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濁解毒平潰煎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TNF-α、GLN及MCP-1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化濁解毒平潰煎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TNF-α、GLN及MCP-1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本實驗通過觀察對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的一般狀態(tài)、病理學改變、疾病活動指數(shù)(DAI)評分、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谷氨酰胺(GLN)含量以及結腸組織中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表達的影響,分析化濁解毒平潰煎治療UC的作用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將60只清潔級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體重250g-300g),適應性喂養(yǎng)7天后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CK)、模型組(MG)、美沙拉嗪組(MSG)、化濁解毒平潰煎高劑量組(HDG)、化濁解毒平潰煎中劑量組(MDG)、化濁解毒平潰煎低劑量組(LDG)。每組10只,給予正常飲食飲水。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5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esulfonic acid,TNBS)致敏和乙醇誘導的復合灌腸法制造大鼠實驗性潰瘍性結腸炎模型。造模后第3天,CK組大鼠正常喂養(yǎng),MG組大鼠給予0.9%氯化鈉溶液灌胃,MSG組大鼠采用美沙拉嗪混懸液灌胃,其余中藥治療組采用相應藥物灌胃。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大鼠在各個時期的精神狀態(tài)、體重、飲食飲水、糞便性狀等情況。治療結束后,各組大鼠禁食不禁水24h,斷頭法處死并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TNF-α含量,生化法測GLN的含量,免疫組化法測MCP-1的表達。采血后快速剖腹,取出結腸,取肉眼觀察病變明顯的部位切取少許腸組織,進行常規(guī)固定,石蠟包埋及連續(xù)4um做病理切片,一部分進行HE染色后在光鏡下觀察結腸組織病理學改變,另一部分按免疫組化說明書操作,半定量法測定MCP-1的表達。 結果: 1大鼠的一般情況觀察 NG組大鼠精神佳,毛色光澤,飲食進水正常,活動佳,二便可,體重逐漸增加。其余5組大鼠造模后出現(xiàn)精神萎靡不振,,嗜蜷臥,進食量及活動量顯著減少,喜扎堆,體毛凌亂無光澤,并出現(xiàn)稀便,墊料污穢。MG組大鼠隨實驗天數(shù)增加可見癥狀逐漸加重,嚴重的大鼠肛周肉眼觀察可見血便,稱體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其余4組治療組大鼠經(jīng)藥物干預后,大鼠的精神、皮毛色澤、活動狀態(tài)、體重等一般狀況均有好轉,其中HDG大鼠好轉最快,一般狀況接近NG;MDG與MSG略差,但仍高于LDG,且MDG與MSG之間無明顯差別;LDG大鼠比MG大鼠一般狀況略好。 2DAI評分 疾病活動指數(shù)評分方面,各治療組HDG(0.402±0.286)、MDG(0.892±0.362)、MSG(0.903±0.297)、LDG(1.328±0.255)與MG(2.489±0.245)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MSG與MDG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Table.3。 3結腸粘膜肉眼與組織病理學觀察 肉眼觀察MG情況最差,HDG接近CK組,MDG與MSG略好,且MSG好于MDG,LDG略好于MG。 組織病理學觀察:NG粘膜光滑色澤正常,為正常粘膜;MG大鼠粘膜退變壞死,大量炎細胞彌漫浸潤,充血、水腫,潰瘍形成明顯,LDG組次之。HDG大鼠腸粘膜基本完整,接近NG,MDG大鼠腸粘膜次于HDG,MSG介于HDG與MDG之間,好于LDG。詳見附圖Fig.1-Fig.6。 4血清TNF-α檢測結果 與MG(2.69±0.42)比較,各治療組大鼠血清TNF-α含量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DG(1.34±0.04)低于MDG(1.68±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DG(1.68±0.05)略高于MSG(1.52±0.06),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血清GLN含量檢測結果 與MG(1.65±0.24)比較,各治療組大鼠血清GLN含量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MDG(2.37±0.09)比MSG(2.24±0.05)值略高,但兩者之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K(3.21±0.29)與各治療組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結腸組織MCP-1表達檢測結果 與MG(0.33±0.10)比較,各治療組大鼠MCP-1表達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有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DG(0.13±0.01)分別與MDG(0.15±0.02)、MSG(0.17±0.01)、LDG(0.20±0.0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SG與MDG之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DG與MDG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Table.2。 結論: 1化濁解毒平潰煎能有效地改善UC大鼠的一般狀況,降低DAI評分,減輕病理損傷,而且其療效與該方劑劑量存在一定的量-效關系。 2化濁解毒平潰煎治療UC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促炎因子TNF-α含量,下調MCP-1在結腸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同時提高血清中GLN含量,以達到抑制炎性細胞浸潤,修復受損腸粘膜的作用,從而有效治療UC。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 化濁解毒平潰煎 中醫(yī)藥 實驗研究 TNF-α MCP-1 GLN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74.62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1
- 前言11-12
- 材料與方法12-15
- 結果15-18
- 附圖18-28
- 附表28-30
- 討論30-38
- 結論38
- 參考文獻38-41
- 綜述 TNF-α、GLN 及 MCP-1 與潰瘍性結腸炎的關系41-54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5
- 個人簡歷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怡悅;甘草中抗?jié)冏饔玫闹饕煞諿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2005年01期
2 劉鳳芹,楚更五,李子華,李平,張瑞遷;心理因素與潰瘍性結腸炎[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年04期
3 武晨亮;馬效東;;白豆蔻聯(lián)合西藥促進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39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yī)藥;2011年08期
4 楊穎麗,鄭天珍,瞿頌義,李偉,謝冬萍,丁永輝,衛(wèi)玉玲;青皮和陳皮對大鼠小腸縱行肌條運動的影響[J];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05期
5 傅蘇娜;;地塞米松聯(lián)合谷氨酰胺灌腸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血清IL-6和TNF-α的影響[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2年01期
6 黃國棟;黃強;黃敏;游宇;楊治芳;黃媛華;;砂仁揮發(fā)油對胃潰瘍黏膜PS2表達的影響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09年22期
7 原皓;李時光;崔慎茹;;甘草酸二銨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結腸炎癥及MCP-1表達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0年31期
8 霍麗娟,趙和平;益生菌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結腸黏膜中IL-1和TNFα表達的影響[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9 郝微微;潰瘍性結腸炎發(fā)病機理的研究進展[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2年12期
10 鄭家駒;;水楊酸類制劑在炎癥性腸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年1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席向陽;防風對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化濁解毒平潰煎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TNF-α、GLN及MCP-1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50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5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