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創(chuàng)心排血量行個體化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02:36
目的探討基于無創(chuàng)心排血量(CO)行個體化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26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人分為常規(guī)組(63例),給予常規(guī)降壓藥治療;個體化組(63例),給予以無創(chuàng)CO為指導的個體化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變化,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包括CO、系統(tǒng)血管阻力(SVR)、系統(tǒng)血管阻力指數(shù)(SVRI)、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射血時間(LVET)]和血清心肌酶指標[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H)]變化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兩組SBP和DBP較治療前均降低(P<0.05)。治療后,個體化組較治療前SVR、SVRI均降低(P<0.05),CO、LVEF均升高(P<0.05),LVET延長(P<0.05);常規(guī)組治療前后上述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個體化組SVR、SVRI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CO、LVEF均高于常規(guī)組(P<0.05),LVET長于常規(guī)組(P<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常規(guī)組
1.3.2 個體化組
1.4 觀察指標
1.4.1 血壓
1.4.2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
1.4.3 血清心肌酶譜
1.5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BP、DBP變化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心肌酶譜水平變化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 討 論
本文編號:3969394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常規(guī)組
1.3.2 個體化組
1.4 觀察指標
1.4.1 血壓
1.4.2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
1.4.3 血清心肌酶譜
1.5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BP、DBP變化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心肌酶譜水平變化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3 討 論
本文編號:39693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9693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