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藥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02 06:03
目的:探討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藥敏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8年5月蘭州大學第一醫(yī)院血液科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504例次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住院患者的病原學資料,對臨床分離病原菌的分布及藥敏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共分離病原菌184株,其中168株(91.30%)來自急性白血病患者,16株(8.7%)來源于非急性白血病患者;陽性標本主要來源于血流,分離菌81株(44.00%),其次為痰和咽拭子,分別為54株(29.30%)和35株(19.00%);病原菌中革蘭陰性菌126株占68.48%,最常見的為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革蘭陽性菌23株占12.50%,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為主;真菌35株占19.02%,以白假絲酵母菌為主。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分別為40.0%和22.2%,均對阿米卡星100%敏感,對碳青霉烯類抗菌素的耐藥率達27.8%;肺炎克雷伯菌對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達94.44%,對氨芐西林的耐藥率達97.22%;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100%敏...
【文章來源】: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20,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材料和方法
菌株來源
藥物敏感試驗
診斷標準
統計學分析
結果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各類標本中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主要陽性標本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
常見革蘭陰性菌的藥敏及耐藥情況
常見革蘭陽性菌的藥敏及耐藥情況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送檢指南[J].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20)
[2]血液科 呼吸科 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三個科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率比較分析[J]. 王欣春,康建邦,史楠,馮新媛,段金菊.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09)
[3]某院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的感染臨床特征、分離率及耐藥性變遷分析[J]. 陸桃紅,張慶芳,朱曉麗,袁單丹,李忻. 檢驗醫(yī)學. 2018(06)
[4]2013-2018年惡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與耐藥性變遷[J]. 宋曉超,楊海飛,陳凱,喬美珍,錢雪峰,金美娟.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1)
[5]2016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汪復,蔣曉飛,徐英春,張小江,張朝霞,季萍,謝軼,康梅,王傳清,王愛敏,徐元宏,沈繼錄,孫自鏞,陳中舉,倪語星,孫景勇,褚云卓,田素飛,胡志東,李金,俞云松,林潔,單斌,杜艷,郭素芳,魏蓮花,鄒鳳梅,張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蘇丹虹,汪瑞忠,房華,俞碧霞,趙勇,龔萍,郭大文,趙金英,劉文恩,李艷明,金炎,邵春紅,溫開鎮(zhèn),張貽榮,徐雪松,鄢超,喻華,黃湘寧,王山梅,楚亞菲,張利俠,馬娟,周樹平,周艷,朱鐳,孟晉華.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7(05)
[6]2014至2015年江蘇省血液科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狀況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J]. 萬一柯,桑威,陳兵,楊永公,張魯勤,孫愛寧,劉躍均,徐楊,蔡益鵬,王純斌,沈云峰,姜揚文,張曉艷,徐衛(wèi),洪鳴,陳濤,徐瑞容,李鋒,徐燕麗,薛燕,陸益龍,何正梅,董偉民,陳澤,季美華,楊月艷,翟麗佳,趙鈺,吳光啟,丁家華,程堅,蔡偉波,孫雨梅,歐陽建.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7 (07)
[7]粒細胞缺乏與非粒細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臨床分離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特點比較[J]. 朱駿,周一飛,蔣瑛,周琨,劉慧霞,白海濤,姜杰玲,高彥榮,蔡琦,童茵,萬理萍,宋獻民,王椿.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7(02)
[8]2012-2015年間我院病原菌的分布與耐藥情況回顧性分析[J]. 曹巖,彭慧萍,薛桂陽,方穎.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2)
[9]136例醫(yī)院獲得性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臨床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 趙志剛,邱添,王凱飛,梁志欣,陳良安.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6(08)
[10]血液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 郭淑利,田紅旗,王慧睿.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5(04)
本文編號:3563625
【文章來源】: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20,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材料和方法
菌株來源
藥物敏感試驗
診斷標準
統計學分析
結果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各類標本中醫(yī)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
血液病粒細胞缺乏癥患者醫(yī)院感染主要陽性標本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
常見革蘭陰性菌的藥敏及耐藥情況
常見革蘭陽性菌的藥敏及耐藥情況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和送檢指南[J].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 of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20)
[2]血液科 呼吸科 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三個科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率比較分析[J]. 王欣春,康建邦,史楠,馮新媛,段金菊.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8(09)
[3]某院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的感染臨床特征、分離率及耐藥性變遷分析[J]. 陸桃紅,張慶芳,朱曉麗,袁單丹,李忻. 檢驗醫(yī)學. 2018(06)
[4]2013-2018年惡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與耐藥性變遷[J]. 宋曉超,楊海飛,陳凱,喬美珍,錢雪峰,金美娟.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1)
[5]2016年中國CHINET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 胡付品,郭燕,朱德妹,汪復,蔣曉飛,徐英春,張小江,張朝霞,季萍,謝軼,康梅,王傳清,王愛敏,徐元宏,沈繼錄,孫自鏞,陳中舉,倪語星,孫景勇,褚云卓,田素飛,胡志東,李金,俞云松,林潔,單斌,杜艷,郭素芳,魏蓮花,鄒鳳梅,張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蘇丹虹,汪瑞忠,房華,俞碧霞,趙勇,龔萍,郭大文,趙金英,劉文恩,李艷明,金炎,邵春紅,溫開鎮(zhèn),張貽榮,徐雪松,鄢超,喻華,黃湘寧,王山梅,楚亞菲,張利俠,馬娟,周樹平,周艷,朱鐳,孟晉華.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7(05)
[6]2014至2015年江蘇省血液科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狀況的多中心回顧性研究[J]. 萬一柯,桑威,陳兵,楊永公,張魯勤,孫愛寧,劉躍均,徐楊,蔡益鵬,王純斌,沈云峰,姜揚文,張曉艷,徐衛(wèi),洪鳴,陳濤,徐瑞容,李鋒,徐燕麗,薛燕,陸益龍,何正梅,董偉民,陳澤,季美華,楊月艷,翟麗佳,趙鈺,吳光啟,丁家華,程堅,蔡偉波,孫雨梅,歐陽建.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7 (07)
[7]粒細胞缺乏與非粒細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臨床分離菌的分布及耐藥性特點比較[J]. 朱駿,周一飛,蔣瑛,周琨,劉慧霞,白海濤,姜杰玲,高彥榮,蔡琦,童茵,萬理萍,宋獻民,王椿. 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 2017(02)
[8]2012-2015年間我院病原菌的分布與耐藥情況回顧性分析[J]. 曹巖,彭慧萍,薛桂陽,方穎. 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16(12)
[9]136例醫(yī)院獲得性銅綠假單胞菌血流感染的臨床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 趙志剛,邱添,王凱飛,梁志欣,陳良安.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6(08)
[10]血液科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影響因素分析[J]. 郭淑利,田紅旗,王慧睿.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5(04)
本文編號:35636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563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