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Ⅰ活性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11 21:08
目的探討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對帕金森病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線粒體呼吸鏈復合體I(Complex I)活性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武漢中心醫(yī)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03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是否合并Hp感染分為感染組79例與未感染組24例。測定所有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結果兩組患者P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96);感染組TT和APTT分別為(15.89±0.46)s和(26.32±0.89)s低于未感染組,且Fib為(3.98±0.24)g/L高于未感染組(P均<0.001)。感染組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為(1.23±0.28)U/ml低于未感染組(P<0.001)。感染組UPDRS III評分和UPDRS IV評分分別為(28.40±1.79)分和(3.41±0.37)分高于未感染組;而兩組Hoehn-Yahr分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凝血功能測定
1.3.2 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測定
1.3.3 運動癥狀評價
1.4 統(tǒng)計分析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
2.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情況
2.3 兩組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
2.4 兩組UPDRS III評分、Hoehn-Yahr分級和UPDRS IV評分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對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及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 應小衛(wèi),李靈曉,汪立松,章永強,王希佳.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2)
[2]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帕金森病臨床癥狀的影響[J]. 劉欣,劉娜,婁凡,李曉紅,任艷.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8(02)
[3]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對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的影響[J]. 劉磊,程國雄,吳卓華,徐振球,楊應浩.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7(05)
[4]線粒體功能障礙與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 彭天嬋,李清華. 華夏醫(yī)學. 2016(06)
[5]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急性腦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 安學林,邵琳.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18)
[6]帕金森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血清氧化應激狀態(tài)及血小板線粒體功能的影響[J]. 范崇桂,付國惠,閃海霞.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23)
本文編號:367539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3.1 凝血功能測定
1.3.2 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測定
1.3.3 運動癥狀評價
1.4 統(tǒng)計分析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基本情況
2.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情況
2.3 兩組血小板線粒體Complex I活性
2.4 兩組UPDRS III評分、Hoehn-Yahr分級和UPDRS IV評分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對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及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 應小衛(wèi),李靈曉,汪立松,章永強,王希佳.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8(12)
[2]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帕金森病臨床癥狀的影響[J]. 劉欣,劉娜,婁凡,李曉紅,任艷. 卒中與神經疾病. 2018(02)
[3]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對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癥狀的影響[J]. 劉磊,程國雄,吳卓華,徐振球,楊應浩.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7(05)
[4]線粒體功能障礙與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 彭天嬋,李清華. 華夏醫(yī)學. 2016(06)
[5]幽門螺桿菌感染對急性腦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 安學林,邵琳.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18)
[6]帕金森病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血清氧化應激狀態(tài)及血小板線粒體功能的影響[J]. 范崇桂,付國惠,閃海霞.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23)
本文編號:36753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675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