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與腸道菌群變化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20:39
目的研究克羅恩病與腸道菌群變化的相關性。方法收集臨床確診的克羅恩病患者糞便標本30份(克羅恩病組)進行16S rDNA測序,并與健康對照人群(對照組)樣本30份,比較兩組樣品中的腸道菌種數(shù)量,以及門和屬水平一級標本腸道微生態(tài)組成分析。結果克羅恩病組患者腸道微生態(tài)菌種數(shù)量(390.13±168.02)個,低于對照組(670.53±221.29)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0.00,P<0.05)。在腸道微生態(tài)門一級組成分析中,克羅恩病組從高到低分別為厚壁菌門(44.90%)、變形菌門(31.42%)、擬桿菌門(17.85%)和放線菌門(3.08%);對照組從高到低分別為厚壁菌門(52.95%)、擬桿菌門(37.62%)、變形菌門(4.53%)和放線菌門(4.11%)。在屬一級組成分析中,克羅恩病組從高到低分別為大腸桿菌/志賀菌屬(22.58%)、擬桿菌屬(12.18%)、韋永氏球菌屬(7.03%)、毛螺旋菌屬(5.60%)、腸球菌屬(4.79%);對照組從高到低分別為擬桿菌屬(19.55%)、糞菌屬(15.53%)、普氏菌屬(15.26%)、羅斯氏菌屬(6.87%)。兩組在門和屬...
【文章來源】: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 2020,18(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腸道菌種數(shù)量
2.2 兩組標本腸道微生態(tài)組成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529170
【文章來源】: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 2020,18(05)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腸道菌種數(shù)量
2.2 兩組標本腸道微生態(tài)組成分析
3 討論
本文編號:3529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529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