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常規(guī)參數(shù)變化及其對診斷的預測價值
本文選題:血常規(guī) + 急性冠脈綜合征 ; 參考:《山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白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百分比、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分布寬度、血小板分布寬度等血常規(guī)指標與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發(fā)病之間的關系,判斷某個或某些個血常規(guī)指標單獨或聯(lián)合對于ACS的診斷價值,以指導臨床。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并且接受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500例患者作為課題研究對象,根據(jù)CAG結(jié)果,將其分為急性冠脈綜合征組(n=320),非冠心病組(n=180)。完整記錄全部研究對象的相關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入院時心率、身高、體重、吸煙史、高血壓病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并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分析并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及血常規(guī)的差異;根據(jù)所統(tǒng)計的一般資料及血常規(guī)參數(shù),通過單因素分析得到ACS的危險因素,然后將單因素分析得到的危險因素進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得到是否患ACS的獨立預測因素;進一步利用ROC曲線,通過計算曲線下面積,某個或某些指標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推測某個或某些個獨立預測因素對于診斷ACS的價值,并得到相應的界值及95%可信區(qū)間用于指導臨床。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分析結(jié)果。結(jié)果:(1)通過急性冠脈綜合征組與非冠心病組兩組間比較,入院時心率、年齡、性別、糖尿病病史、吸煙史、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單核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嗜堿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淋巴細胞百分比、單核細胞百分比、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及血小板分布寬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入院時心率、年齡、性別、糖尿病病史、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百分比及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為acs的獨立預測因素,or值分別為1.06、1.06、6.47、4.63、1.63、5.41、0.94、0.24,b值分別為0.04、0.06、1.87、1.53、0.49、1.69、-0.06、-1.43。(3)通過繪制roc曲線得到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的曲線下面積為0.691,95%可信區(qū)間(95%confidenceinterval,95%ci):0.641-0.741,p0.001,界值為2.361,靈敏度為0.574,特異度為0.784。單核細胞的曲線下面積為0.665,95%ci:0.614-0.715,p0.001,界值為0.475×109/l,靈敏度為0.619,特異度為0.611。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的曲線下面積為0.662,95%ci:0.609-0.715,p小于0.001,最佳界值為0.605%,靈敏度為0.732,特異度為0.527。采用并聯(lián)試驗兩兩聯(lián)合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及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對acs的診斷價值最大,其靈敏度為0.891,特異度為0.443。采用并聯(lián)試驗聯(lián)合三項指標診斷acs的靈敏度為0.948,特異度為0.281。結(jié)論:1.acs患者血常規(guī)中部分指標出現(xiàn)異常,其濃度或水平變化可作為acs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2.紅細胞形態(tài)學參數(shù)包括hgb、mcv、mch及mchc與acs發(fā)病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其水平變化有助于acs的及時診斷;3.血小板的相關指標中pdw水平升高與acs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是否可作為acs的獨立預測因素,尚需進一步研究;4.外周血循環(huán)中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以及相關比值的變化與ACS關系密切,其對ACS的診斷能力高于紅細胞形態(tài)學參數(shù)及血小板相關指標;5.血常規(guī)指標中,NLR并聯(lián)BASO%對ACS有更高的診斷價值,并聯(lián)其它參數(shù)變化再結(jié)合傳統(tǒng)危險因素綜合分析更有助于臨床上提高ACS的診斷準確率。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routine indexes such as white blood cell count , lymphocyte count , neutrophil count , lymphocyte percentage , erythrocyte count ,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ACS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monocytes , the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and the percentage of basophilic granulocyte were 0 .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廣隆;吳阿蘭;李晚泉;;心肌梗死及其預后與血小板、紅細胞參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6年24期
2 許麗嬌;黃東平;汪云霞;;紅細胞分布寬度及血小板參數(shù)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6年11期
3 汪新良;劉映峰;吳宏超;繆緋;張杰波;;平均紅細胞體積與冠心病改善情況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年13期
4 王慧;楊波;周三鳳;石少波;;紅細胞壓積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相關性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年10期
5 徐焰雄;;心肌酶和紅細胞形態(tài)學參數(shù)與心肌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年14期
6 班麗素;陳郁;張文玲;王曉菲;張晨晰;張立文;;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與冠心病危險因素相關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年07期
7 艾力;趙宇新;曾玲麗;葉勇;謝國輝;倪金波;李康;;平均血小板體積與冠狀動脈SYNTAX評分相關性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年03期
8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胡盛壽;;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年07期
9 馮升;陸露;;紅細胞參數(shù)變化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內(nè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關系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24期
10 王蘇;孫濤;張艷艷;程宇彤;陰峧茜;張冬花;劉彤;張京梅;李志忠;;男性冠狀動脈慢血流和紅細胞壓積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3年10期
,本文編號:1946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94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