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態(tài)LBBB心力衰竭患者應用CRT效果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18:52
目的:通過對我院已收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整理,探究在對心臟衰竭真、非真性左束支阻滯(LBBB)患者治療時使用相同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是否可以取得相同效果。同時通過研究分析對符合LBBB臨床診斷標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方式治療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2月之間收治的患者中,選取100例采用CRT療法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依據(jù)心電圖診斷標準對上述100例患者進行分組,分為真性LBBB組62例和非真性LBBB組38例。在術后對患者進行長達12個月的長期隨訪,對兩組患者的超聲測量指標、QRS波群時限(ms)及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進行對比。結果:真性組與非真性組心內(nèi)科住院率分別為29.41%(20)、43.75%(14),通過對比可發(fā)現(xiàn),真性組住院率遠低于非真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真性組與非真性組心功能不全率分別為22.05%(15)、34.37%(11),真性組遠低于非真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舒張期末內(nèi)徑分別為(6.3±1.0cm)、(7.5±1.0cm),...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3.QRS波頓挫或切跡在V1,V2,V5,V6、I、aVL等導聯(lián)中至少超過2個或等于2個存在。圖1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圖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圖3非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1.3研究方法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超聲心動圖、心功能分級、CRT反應性及術后隨訪資料進行整理與對比分析進行本次研究。本次實驗研究全程遵循2009年修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3.QRS波頓挫或切跡在V1,V2,V5,V6、I、aVL等導聯(lián)中至少超過2個或等于2個存在。圖1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圖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圖3非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1.3研究方法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超聲心動圖、心功能分級、CRT反應性及術后隨訪資料進行整理與對比分析進行本次研究。本次實驗研究全程遵循2009年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臟再同步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右心室功能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 邱凌峰.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8(21)
[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特征與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療效的觀察[J]. 秦巧云,廉湘琳,王煥霞,王一萌,張靜.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06)
[3]核素心血池顯像對比組織多普勒超聲評價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術后右心室的中期反應[J]. 陳雨,王連新,谷陽,林振宇,嚴山,張喜文.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8(11)
[4]慢性心力衰竭器械治療進展[J]. 李玉秋,戴研,陳柯萍.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8(05)
[5]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J]. 楊陽,陳康玉,嚴激.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8(04)
[6]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結構、功能及肺功能的影響[J]. 萬澤安,談伍平. 臨床誤診誤治. 2018(08)
[7]左室四極電極對慢性心力衰竭雙心室同步化治療療效的影響[J]. 王珍,王強,楊大春,楊永健,李德,趙龍生,劉映雪.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8(06)
[8]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超反應1例[J]. 趙永勇,壽錫凌,祁杰,姚曉偉,李秀紅. 心臟雜志. 2018(04)
[9]單純左室起博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現(xiàn)狀[J]. 鄧世燕,吳強. 貴州醫(yī)藥. 2018(03)
[10]CRT對擴張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機械重構療效觀察[J]. 李馳,胡昌興,李慶寬,覃紹明,劉伶,徐廣馬,伍廣偉,林英忠.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8(08)
碩士論文
[1]適應性左室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D]. 閆希貴.青島大學 2018
[2]相對窄QRS波心力衰竭患者行左室四級導線介導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后短期療效評價[D]. 劉怡婷.寧夏醫(yī)科大學 2018
[3]真性左束支阻滯QRS特點對CRT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廖品亮.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7
[4]SPECT心肌灌注顯像評估左室收縮模式對CRT反應性的預測價值[D]. 陶寧超.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7
[5]三維電激動標測技術指導治療CRT無反應的臨床研究[D]. 魯靜.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7
[6]心電圖QRS波群形態(tài)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中的指導意義[D]. 陳力瀟.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7
[7]慢性心力衰竭伴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患者對CRT的臨床反應性分析[D]. 劉士超.鄭州大學 2014
[8]不同形態(tài)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比較[D]. 戴望亮.南京大學 2013
[9]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對左室同步性及扭轉(zhuǎn)影響的研究[D]. 張艷娟.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61758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3.QRS波頓挫或切跡在V1,V2,V5,V6、I、aVL等導聯(lián)中至少超過2個或等于2個存在。圖1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圖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圖3非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1.3研究方法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超聲心動圖、心功能分級、CRT反應性及術后隨訪資料進行整理與對比分析進行本次研究。本次實驗研究全程遵循2009年修
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43.QRS波頓挫或切跡在V1,V2,V5,V6、I、aVL等導聯(lián)中至少超過2個或等于2個存在。圖1傳統(tǒng)完全性LBBB心電圖圖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圖3非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1.3研究方法通過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超聲心動圖、心功能分級、CRT反應性及術后隨訪資料進行整理與對比分析進行本次研究。本次實驗研究全程遵循2009年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心臟再同步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右心室功能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 邱凌峰.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8(21)
[2]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心電圖特征與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療效的觀察[J]. 秦巧云,廉湘琳,王煥霞,王一萌,張靜.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06)
[3]核素心血池顯像對比組織多普勒超聲評價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術后右心室的中期反應[J]. 陳雨,王連新,谷陽,林振宇,嚴山,張喜文.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8(11)
[4]慢性心力衰竭器械治療進展[J]. 李玉秋,戴研,陳柯萍.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8(05)
[5]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進展[J]. 楊陽,陳康玉,嚴激.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8(04)
[6]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結構、功能及肺功能的影響[J]. 萬澤安,談伍平. 臨床誤診誤治. 2018(08)
[7]左室四極電極對慢性心力衰竭雙心室同步化治療療效的影響[J]. 王珍,王強,楊大春,楊永健,李德,趙龍生,劉映雪.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8(06)
[8]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超反應1例[J]. 趙永勇,壽錫凌,祁杰,姚曉偉,李秀紅. 心臟雜志. 2018(04)
[9]單純左室起博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現(xiàn)狀[J]. 鄧世燕,吳強. 貴州醫(yī)藥. 2018(03)
[10]CRT對擴張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機械重構療效觀察[J]. 李馳,胡昌興,李慶寬,覃紹明,劉伶,徐廣馬,伍廣偉,林英忠.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8(08)
碩士論文
[1]適應性左室起搏在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D]. 閆希貴.青島大學 2018
[2]相對窄QRS波心力衰竭患者行左室四級導線介導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后短期療效評價[D]. 劉怡婷.寧夏醫(yī)科大學 2018
[3]真性左束支阻滯QRS特點對CRT反應性影響的研究[D]. 廖品亮.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7
[4]SPECT心肌灌注顯像評估左室收縮模式對CRT反應性的預測價值[D]. 陶寧超.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7
[5]三維電激動標測技術指導治療CRT無反應的臨床研究[D]. 魯靜.安徽醫(yī)科大學 2017
[6]心電圖QRS波群形態(tài)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中的指導意義[D]. 陳力瀟.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7
[7]慢性心力衰竭伴真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的患者對CRT的臨床反應性分析[D]. 劉士超.鄭州大學 2014
[8]不同形態(tài)左束支傳導阻滯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比較[D]. 戴望亮.南京大學 2013
[9]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對左室同步性及扭轉(zhuǎn)影響的研究[D]. 張艷娟.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617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0617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