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對小鼠潰瘍性結腸炎腸道菌群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8 08:44
益生菌及其制劑對人體腸道的益生功效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腸道菌群的變化來實現的,因此通過監(jiān)測測腸道菌群的變化來反映益生菌及其制劑的益生功效是非常可行的方法。腸道菌群作為衡量益生菌的標準及其功能近年來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論文研究如何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存活率較高的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并檢測微膠囊產品質量,將最佳工藝條件下的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灌胃于潰瘍性結腸炎小鼠,觀察并監(jiān)測其對小鼠部分腸道菌群的變化,以此了解作為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副干酪乳桿菌HD1.7對人體健康是否具有比較好的益生功效,為其作為益生菌進一步的市場開發(fā)提供重要依據。經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結果分析,當壁材阿拉伯膠與麥芽糊精比例為1:10時,最佳噴霧干燥工藝條件為進風溫度115℃,脫脂奶粉含量4%、進料速度6.5mL/min、低聚果糖含量0.8%,此條件下所形成的微膠囊菌體存活率為48.37%,即1.51×1O10cfu/g。與裸菌比較,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在模擬胃液和腸液環(huán)境2h后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存活率分別為40.9%和86.77%。模擬胃液1h轉至腸液2h后微膠囊仍有9.91 X 109cfu/g的含菌量。...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3脫脂奶粉含量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獎存活率的影響??--
?4.5??脫脂奶粉含量/%??圖2-3脫脂奶粉含量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獎存活率的影響??Fig.2-3?Effect?of?skimmed?milk?powder?content?on?survival?rate?of?spray-dried?L.?paracasei?HD1.7??microcapsule??2.3.2.3進料速度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存活率的影響??由圖2-4可知,在進風溫度120°C的情況下,隨著進料速度的增加,副干酪??乳桿菌HD1.7的存活率先增加后減少,這是因為在進料速度小時,雖能充分受??熱,但可能因為溫度過高使得菌的存活率下降,進料速度過高時,物料受熱面積、??小,不能充分干燥,粘壁現象嚴重使得微膠囊產量下降,所得的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含水量增高,從而存活率也下降。在進料速度為6mL/min的條件??下,副干酪乳桿菌HD1.7的存活率最大為43.20%。所以,噴霧千燥的進料速度??選擇為6mL/min。??50?-??-40??褂?30?-?\??樺?20??2??S?1〇?-??m??〇??1?1?!?J??4?
賂備衫胰楦司?齲模保?肺⒔耗業(yè)鬧票訃爸柿科蘭郟崳?空微膠囊壁材是一種空殼,如圖2-6?f所示。??mm??a)?SEM,100X?d)?TEM,?5000X??MM7??5*.???■■■?■■*?-_?■—??b)?SEM,?3?000X?e)?TEM,?10000X??隱??c)?SEM,?5000X?f)?TEM,?50?000X??圖2-6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下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和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生仔豬口服屎腸球菌對其腸道菌群組成及化學屏障的影響[J]. 黃怡,黃琴,崔志文,李衛(wèi)芬,余東游.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2(07)
[2]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以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研究為例[J]. 張家超,郭壯,孫志宏,陳衛(wèi),張和平. 中國食品學報. 2011(09)
[3]益生菌抗熱保護劑的研究[J]. 范娜,陳雪峰.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1(04)
[4]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正常與病變腸段腸道菌群比較[J]. 劉偉,劉翔,林漫鵬,鄭雪玲,楊濤.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1(01)
[5]嗜酸乳桿菌胞壁粗提物及DNA對實驗性結腸炎結腸上皮NF-κB表達的影響[J]. 練光輝,陳旻湖,彭俠彪,阮巍山,葉建明.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1(03)
[6]屎腸球菌對仔豬生長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文靜,孫建安,周緒霞,李衛(wèi)芬.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1(01)
[7]應用16S rRNA PCR技術評價益生菌VSL#3對實驗性結腸炎大鼠腸道菌群的調節(jié)作用[J]. 張峻,羅燕,朱尤慶.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6)
[8]益生菌制劑加工技術的研究概況[J]. 胡珊,胡事君,吳清平,羅華建,梁衛(wèi)驅,羅詩,陳仕麗.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10(03)
[9]腸道菌群失調與潰瘍性結腸炎[J]. 劉力,張歡. 現代中醫(yī)藥. 2010(02)
[10]副干酪乳桿菌的功能及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巨曉英,寇曉虹.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09(08)
博士論文
[1]不同濃度嗜酸乳酸桿菌對急性實驗性結腸炎的療效和結腸菌群的影響及其免疫相關機制研究[D]. 任科雨.中南大學 2010
[2]大鼠化學誘導性結腸炎模型的建立及云母干預治療機制探討[D]. 陳焰.浙江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嗜酸乳桿菌微膠囊化制備方法的研究[D]. 羅佳琦.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復合凝聚法制備維生素E微膠囊的研究[D]. 馮巖.江南大學 2008
[3]副干酪乳桿菌素抑菌活性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韓誠武.黑龍江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39328
【文章來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3脫脂奶粉含量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獎存活率的影響??--
?4.5??脫脂奶粉含量/%??圖2-3脫脂奶粉含量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獎存活率的影響??Fig.2-3?Effect?of?skimmed?milk?powder?content?on?survival?rate?of?spray-dried?L.?paracasei?HD1.7??microcapsule??2.3.2.3進料速度對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存活率的影響??由圖2-4可知,在進風溫度120°C的情況下,隨著進料速度的增加,副干酪??乳桿菌HD1.7的存活率先增加后減少,這是因為在進料速度小時,雖能充分受??熱,但可能因為溫度過高使得菌的存活率下降,進料速度過高時,物料受熱面積、??小,不能充分干燥,粘壁現象嚴重使得微膠囊產量下降,所得的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含水量增高,從而存活率也下降。在進料速度為6mL/min的條件??下,副干酪乳桿菌HD1.7的存活率最大為43.20%。所以,噴霧千燥的進料速度??選擇為6mL/min。??50?-??-40??褂?30?-?\??樺?20??2??S?1〇?-??m??〇??1?1?!?J??4?
賂備衫胰楦司?齲模保?肺⒔耗業(yè)鬧票訃爸柿科蘭郟崳?空微膠囊壁材是一種空殼,如圖2-6?f所示。??mm??a)?SEM,100X?d)?TEM,?5000X??MM7??5*.???■■■?■■*?-_?■—??b)?SEM,?3?000X?e)?TEM,?10000X??隱??c)?SEM,?5000X?f)?TEM,?50?000X??圖2-6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下副干酪乳桿菌HD1.7微膠囊和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生仔豬口服屎腸球菌對其腸道菌群組成及化學屏障的影響[J]. 黃怡,黃琴,崔志文,李衛(wèi)芬,余東游. 中國獸醫(yī)學報. 2012(07)
[2]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以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研究為例[J]. 張家超,郭壯,孫志宏,陳衛(wèi),張和平. 中國食品學報. 2011(09)
[3]益生菌抗熱保護劑的研究[J]. 范娜,陳雪峰.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1(04)
[4]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正常與病變腸段腸道菌群比較[J]. 劉偉,劉翔,林漫鵬,鄭雪玲,楊濤.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1(01)
[5]嗜酸乳桿菌胞壁粗提物及DNA對實驗性結腸炎結腸上皮NF-κB表達的影響[J]. 練光輝,陳旻湖,彭俠彪,阮巍山,葉建明.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1(03)
[6]屎腸球菌對仔豬生長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響[J]. 文靜,孫建安,周緒霞,李衛(wèi)芬. 浙江農業(yè)學報. 2011(01)
[7]應用16S rRNA PCR技術評價益生菌VSL#3對實驗性結腸炎大鼠腸道菌群的調節(jié)作用[J]. 張峻,羅燕,朱尤慶. 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06)
[8]益生菌制劑加工技術的研究概況[J]. 胡珊,胡事君,吳清平,羅華建,梁衛(wèi)驅,羅詩,陳仕麗.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10(03)
[9]腸道菌群失調與潰瘍性結腸炎[J]. 劉力,張歡. 現代中醫(yī)藥. 2010(02)
[10]副干酪乳桿菌的功能及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巨曉英,寇曉虹. 中國乳品工業(yè). 2009(08)
博士論文
[1]不同濃度嗜酸乳酸桿菌對急性實驗性結腸炎的療效和結腸菌群的影響及其免疫相關機制研究[D]. 任科雨.中南大學 2010
[2]大鼠化學誘導性結腸炎模型的建立及云母干預治療機制探討[D]. 陳焰.浙江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嗜酸乳桿菌微膠囊化制備方法的研究[D]. 羅佳琦.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復合凝聚法制備維生素E微膠囊的研究[D]. 馮巖.江南大學 2008
[3]副干酪乳桿菌素抑菌活性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韓誠武.黑龍江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39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0393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