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3-01-07 10:21
背景與目的盡管近年來心血管疾。–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但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國范圍乃至世界范圍內導致過早死亡和殘疾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我國面臨的心血管疾病負擔越來越重。既往大量研究已證實,吸煙、肥胖、缺乏體力活動、不健康的膳食習慣、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及糖尿病等均為心血管疾病的明確危險因素。在此背景下,2010年美國心臟協(xié)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提出了理想心血管健康(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ideal CVH)的概念,同時確定了 2020年的戰(zhàn)略目標,即“到2020年,全美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水平提高20%,同時心血管疾病和腦卒中死亡減少20%”。為定義理想心血管健康,AHA采用了 7項簡單易行的CVH指標,也常被稱作“簡單生活方式7”,包括4項可干預的行為指標(吸煙、體質指數(shù)、體力活動和膳食習慣)和3項可改變的生理生化因素指標(血壓、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每項指標均可分為理想、一般和較差三類。同時具有這7項理想CVH指標被定義為理想心血管健康狀...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國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1 背景和目的
1.2 方法
1.2.1 研究對象
1.2.2 基線資料收集
1.2.2.1 資料收集方法
1.2.2.2 變量定義
1.2.3 隨訪資料收集
1.2.4 質量控制
1.2.5 統(tǒng)計分析
1.3 結果
1.3.1 研究對象基線一般特征
1.3.2 研究對象基線心血管健康狀況
1.3.3 理想CVH指標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率的關系
1.3.4 理想CVH指標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5 心血管健康評分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6 理想行為數(shù)目和理想生理生化因素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7 單個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8 分層分析
1.3.9 敏感性分析
1.4 討論
1.5 結論
1.6 參考文獻
1.7 附錄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流行情況及其健康效應研究進展
2.1 前言
2.2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的流行情況
2.2.1 單個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的流行情況
2.2.2 多個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的聚集情況
2.2.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變化趨勢
2.2.4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人種/種族差異
2.2.5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影響因素
2.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健康結局的關系
2.3.1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死亡的關系
2.3.2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2.3.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非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2.4 可行的干預措施
2.4.1 預防青少年吸煙和戒煙
2.4.2 健康膳食
2.4.3 增加體力活動,控制體重
2.4.4 血壓、血脂、血糖的監(jiān)測控制
2.5 結論
附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檢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狀態(tài)變化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關系[J]. 王雅琴,楊娉婷,曹霞,武留信,陳志恒.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6)
[2]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對新發(fā)頸動脈斑塊的影響[J]. 桑大森,陶杰,宋達,黃科宇,許繼波,董巖,陳朔華,吳壽嶺.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09)
[3]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關性研究[J]. 邢愛君,季春鵬,施繼紅,杜鑫,黃喆,林黎明,熊海亮,吳壽嶺.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5 (01)
[4]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對新發(fā)高血壓的影響[J]. 張彩鳳,施繼紅,黃喆,李慧英,魏曉明,林黎明,邢愛君,陳朔華,吳壽嶺.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5)
[5]我國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現(xiàn)狀及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變化趨勢[J]. 武陽豐,周北凡,李瑩,趙連成,楊軍,匡山,李賢,謝高強,張紅葉,吳錫桂,陶壽淇,李義和,劉小清,于學海,田秀珍,劉利民,夏舜英,王海燕,錢衛(wèi)沖,朱立光,楊瑞祥,郭東雙,付西漢,阮連生,張文生,郭劍濤,吳兆蘇,吳桂賢,洪震,黃茂盛,袁光固,尹紅,王安兵,褚長軍,顧吉達,張玉琢,尹其云,張鴻修,?.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2)
本文編號:3728454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縮略詞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國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1 背景和目的
1.2 方法
1.2.1 研究對象
1.2.2 基線資料收集
1.2.2.1 資料收集方法
1.2.2.2 變量定義
1.2.3 隨訪資料收集
1.2.4 質量控制
1.2.5 統(tǒng)計分析
1.3 結果
1.3.1 研究對象基線一般特征
1.3.2 研究對象基線心血管健康狀況
1.3.3 理想CVH指標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率的關系
1.3.4 理想CVH指標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5 心血管健康評分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6 理想行為數(shù)目和理想生理生化因素數(shù)目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7 單個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ASCVD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3.8 分層分析
1.3.9 敏感性分析
1.4 討論
1.5 結論
1.6 參考文獻
1.7 附錄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流行情況及其健康效應研究進展
2.1 前言
2.2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的流行情況
2.2.1 單個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的流行情況
2.2.2 多個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的聚集情況
2.2.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變化趨勢
2.2.4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人種/種族差異
2.2.5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流行情況的影響因素
2.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健康結局的關系
2.3.1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死亡的關系
2.3.2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2.3.3 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指標與非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2.4 可行的干預措施
2.4.1 預防青少年吸煙和戒煙
2.4.2 健康膳食
2.4.3 增加體力活動,控制體重
2.4.4 血壓、血脂、血糖的監(jiān)測控制
2.5 結論
附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體檢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狀態(tài)變化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關系[J]. 王雅琴,楊娉婷,曹霞,武留信,陳志恒.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6)
[2]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對新發(fā)頸動脈斑塊的影響[J]. 桑大森,陶杰,宋達,黃科宇,許繼波,董巖,陳朔華,吳壽嶺.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09)
[3]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關性研究[J]. 邢愛君,季春鵬,施繼紅,杜鑫,黃喆,林黎明,熊海亮,吳壽嶺.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5 (01)
[4]理想心血管健康行為和因素對新發(fā)高血壓的影響[J]. 張彩鳳,施繼紅,黃喆,李慧英,魏曉明,林黎明,邢愛君,陳朔華,吳壽嶺.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4 (05)
[5]我國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流行現(xiàn)狀及從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變化趨勢[J]. 武陽豐,周北凡,李瑩,趙連成,楊軍,匡山,李賢,謝高強,張紅葉,吳錫桂,陶壽淇,李義和,劉小清,于學海,田秀珍,劉利民,夏舜英,王海燕,錢衛(wèi)沖,朱立光,楊瑞祥,郭東雙,付西漢,阮連生,張文生,郭劍濤,吳兆蘇,吳桂賢,洪震,黃茂盛,袁光固,尹紅,王安兵,褚長軍,顧吉達,張玉琢,尹其云,張鴻修,?.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2)
本文編號:37284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7284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