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間的臨床比較
本文關鍵詞: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間的臨床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4年
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間的臨床比較
曾曼
【摘要】:目的探討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間臨床表現(xiàn)之間的差異,為臨床診療提供幫助。 方法收集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眼科確診AION患者32例(46眼)的臨床治療,回顧性分析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在性別,年齡,全身病史,及眼科檢查包括最佳矯正視力,眼前節(jié)檢查,眼壓檢查,眼底檢查,眼底彩色照相,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及視野之間的差異。 結果共收集AION患者32例(46眼),男性14例20眼,女性18例26眼, 平均年齡(60.0±12.9)歲,其中高血壓患者13人(41%),冠心病患者7人(22%),高脂血癥3人(9%),腦血管病4人(12.5%)。糖尿病組12例22眼,平均年齡為(60.0±13.1)歲,高血壓患者6(50%),冠心病患者3(25%),高脂血癥2(17%),腦血管病1(8%)。非糖尿病組20例24眼,平均年齡為(60.0±12.8)歲,高血壓患者7(35%),冠心病患者4(20%),高脂血癥2(10%),腦血管病2(10%)。兩組數(shù)據進行卡方分析后年齡,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P0.05,差別有統(tǒng)計意義。46眼平均眼壓(15.8±3.9)mmHg,糖尿病組的平均眼壓為(15.6±3.7)mmHg,非糖尿病組的平均眼壓為(15.9±4.1)mmHg,統(tǒng)計結果表明,兩者無差異性(p0.05)。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DR。Ⅰ期糖尿病AION患者3例(13.6%),Ⅱ期糖尿病AION患者9例(40.9%),Ⅲ期糖尿病AION患者6例(27.3%),Ⅳ期糖尿病AION患者3例(13.6%),V期糖尿病AION患者1例(4.5%)。FFA檢查結果:所有選取的患者FFA檢查早期均出現(xiàn)視盤充盈遲緩,視盤邊界不清,糖尿病AION的患者視盤邊緣有小出血遮蔽熒光者7眼,非糖尿病患者5眼:晚期糖尿病AION患者全是盤強熒光者16眼,部分視盤強熒光者6眼,非糖尿病AION晚期全是盤強熒光者10眼,部分視盤強熒光者12眼。黃斑水腫在糖尿病患者中17眼,非糖尿病患者中僅占1眼,視網膜無灌注區(qū),糖尿病患者中15眼。視野檢查:非糖尿組中有視野出現(xiàn)弓形暗區(qū),并與生理盲點相連者15眼,上半視野缺損4眼,下方,鼻側視野缺損各1例,顳側視野缺損3眼。FFA圖像與視野缺損基本呈現(xiàn)對應關系18眼,未出現(xiàn)對應關系者6眼。糖尿病組除2例(3眼)患者不能配合檢查,結果缺乏可靠性外。其余出現(xiàn)典型視野改變者3眼,下方視野缺損者3眼,鼻側4眼,顳側3眼,向心性縮小者4眼。FFA圖像與視野缺損基本呈對應關系2眼,未出現(xiàn)對應關系者20眼。 結論1.糖尿病AION相對非糖尿病患者發(fā)病人群有低齡化的特點。而在非糖尿病組中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較高。 2.AION在DR各期中均可發(fā)生,本研究中DR非增生期AION的發(fā)病率高。但DR對AION是否有確實的影響,以及影響程度有多大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3.糖尿病AION患者的視野檢查結果缺乏特異性,且多為AION,DR及黃斑水腫等一系列眼底改變共同作用的結果。非糖尿病AION患者視力及視野檢查多具有一致性。在糖尿病患者視神經病變的診斷不能僅僅靠視野,更重要的是FFA的表現(xiàn)。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87.2;R774.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田勤;史大鵬;郭慧麗;王梅云;;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診斷價值探討[J];磁共振成像;2012年01期
2 杭麗;;復方樟柳堿聯(lián)合針灸治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10期
3 王素卿;肖光華;;復方樟柳堿治療糖尿病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11期
4 景桂蓮;岳軍;宋志剛;;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年22期
5 楊敏;李毓敏;;糖尿病性黃斑囊樣水腫患者視野的臨床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6 姚慧萍;丁慰祖;劉嫣;許宇東;錢鈞;葉芳;張菊榮;;視野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性的研究[J];臨床眼科雜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趙進東;方朝暉;;益氣養(yǎng)陰活血法在糖尿病并發(fā)癥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2年02期
2 樓航芳;葛鋼鋒;;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bcl-2和bax基因表達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楊建華;喻謙;廖莉;;糖復明顆粒治療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2012年03期
4 楊亞新;吳澤勇;李新霞;宋燕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影診斷與激光治療的臨床應用[J];兵團醫(yī)學;2008年04期
5 徐寒松;孔德明;李雪梅;楊娟;趙勝;;通脈糖眼明膠囊治療單純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年09期
6 段俊國;廖品正;吳烈;李毓敏;余楊桂;邱波;李傳課;;中藥復方芪明顆粒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雙盲雙模擬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李成芳;;糖尿病性眼肌麻痹3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01期
8 曲芝平;;糖尿病患者眼部檢查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年06期
9 彭南祥;;白內障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激光治療[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年02期
10 陳紅娟;陳建英;李琳;李景平;;激光治療白內障術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觀察[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連慶;梁曉春;張宏;吳群勵;屈嶺;趙麗;顧蓓;;中藥筋脈通對高糖培養(yǎng)雪旺細胞增殖及NGF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年08期
2 宛四海;張雪林;孫鑫;肖新蘭;邢海芳;邱士軍;;正常成人視放射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和擴散張量纖維束成像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3 鐘曉東,梁婧,何愛群;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治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5期
4 彭娟;胡秀文;高丹宇;李文強;安潔;李鵬;舒玲;;復方樟柳堿注射液在眼科的臨床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4期
5 杭麗;;復方樟柳堿聯(lián)合針灸治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10期
6 何宇;丁儉;;糖尿病導致視路神經元病變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0年04期
7 張海捷;張雪林;文戈;;青光眼視通路的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研究進展[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2期
8 王建民,馬景學,王長齡,李素芬,史豐,楊愛琴;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因素及診斷[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9 胡逢來;;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年01期
10 景桂蓮;岳軍;宋志剛;;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xiàn)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年2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燕;治療糖尿病的中醫(yī)藥研究近況[J];華夏醫(yī)學;2001年04期
2 徐祗順,蔣曉剛,劉海南,傅強,許復郁,劉玉強;1型糖尿病大鼠陰莖神經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及意義[J];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3 艾智華,孟萍,蔡紅衛(wèi);糖尿病大鼠血、尿、腎臟內皮素變化及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8期
4 李全宏,田澤,蔡同一;南瓜提取物對糖尿病大鼠降糖效果研究[J];營養(yǎng)學報;2003年01期
5 張斌,高鑫;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號通路與糖尿病并發(fā)癥[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4年05期
6 丁文成;;運動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機理及實施原則[J];貴州體育科技;2004年04期
7 梁俊清,丁春華,凌亦凌;糖尿病時肺內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陳磊,章新華,聶宏光,金萬寶,李金鳴;早期糖尿病大鼠血中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變化[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9 李紅,張哲,翁紅雷,阮昱;糖尿病大鼠腎臟α平滑肌肌動蛋白的表達[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2期
10 李潔;趙明;王燕燕;;糖尿病足的分子生物學機制[J];中國臨床康復;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志強;陳秀榮;武兵;;(綜述)中藥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科研進展[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基層中醫(yī)藥會議?痆C];1997年
2 金滿文;韓毅;王妍;陳雷;何婷;沈紀中;辛欣;李先輝;胡燕;;五甲基槲皮素全面防治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機制[A];中國藥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學術會議專刊[C];2011年
3 周水平;仝小林;;糖尿病陽痿的研究進展[A];糖尿病中醫(yī)研究進展——全國第六次中醫(yī)糖尿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黃慧;田浩明;李雄偉;;殼聚糖胰島素微球在糖尿病大鼠中的降糖作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5 柳剛;關廣聚;亓同鋼;傅余芹;李學剛;孫云;吳濤;文蓉珠;;丹參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瘀證及活血化瘀研究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血管緊張素-(1-7)對糖尿病大鼠腎臟影響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仝小林;劉銅華;陳良;;中醫(yī)藥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研究20年概況及展望[A];第九次全國中醫(y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8 祁少海;劉坡;舒斌;謝舉臨;徐盈斌;黃勇;毛任翔;劉旭盛;;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燙傷模型的制備[A];第五屆全國燒傷救治專題研討會燒傷后臟器損害的臨床救治論文匯編[C];2007年
9 韓亭亭;蘇布德格日樂;胡耀敏;劉偉;;2型糖尿病大鼠在急性炎癥狀態(tài)下的反應能力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陳向芳;劉志民;石勇銓;鄒俊杰;湯瑋;馮曉云;張貝;張?zhí)m予;陽秋良;許娟;岳欣欣;;糖尿病大鼠“內源性損害”的作用機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賽珊 梁曉春 潘明政;[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王樂羊;[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3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梁曉春;[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4 劉燕玲;[N];健康報;2006年
5 仝小林;[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6 汪敏;[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3年
7 林蘭;[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8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 梁曉春;[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劉艷芳;[N];中國食品報;2012年
10 譚小月;[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在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間的臨床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30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3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