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37例男性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臨床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12:25

  本文關鍵詞:37例男性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臨床特征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男性 抗線粒體抗體 臨床特征


【摘要】:目的: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慢性進行性膽汁淤積性肝病,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病理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肝內小膽管非化膿性炎性破壞,進一步可發(fā)展至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PBC患者常見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瘙癢、門脈高壓,血清抗線粒體(AMA)陽性為其特異性診斷指標,目前熊去氧膽酸是治療PBC的安全有效藥物。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PBC患者主要為女性,男性患者臨床較少見,由于PBC患者中男性發(fā)病率較低,起病隱匿,男性PBC患者更易被忽視。本研究針對37例男性PBC患者與同期住院治療的202例女性患者從臨床表現(xiàn)、生化學指標、免疫學指標等方面進行回顧性比較分析,以進一步探討男性PBC患者的臨床特征。方法:對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于解放軍302醫(yī)院首次住院治療的資料完整的37例明確診斷為PBC(除外合并其它肝病)的男性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生化學指標、免疫學指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年齡: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PBC住院患者男、女比例約為1:5。男性患者的確診年齡為58.5±14.5歲,與女性患者確診年齡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臨床表現(xiàn):主要癥狀乏力(45.9%)、腹脹(32.4%)、納差(29.7%)、瘙癢(24.3%),主要體征肝掌(67.7%)、脾大(56.8%)、黃疸(45.9%)。男性肝掌發(fā)生率高于女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生化學指標:ALT升高78.4%,AST升高89.2%,ALP升高78.4%,GGT升高86.5%,TBil升高54.1%。與女性患者比較,ALT、AST、GGT數(shù)值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LP、TBil、TC、TG、ALB、CHE水平在男女性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免疫學指標:54.8%IgM升高,38.7%IgG升高,29.0%IgA升高。與女性患者比較,IgM、Ig G、IgA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患者AMA陽性率97.1%,ANA陽性率70.3%,線粒體M2抗體陽性率81.3%,抗重組M2融合蛋白抗體陽性率93.75%,核點型靶抗原蛋白(100KDa)陽性率18.75%,抗核孔復合物糖蛋白210抗體(gp210)陽性率43.2%,抗52KD核顆粒蛋白抗體陽性率43.75%。5.男性患者中非肝硬化者13例(35.1%)、肝硬化者24例(64.9%)非肝硬化者ALT、ALB、CHE、TC、TG水平高于肝硬化者,TBil低于肝硬化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ST、ALP、GGT、IgM、IgG、IgA在肝硬化者與肝硬化者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男性PBC患者中失代償期肝硬化18例(48.7%),合并腹水17例(45.9%)、肝性腦病3例(8.1%)、肝腎綜合征3例(8.1%)、消化道出血2例(5.4%)。結論:近年來男性PBC患者有所增加,多為中老年,與女性患者確診年齡無明顯差異,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腹脹、納差、皮膚瘙癢、肝掌、脾大、黃疸,肝掌發(fā)生率高于女性患者,生化學指標ALT、AST、ALP、GGT數(shù)值升高,且ALT、AST、GGT顯著高于女性患者。免疫學指標以IgM升高為主,且AMA、ANA、線粒體M2抗體、抗重組M2融合蛋白抗體、核點型靶抗原蛋白(100KDa)、抗核孔復合物糖蛋白210抗體(gp210)、抗52KD核顆粒蛋白抗體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陽性率。隨著疾病發(fā)展,血清膽紅素水平呈上升趨勢,而白蛋白、膽堿酯酶水平明顯降低;颊呔驮\時多數(shù)已達到肝硬化期,且較多患者出現(xiàn)腹水、肝性腦病、出血、肝腎綜合征等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癥,增加了治療難度。
【關鍵詞】: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男性 抗線粒體抗體 臨床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承德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75.22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英文縮寫10-11
  • 前言11
  • 資料與方法11-12
  • 結果12-16
  • 附圖16-17
  • 附表17-20
  • 討論20-24
  • 結論24-25
  • 參考文獻25-27
  • 綜述27-36
  • 參考文獻33-36
  • 致謝36-37
  • 個人簡歷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Islam S.;Antonsson L.;Westin J.;Lagging M. ;樊菁;;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肝硬化可被一項標準血清生化學指標排除[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2005年12期

2 劉家俊;吳曉鷺;陳志杰;洪昱鈐;金福順;歐陽麗娟;湯鈺菁;楊嘉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生化學指標變化與病理相關性分析[J];傳染病信息;2004年04期

3 郭明日;張立;張麗霞;;結核性胸水生化學指標與實時熒光PCR檢測結果的關系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年14期

4 鄭軍華,閔志廉,朱有華,何長民,魏武,李建秋,孫耀昌;自制CZ-1液對兔心肌組織低溫延時保存的生化學指標觀察[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1997年04期

5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彬;37例男性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臨床特征分析[D];承德醫(yī)學院;2016年

,

本文編號:9420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9420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07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