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PTCSL路徑治療肝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比較
本文關鍵詞:兩種不同PTCSL路徑治療肝膽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肝膽管結石 經(jīng)皮肝膽道鏡 肝膽管結石 路徑
【摘要】:研究背景:作為膽管結石的一種,肝內(nèi)膽管結石可單獨存在,但常與肝外膽管并存,以膽紅素結石為多。其并發(fā)癥多而復雜,病變廣泛,易復發(fā),是膽道良性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通常采取手術取石的方法來治療。但手術往往不能徹底清石,有研究數(shù)據(jù)提示,肝內(nèi)膽管結石術后殘石率約30.3%。膽道解剖結構的先天異常及后天變異、結石分布位置廣泛等是取石術后復發(fā)的主要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開腹手術逐漸被各種腔鏡手術所取代,但術后殘石率并未因此而降低。唯纖維膽道鏡能減少術后殘石,但膽道狹窄位置的不確定大大阻礙了其發(fā)展與應用。尤其是已進行過多次取石術的病人,十二指腸鏡亦不能解決其膽道與腸正常解剖結構變化的問題。1972年,經(jīng)皮肝膽道鏡技術(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 PTCS)首先在日本有了相關報道,1985年,張寶善教授將其引入國內(nèi),但PTCS需多次手術且療程較長,很難得到患者認可。此外,PTCS易并發(fā)感染、出血、損傷以及引流管脫落等狀況,使得其臨床應用受限。2012年年中,本院開始著力于PTCS的改良,到目前為止已有一步和二步造瘺取石法兩種較為成熟的手術方法。為了達到更好地臨床應用效果,本實驗針對這兩種手術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及預后進行了比較和研究。目的:比較兩種不同路徑的經(jīng)皮肝膽道鏡碎石(PTCSL)治療肝膽管結石方法的效果、優(yōu)缺點及臨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濟南軍區(qū)總醫(yī)院肝膽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間應用兩種不同路徑的PTCS方法治療肝膽管結石100例病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50例采用一步造瘺取石法,簡稱一步法組,50例采用二步造瘺取石法,簡稱二步法組,比較兩組患者的結石取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膽道鏡平均取石次數(shù)以及結石復發(fā)率。結果:一步法組在術中出血量20-108m1(55.17±20.31)。1例患者在一步造瘺取石時出血量達250m1,當即對瘺道進行壓迫止血,改用二步造瘺取石法,1周后行2次手術,二步法組在術中出血量為15-120m1(37.82±18.12),兩組術中出血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步法組結石取盡率82.00%(41/50),觀察在結石取盡率為94.00%(44/5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步法組住院時間12-32d(23.47±5.13),二步法組住院時間10-59d(17.64±5.0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步法組結石取凈率82.00%,結石復發(fā)率21.87%;二步法組結石取凈率94.00%,結石復發(fā)率6.25%,兩組相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步法組手術累計并發(fā)癥16例,并發(fā)癥有膽管炎、膽道出血、引流管脫落等,分別有9、2、5位患者發(fā)生,發(fā)生率32.00%。采用保守治療后并發(fā)癥均痊愈。二步法組手術累計并發(fā)癥14例,膽管炎、膽道出血和膽汁引流管脫落患者分別有7、5、2位,發(fā)生率28.00%,并發(fā)癥均保守治療后痊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死亡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TCSL技術是臨床治療肝膽管結石的有效手段,兩種路徑的PTCSL技術治療肝膽管結石具有治療效果好、安全、總治療時間短等優(yōu)點。但相對而言二步造瘺取石法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因此要優(yōu)于一步造瘺取石法。
【關鍵詞】:肝膽管結石 經(jīng)皮肝膽道鏡 肝膽管結石 路徑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57.42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符號說明10-11
- 前言11-14
- 資料與方法14-16
- 結果16-19
- 討論19-26
- 結論26-27
- 參考文獻27-31
- 綜述31-39
- 參考文獻37-39
- 致謝39-40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0-41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言;孫禮俠;;肝內(nèi)膽管結石的外科治療進展[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5年03期
2 田駒;鄭樹國;李建偉;范毓東;陳健;別平;王曙光;;腹腔鏡手術治療區(qū)域型肝膽管結石病的療效[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2年03期
3 方馳華;陳建新;;數(shù)字醫(yī)學技術在肝膽管結石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2年02期
4 溫子龍;薛平;盧海武;鄭強;;改良經(jīng)皮肝膽道鏡治療復雜肝內(nèi)外膽管結石[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1年03期
5 王廣義;王蒙;呂國悅;;多鏡聯(lián)合治療肝內(nèi)外膽管結石[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1年03期
6 索運生;徐琳;陳安平;尹思能;肖宏;;腹腔鏡膽總管探查一期縫合669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8年10期
7 Gaetano La Greca;Francesco Barbagallo;Michele Di Blasi;Andrea Chisari;Rosario Lombardo;Rosario Bonaccorso;Saverio Latteri;Andrea Di Stefano;Domenico Russello;;Laparo-endoscopic “Rendezvous” to treat cholecysto-choledocolithiasis: Effective,safe and simplifies the endoscopist’s work[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18期
8 黃志強;;在微創(chuàng)外科時代對肝內(nèi)膽管結石外科治療的再認識[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6年04期
9 陳亞進;商昌珍;徐國權;劉璐;陳積圣;;腹腔鏡聯(lián)合內(nèi)鏡技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年04期
10 張楷;王浩煒;吳浩榮;姚輝華;;應用膽道內(nèi)支架行腹腔鏡膽總管探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984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98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