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特發(fā)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08:46
目的:通過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評價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特發(fā)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從到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或住院)就診的患者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流出道室早和/或非持續(xù)性室速的患者,隨機進入普羅帕酮組和導管消融組給予相應治療,并隨訪12個月,通過ECG、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超聲心動圖、SF-36量表、不良事件記錄等進行有效性、安全性評價。結(jié)果:1.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連續(xù)收治門診和住院患者中,最終符合入選標準進入普羅帕酮組17例,導管消融組18例。普羅帕酮組有效率為62.5%。導管消融組成功率為94.4%,導管消融組有效率明顯高于普羅帕酮組。2.兩組治療后室早次數(shù)、室早負荷均較治療前明顯減少,而導管消融組室早次數(shù)較普羅帕酮組減少更顯著(21082±5237vs13325±4927),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高負荷組LVEF低于低負荷組,而LVESD大于低負荷組,差異具有顯著性;治療后導管消融組LVEF值提高,LVEDD、LVESD的差異兩組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比較,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社會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均...
【文章來源】: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兩組治療前后室早次數(shù)變化
3.2. 3生活質(zhì)量評估表3-6、圖3-2和圖3-3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SF-36量表中8個維度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后6個月普羅帕酮組患者在一般健康狀況(GH)、生理機能(RF)、生理職能(RP)、社會功能(SF〉4維度均有提高,而消融組患者除軀體疼痛(BP)評分無明顯變化外,其余各維度評分均有提高,在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維度提高顯著,同時評分的提高量相較普羅帕酮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患者精神健康評分(MCS)明顯低于軀體健康評分(PCS)。治療后,兩組PCS及MCS均有提高
3.2. 3生活質(zhì)量評估表3-6、圖3-2和圖3-3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SF-36量表中8個維度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后6個月普羅帕酮組患者在一般健康狀況(GH)、生理機能(RF)、生理職能(RP)、社會功能(SF〉4維度均有提高,而消融組患者除軀體疼痛(BP)評分無明顯變化外,其余各維度評分均有提高,在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維度提高顯著,同時評分的提高量相較普羅帕酮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患者精神健康評分(MCS)明顯低于軀體健康評分(PCS)。治療后,兩組PCS及MCS均有提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頻發(fā)室性早搏射頻消融治療前后左室功能和結(jié)構(gòu)的變化[J]. 莊曉華,桂燕萍,牛曉萍,張家友,顧興建,趙亮,徐濤,廖德寧.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2)
[2]起源于主動脈竇與二尖瓣環(huán)交界處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特征及射頻消融[J]. 周賢惠,李晉新,張宇,李耀東,許國軍,張疆華,張燕一,湯寶鵬.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2)
[3]不同負荷特發(fā)性室性早搏對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影響[J]. 王騁,陳明龍,楊兵,張鳳祥,陳紅武,居維竹,方曙靜,曹克將.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1)
[4]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J]. 羅駿,張豐富,葛郁芝,賈海波,陳紹良. 臨床薈萃. 2008(08)
[5]起源于主動脈竇內(nèi)反復單形室性心動過速和/或頻發(fā)室性早搏的心電圖特征及射頻消融治療[J]. 楊平珍,吳書林,陳純波,詹賢章,李海杰,薛玉梅.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05(05)
[6]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并發(fā)急性心臟壓塞的原因分析[J]. 馬長生,董建增,劉旭,劉興鵬,方冬平,劉小青.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3(05)
[7]特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J]. 張奎俊.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2(08)
[8]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訂版)[J].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02(02)
[9]SF-36健康調(diào)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 李魯,王紅妹,沈毅.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2(02)
[10]特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機制和治療[J]. 曹克將.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1(06)
本文編號:3088056
【文章來源】: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兩組治療前后室早次數(shù)變化
3.2. 3生活質(zhì)量評估表3-6、圖3-2和圖3-3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SF-36量表中8個維度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后6個月普羅帕酮組患者在一般健康狀況(GH)、生理機能(RF)、生理職能(RP)、社會功能(SF〉4維度均有提高,而消融組患者除軀體疼痛(BP)評分無明顯變化外,其余各維度評分均有提高,在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維度提高顯著,同時評分的提高量相較普羅帕酮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患者精神健康評分(MCS)明顯低于軀體健康評分(PCS)。治療后,兩組PCS及MCS均有提高
3.2. 3生活質(zhì)量評估表3-6、圖3-2和圖3-3可見,兩組患者治療前SF-36量表中8個維度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具有可比性。治療后6個月普羅帕酮組患者在一般健康狀況(GH)、生理機能(RF)、生理職能(RP)、社會功能(SF〉4維度均有提高,而消融組患者除軀體疼痛(BP)評分無明顯變化外,其余各維度評分均有提高,在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維度提高顯著,同時評分的提高量相較普羅帕酮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患者精神健康評分(MCS)明顯低于軀體健康評分(PCS)。治療后,兩組PCS及MCS均有提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頻發(fā)室性早搏射頻消融治療前后左室功能和結(jié)構(gòu)的變化[J]. 莊曉華,桂燕萍,牛曉萍,張家友,顧興建,趙亮,徐濤,廖德寧.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2)
[2]起源于主動脈竇與二尖瓣環(huán)交界處的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特征及射頻消融[J]. 周賢惠,李晉新,張宇,李耀東,許國軍,張疆華,張燕一,湯寶鵬.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2)
[3]不同負荷特發(fā)性室性早搏對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影響[J]. 王騁,陳明龍,楊兵,張鳳祥,陳紅武,居維竹,方曙靜,曹克將.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2(01)
[4]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J]. 羅駿,張豐富,葛郁芝,賈海波,陳紹良. 臨床薈萃. 2008(08)
[5]起源于主動脈竇內(nèi)反復單形室性心動過速和/或頻發(fā)室性早搏的心電圖特征及射頻消融治療[J]. 楊平珍,吳書林,陳純波,詹賢章,李海杰,薛玉梅.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05(05)
[6]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并發(fā)急性心臟壓塞的原因分析[J]. 馬長生,董建增,劉旭,劉興鵬,方冬平,劉小青.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3(05)
[7]特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J]. 張奎俊.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2(08)
[8]射頻導管消融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修訂版)[J].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02(02)
[9]SF-36健康調(diào)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 李魯,王紅妹,沈毅. 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2(02)
[10]特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發(fā)生機制和治療[J]. 曹克將.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1(06)
本文編號:3088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0880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