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leus24型人工耳蝸植入患者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特征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5 11:40
目的:應用神經反應遙測技術,研究耳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后,刺激蝸內各個位置的電誘發(fā)聽神經復合動作電位(ECAP)是否有差別,在不同刺激位置及不同刺激強度下產生的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函數(shù)圖形及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是否存在影響。方法:術中應用NRT軟件分別對8例Nuclear CIR(CA)語前聾人工耳蝸植入者的第5,10,15號電極逐一進行檢測,對幅值增長函數(shù)進行線性擬合以確定ECAP的幅值,閾值,幅值增長曲線斜率及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按照耳蝸頂部,中部,底部不同刺激部位來分析其差異。8例人工耳蝸植入患者術后均行人工耳蝸多層螺旋CT及三維重建。結果:刺激各個位置,ECAP的閾值從耳蝸底部到耳蝸頂部表現(xiàn)為減少趨向,ECAP幅值從耳蝸底部到耳蝸頂部表現(xiàn)為增加趨向,ECAP幅值增長曲線斜率從耳蝸底部至耳蝸頂部表現(xiàn)為增加趨向。在刺激強度相等的情況下,不同位置對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函數(shù)圖形無明顯影響,均呈不對稱分布;從耳蝸底部至耳蝸頂部,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表現(xiàn)為逐漸增加。在電極位置固定情況下,伴隨刺激強度的增大,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逐漸增加。結論:對于人工耳蝸植入者來說,刺激蝸內各個位置產生...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ECAP幅值增長函數(shù)曲線
ECAP 幅值增長曲線斜率/μV·CL-16.45±3.73 8.23±4.36a10.03±5.79a,b24.562 <0.05注:a與每個因素的蝸頂比較 p<0.05,b與每個因素的蝸中比較 p<0.05。3.3 耳蝸不同部位及不同刺激強度下的神經興奮分布空間函數(shù)圖形與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的比較8 例耳聾患者的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函數(shù)圖形可觀察出,3 個測試電極(5 號,10 號,15 號)在掩蔽電極與刺激電極重疊時 ECAP 的幅值最大,即在測試電極上得到的 ECAP 幅值最大,神經興奮分布空間呈單峰不對稱分布,以測試電極 ECAP的幅值作為峰值,峰值兩側的 ECAP 幅值分布不對稱,并呈現(xiàn)雙向衰減趨勢,朝向耳蝸底部的方向衰減的速度要明顯快于耳蝸頂部。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從耳蝸底部到耳蝸頂部呈下降趨勢,隨著刺激強度的逐漸增大,神經奮分布空間的寬度增加。經組間單因素方差分析及 SNK 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不同位置及刺激強度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2)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表 2 8 例人工耳蝸植入患者不同部位 SOE 寬度(mm)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x±s)蝸底 蝸中 蝸頂 F 值 激強度 240CL 3.75±0.95 4.58±1.82a5.69±2.68ab27.532 激強度 180CL 2.48±0.74 3.26±1.39a4.63±1.98ab25.622 激強度 120CL 1.73±0.56 2.54±1.02a3.45±1.54ab23.472 注:a與每個因素的蝸頂比較 p<0.05,b與每個因素的蝸中比較 p<0.05。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耳蝸內植入電極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ucleus24型人工耳蝸不同刺激部位電誘發(fā)復合動作電位分析[J]. 田穎,李巍,王錚,楊寧,惠蓮,姜學鈞.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2(22)
[2]直電極與彎電極人工耳蝸植入患者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比較[J]. 冀飛,郗昕,洪夢迪,陳艾婷,劉軍,韓東一.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8(04)
[3]耳蝸植入患者殘存聽神經的不應期恢復函數(shù)[J]. 郗昕,冀飛,韓東一,黃德亮,洪夢迪,楊偉炎.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4(02)
[4]中國多道人工耳蝸植入現(xiàn)狀[J]. 韓德民.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4(02)
[5]應用聽神經電刺激復合動作電位閾值指導小兒人工耳蝸患者的映射調圖[J]. 郗昕,洪夢迪,韓東一. 中國臨床康復. 2002(13)
[6]腭裂修復術對中耳影響的初步探討[J]. 周小屏,郭毓卿,石潤杰,陳東,王泉良,湯君彥,朱惠珍.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0(01)
本文編號:3344483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ECAP幅值增長函數(shù)曲線
ECAP 幅值增長曲線斜率/μV·CL-16.45±3.73 8.23±4.36a10.03±5.79a,b24.562 <0.05注:a與每個因素的蝸頂比較 p<0.05,b與每個因素的蝸中比較 p<0.05。3.3 耳蝸不同部位及不同刺激強度下的神經興奮分布空間函數(shù)圖形與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的比較8 例耳聾患者的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函數(shù)圖形可觀察出,3 個測試電極(5 號,10 號,15 號)在掩蔽電極與刺激電極重疊時 ECAP 的幅值最大,即在測試電極上得到的 ECAP 幅值最大,神經興奮分布空間呈單峰不對稱分布,以測試電極 ECAP的幅值作為峰值,峰值兩側的 ECAP 幅值分布不對稱,并呈現(xiàn)雙向衰減趨勢,朝向耳蝸底部的方向衰減的速度要明顯快于耳蝸頂部。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寬度從耳蝸底部到耳蝸頂部呈下降趨勢,隨著刺激強度的逐漸增大,神經奮分布空間的寬度增加。經組間單因素方差分析及 SNK 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不同位置及刺激強度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 2)
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表 2 8 例人工耳蝸植入患者不同部位 SOE 寬度(mm)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x±s)蝸底 蝸中 蝸頂 F 值 激強度 240CL 3.75±0.95 4.58±1.82a5.69±2.68ab27.532 激強度 180CL 2.48±0.74 3.26±1.39a4.63±1.98ab25.622 激強度 120CL 1.73±0.56 2.54±1.02a3.45±1.54ab23.472 注:a與每個因素的蝸頂比較 p<0.05,b與每個因素的蝸中比較 p<0.05。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耳蝸內植入電極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ucleus24型人工耳蝸不同刺激部位電誘發(fā)復合動作電位分析[J]. 田穎,李巍,王錚,楊寧,惠蓮,姜學鈞.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2(22)
[2]直電極與彎電極人工耳蝸植入患者神經興奮分布空間的比較[J]. 冀飛,郗昕,洪夢迪,陳艾婷,劉軍,韓東一.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8(04)
[3]耳蝸植入患者殘存聽神經的不應期恢復函數(shù)[J]. 郗昕,冀飛,韓東一,黃德亮,洪夢迪,楊偉炎.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4(02)
[4]中國多道人工耳蝸植入現(xiàn)狀[J]. 韓德民. 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2004(02)
[5]應用聽神經電刺激復合動作電位閾值指導小兒人工耳蝸患者的映射調圖[J]. 郗昕,洪夢迪,韓東一. 中國臨床康復. 2002(13)
[6]腭裂修復術對中耳影響的初步探討[J]. 周小屏,郭毓卿,石潤杰,陳東,王泉良,湯君彥,朱惠珍. 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 2000(01)
本文編號:3344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33444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