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大鼠血清TF、TM、vWF的含量與CRT形成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00:25
目的通過建立大鼠頸外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栓(CRT)模型,觀察大鼠CRT的形成情況,同時檢測大鼠血清中組織因子(TF)、血栓調節(jié)蛋白(TM)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研究其與CRT形成的關系。方法取雄性SD大鼠120只,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n=40)、假手術組(n=40)、模型組(n=40),各組分別于術后1 d、4 d、7 d、10 d、14 d隨機取大鼠8只,病理切片觀察大鼠血栓形成情況,以ELISA法檢測血清TF、TM、vWF含量。結果空白對照組及假手術組均無血栓形成,模型組有34只發(fā)生CRT,CRT發(fā)生率為85%。模型組發(fā)生CRT大鼠的TM含量較未發(fā)生CRT大鼠明顯升高(P<0.01),模型組未發(fā)生CRT大鼠的TM含量較假手術組顯著升高(P<0.01),模型組未發(fā)生CRT大鼠的TM、vWF含量較空白對照組明顯升高(P<0.01)。術后各個時間點,模型組TF、TM含量均較空白對照組及假手術組明顯升高(P<0.01)。術后4 d、7 d、10 d、14 d,模型組vWF含量較空白對照組及假手術組顯著升高(P<0.01)。模型組術后隨著觀察時間的...
【文章來源】: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20,30(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1.2 主要儀器與試劑
1.3 實驗方法
1.3.1 分組及造模
1.3.2 大鼠樣本取材、處理
1.3.3 大鼠血清TF、TM、v WF濃度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動物一般情況及病理學結果
2.2 同組不同留置時間TF、TM、v WF含量變化
2.3 相同留置時間,不同組TF、TM、v WF含量變化
3 討論
4 小結
本文編號:3060234
【文章來源】: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20,30(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1.2 主要儀器與試劑
1.3 實驗方法
1.3.1 分組及造模
1.3.2 大鼠樣本取材、處理
1.3.3 大鼠血清TF、TM、v WF濃度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動物一般情況及病理學結果
2.2 同組不同留置時間TF、TM、v WF含量變化
2.3 相同留置時間,不同組TF、TM、v WF含量變化
3 討論
4 小結
本文編號:30602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0602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