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中的變化及其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20:51
本文關鍵詞: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中的變化及其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腹水 肝硬化 淋巴細胞 CD mCD 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
【摘要】:目的探討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在肝硬化合并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SBP)中的變化及其意義。方法選取該院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74例,根據是否合并SBP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合并SBP,88例)和對照組(未合并SBP,86例)。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腹水CD64與外周血mCD14,全部患者均采用頭孢他啶聯合氧氟沙星抗菌治療。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外周血白細胞計數[(4.41±1.05)×109/L]、腹水中性粒細胞CD64平均熒光強度(16 421.35±289.37)和腹水CD64指數(182.34±16.31)均顯著升高(P0.05),而淋巴細胞的外周血mCD14陽性表達率[(2.71±0.07)%]、外周血mCD14平均熒光強度(45.62±14.07)、外周血mCD14指數(115.24±24.15)及腹水CD64平均熒光強度(86.47±10.24)則均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無效/死亡患者相比,治療有效/生存患者的腹水中性粒細胞CD64平均熒光強度(574.34±114.01)和腹水CD64指數(52.33±11.25)均顯著降低(P0.05),而外周血mCD14平均熒光強度(130.11±15.31)、外周血mCD14指數(289.01±30.11)和腹水淋巴細胞CD64平均熒光強度(131.06±20.33)則顯著升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與腹水CD64、外周血mCD14單項檢測相比,二者聯合檢測對治療效果和預后的預測的準確度顯著升高,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水CD64與外周血mCD14檢測可以提示肝硬化是否合并SBP,二者聯合檢測在對肝硬化合并SBP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判定中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作者單位】: 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一科;
【關鍵詞】: 腹水 肝硬化 淋巴細胞 CD mCD 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
【分類號】:R575.2;R572.2
【正文快照】: 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在非腹腔臟器穿孔和損傷的情況下出現的腹膜急性感染,是一種常發(fā)生的臨床并發(fā)癥,常繼發(fā)于肝硬化失代償期。SBP的發(fā)生可能和機體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機會增多、腸道屏障功能減弱及腸道細菌異位有關。由于缺乏典型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鄧國炯;郭春輝;;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單核細胞上mCD14的表達及意義[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2 孫霞;方浩;繆長虹;;不同麻醉方法對單核細胞mCD14與TLR4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1年02期
3 徐劍鋮,毛寶齡;ARDS患者外周血mCD14陽性單核細胞的檢測及其意義[J];中國急救醫(yī)學;1999年09期
4 ;[J];;年期
,本文編號:896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8968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