龔莉虹,郭朝成,何林峰,趙興桃,李蕓霞. 中草藥. 2019(24)
[4]模式生物斑馬魚在聽覺領域的應用[J]. 劉可春,高燕,張云,何秋霞,韓利文,李寧,季秀娜,孫晨. 山東科學. 2019(05)
[5]CRISPR/Cas9技術在遺傳性眼病基因治療中的應用[J]. 吳世靖,睢瑞芳. 中華實驗眼科雜志. 2018 (11)
[6]國家斑馬魚資源中心的資源、技術和服務建設[J]. 熊鳳,謝訓衛(wèi),潘魯媛,李闊宇,柳力月,張昀,李玲璐,孫永華. 遺傳. 2018(08)
[7]大鼠Pig-a基因突變試驗中N-乙基-N-亞硝基脲和環(huán)磷酰胺量-效關系的優(yōu)化[J]. 劉香梅,李培寧,劉冬虹,黃宇鋒,龐增雄,陳梓靈,徐穎愉,丘智峰.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18(02)
[8]斑馬魚行為學實驗在神經(jīng)科學中的應用[J]. 鄒蘇琪,殷梧,楊昱鵬,陳林,胡兵.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9(01)
[9]斑馬魚視網(wǎng)膜感光細胞的發(fā)育及視蛋白的表達[J]. 張艷瓊,王躍祥,蔣璆,宋后燕,王文吉.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 2008(02)
博士論文
[1]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研究HSF4調(diào)控晶狀體發(fā)育和白內(nèi)障形成的機制[D]. 高蒙.華中科技大學 2017
[2]CERKL敲除導致斑馬魚感光細胞外節(jié)吞噬障礙,引起視桿—視錐營養(yǎng)不良[D]. 于珊珊.華中科技大學 2017
碩士論文
[1]斑馬魚前腎突變體的遺傳篩選及精子凍存[D]. 黃月玥.西南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428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34288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