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的初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20 08:00
目的通過分析中樞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central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CPPV)的臨床表現(xiàn)和特點探討CPPV可能的發(fā)病機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收治的3例CPPV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齡分別為36、14、70歲。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眼震特征、伴隨的其他中樞眼動異常、MRI、正電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結果所有患者在頭部相對于重力變化時均表現(xiàn)出短暫的眩暈和誘發(fā)的眼震,但眼震的特點不符合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眼震的典型特征。3例患者行復位治療均無效,并且都伴有視眼動系統(tǒng)異常的體征或其他中樞系統(tǒng)癥狀。MRI、PET-CT、血生化結果證實了病因分別為慢性出血、炎癥和副腫瘤小腦變性。3例患者雖病因不同但病變部位均涉及中樞速度存儲機制(velocity storage mechanism,VSM)。結論 VSM破壞,導致反饋性旋轉信號修正通路受損,頭位相對于重力發(fā)生變化時呈...
【文章來源】: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5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本文編號:3238807
【文章來源】: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55(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本文編號:3238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2388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