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復發(fā)鼻咽癌的外科挽救治療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2:55
鼻咽癌放療后約10%~36%的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病灶通常對放療不敏感,再程放療療效不佳,且會導致嚴重并發(fā)癥,而外科治療可以根治性切除癌灶并避免二次照射,成為復發(fā)鼻咽癌理想的挽救治療方法。鼻外入路挽救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手術并發(fā)癥。經(jīng)鼻內鏡鼻咽切除術因微創(chuàng)、切除范圍不亞于鼻外入路,逐步成為r T1~2及部分r T3期患者的首選方案,相應的外科分期為復發(fā)鼻咽癌的分層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jù)。頸內動脈栓塞術、顱內外血管搭橋術等新技術的運用正在擴大挽救手術適應證,但廣泛的外科切除是否優(yōu)于二程放療仍需更多實踐驗證。
【文章來源】:腫瘤防治研究. 2020,47(04)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鼻外徑路開放式手術
1.1 下方入路
1.1.1 傳統(tǒng)經(jīng)腭入路(Trans-Palatal)
1.1.2 經(jīng)口機器人手術(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
1.2 側方入路
1.2.1 顳下窩入路(Infratemporal Fossa)
1.2.2 經(jīng)下頜骨翼突入路(Trans-Mandibular-Pter-ygoid)
1.3 前方入路
1.3.1 面中部脫套入路(Midfacial Degloving inci-sion)
1.3.2 上頜骨外翻入路(Maxillary swing)
2 經(jīng)鼻內鏡手術
2.1 內鏡腫瘤消融術
2.2 經(jīng)鼻內鏡鼻咽切除術
2.2.1 如何整塊切除鼻咽癌并獲得足夠的安全邊界
2.2.2 如何妥善修復傷口
2.2.3 如何保護ICA
3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鼻內鏡下鼻咽癌切除術的手術分型[J]. 劉全,孫希才,于華鵬,趙可慶,張煥康,趙衛(wèi)東,顧瑜蓉,李厚勇,王德輝,余洪猛.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9(02)
[2]局限性殘留、復發(fā)鼻咽癌的鼻內鏡進路救援性外科治療[J]. 陳明遠,郭翔,文衛(wèi)平,華貽軍,郭靈,李寧煒,陳秋燕,孫蕊,洪明晃. 癌癥. 2007(07)
本文編號:3576596
【文章來源】:腫瘤防治研究. 2020,47(04)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鼻外徑路開放式手術
1.1 下方入路
1.1.1 傳統(tǒng)經(jīng)腭入路(Trans-Palatal)
1.1.2 經(jīng)口機器人手術(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
1.2 側方入路
1.2.1 顳下窩入路(Infratemporal Fossa)
1.2.2 經(jīng)下頜骨翼突入路(Trans-Mandibular-Pter-ygoid)
1.3 前方入路
1.3.1 面中部脫套入路(Midfacial Degloving inci-sion)
1.3.2 上頜骨外翻入路(Maxillary swing)
2 經(jīng)鼻內鏡手術
2.1 內鏡腫瘤消融術
2.2 經(jīng)鼻內鏡鼻咽切除術
2.2.1 如何整塊切除鼻咽癌并獲得足夠的安全邊界
2.2.2 如何妥善修復傷口
2.2.3 如何保護ICA
3 小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鼻內鏡下鼻咽癌切除術的手術分型[J]. 劉全,孫希才,于華鵬,趙可慶,張煥康,趙衛(wèi)東,顧瑜蓉,李厚勇,王德輝,余洪猛. 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 2019(02)
[2]局限性殘留、復發(fā)鼻咽癌的鼻內鏡進路救援性外科治療[J]. 陳明遠,郭翔,文衛(wèi)平,華貽軍,郭靈,李寧煒,陳秋燕,孫蕊,洪明晃. 癌癥. 2007(07)
本文編號:3576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5765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