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BP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16:54
目的:評價使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輔助治療對于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多支血管病變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自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就診于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yī)院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并且進行急診冠脈造影顯示左前降支為罪犯血管及合并右冠或左回旋支至少有一支血管狹窄程度≥50%,發(fā)病至罪犯血管開通時間為3-12小時,在行PCI前均無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符合入選標準患者53例,根據(jù)患者術前Killip分級是否使用IABP輔助治療,KillipII級或KillipIII級26例患者在PCI術前植入IABP輔助治療(IABP組);KillipI級27患者PCI術前不植入IABP輔助治療(對照組)。收集患者性別、年齡、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等臨床資料,通過t檢驗、非參數(shù)檢驗、卡方檢驗等,對比患者術前及術后的cTnI、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值,對比兩組患者術后30天的生存率及6個月主...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縮略詞簡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材料的來源
2.3 實驗方法
2.4 觀察指標
2.5 隨訪
2.6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3章 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冠脈及PCI情況
3.3 術前及術后7天cTnI、NT-proBNP值、LVEF值
3.4 30天生存率比較
3.5 術后6個月MACE發(fā)生率
第4章 討論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進展
參考文獻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漿sST2聯(lián)合NT-proBNP對急診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狀況的預測價值[J]. 孫蕓,張婷婷,張燚.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0(08)
[2]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患者應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療效觀察[J]. 杜桂青.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9(07)
[3]《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 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陳偉偉.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9(03)
[4]《2015年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及治療指南》——更新要點解讀[J]. 袁晉青,宋瑩.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04)
[5]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解析[J]. 沈衛(wèi)峰,張奇,張瑞巖.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15(04)
[6]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及并發(fā)癥情況分析[J]. 崔錦鋼,吳元,趙冬云,張艷娟,楊艷敏,袁建松,李佳,喬樹賓,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5(02)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動力學紊亂患者應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術后影響臨床療效的危險因素分析[J]. 王元,肖華,張金霞,黃軍,向定成.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4(11)
[8]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泵的臨床應用進展[J]. 付春華,李易.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4(02)
[9]體外膜肺氧合對急性冠狀動脈左主干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J]. 李南,韓靜,馮斯婷,周玉杰.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06)
[10]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J]. 梁永新,徐平,邢泉生. 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 2004(03)
碩士論文
[1]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應用研究[D]. 藍淦秋.暨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35570
【文章來源】:南華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縮略詞簡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材料的來源
2.3 實驗方法
2.4 觀察指標
2.5 隨訪
2.6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3章 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冠脈及PCI情況
3.3 術前及術后7天cTnI、NT-proBNP值、LVEF值
3.4 30天生存率比較
3.5 術后6個月MACE發(fā)生率
第4章 討論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進展
參考文獻
研究生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漿sST2聯(lián)合NT-proBNP對急診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狀況的預測價值[J]. 孫蕓,張婷婷,張燚.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0(08)
[2]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患者應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療效觀察[J]. 杜桂青.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9(07)
[3]《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概要[J]. 胡盛壽,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陳偉偉.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9(03)
[4]《2015年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及治療指南》——更新要點解讀[J]. 袁晉青,宋瑩.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6(04)
[5]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解析[J]. 沈衛(wèi)峰,張奇,張瑞巖.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15(04)
[6]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及并發(fā)癥情況分析[J]. 崔錦鋼,吳元,趙冬云,張艷娟,楊艷敏,袁建松,李佳,喬樹賓,楊躍進.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5(02)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動力學紊亂患者應用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術后影響臨床療效的危險因素分析[J]. 王元,肖華,張金霞,黃軍,向定成.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14(11)
[8]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泵的臨床應用進展[J]. 付春華,李易.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4(02)
[9]體外膜肺氧合對急性冠狀動脈左主干病變的臨床療效分析[J]. 李南,韓靜,馮斯婷,周玉杰.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06)
[10]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J]. 梁永新,徐平,邢泉生. 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 2004(03)
碩士論文
[1]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應用研究[D]. 藍淦秋.暨南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35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2355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