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在初次TKA中重建脛骨骨缺損的臨床及有限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6 19:21

  本文關鍵詞: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在初次TKA中重建脛骨骨缺損的臨床及有限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骨螺絲 骨黏合劑 關節(jié)成形術 置換 脛骨平臺 骨缺損


【摘要】:目的:總結作者在使用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嚴重膝關節(jié)內(nèi)翻畸形中,應用螺絲釘骨水泥技術重建脛骨平臺骨缺損的臨床經(jīng)驗,并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和有限元方法探討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與骨缺損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方法:1、臨床及統(tǒng)計學研究:共納入2009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間34例(40膝)接受TKA治療的患者,術中應用螺絲釘骨水泥技術重建脛骨平臺內(nèi)側(cè)骨缺損,其中男性8例(8膝)、女性26例(32膝),年齡55-82歲,平均65±7.25歲。每例膝關節(jié)使用的螺絲釘數(shù)為1-6枚,平均每例2土1.25枚,其中有2例結合使用了延長桿(分別使用4、5枚螺絲釘)。分別測量計算每例患者脛骨平臺骨缺損面積百分比、骨缺損的深度并記錄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探討脛骨平臺不同缺損百分比與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的關系,同時分析骨缺損深度對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的影響。2、有限元分析:使用軟件Mimics11共構建7個模型。6個使用螺絲釘骨水泥技術修補的脛骨平臺有限元模型:3個缺損面積百分比為12%、深度為12mm的模型,分別使用1枚垂直擰入螺絲釘、1枚斜形螺絲釘和2枚垂直螺絲釘結合骨水泥修補;3個缺損面積百分比為20%、深度為15mm的模型,分別使用1枚、2枚和3枚垂直擰入螺絲釘結合骨水泥修補。1個單純使用骨水泥修補的缺損面積百分比12%、深度12mm的模型作為對照。施加作用于脛骨平臺的力后,通過有限元分析,測量特定位置與假體及修補物接觸的松質(zhì)骨表面的應力,將測量的應力與導致松質(zhì)骨塌陷的應力臨界值,以及與導致應力遮擋的應力臨界值比較,并比較不同模型同一位置應力的大小,分析兩種不同缺損使用螺絲釘?shù)淖罴褦?shù)量和擰入角度。結果:1、臨床及統(tǒng)計學研究:(1)所有患者均獲隨訪,時間1~72個月,平均24個月。術前HSS評分43.33±6.11分(32~51分)改善為術后(92.15±4.64)分(83~96分),各單項評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動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穩(wěn)定性均較術前明顯提高。所有患者均獲得穩(wěn)定且力線正常的膝關節(jié),脛股角由術前167°±6.39°(151°~177°) 改善為術后175°±2.69°°(167°~180°), 脛骨角由術前78.09°±4.51°(68°~87°)改善為術后88.75°±1.24°(86°~90°)。(2)骨缺損面積百分比(area)和骨缺損深度(depth)在擬合的Ologistic模型中與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具有顯著統(tǒng)計意義,且二者存在線性相關:在直角坐標系中(X軸表示缺損深度,Y軸表示缺損面積百分比),直線Y1=-0.0141X1+0.2299上的點對應的缺損深度和面積百分比使用1枚或2枚螺絲釘?shù)母怕氏嗤?直線Y2=-0.0141X2+0.374的點所對應的缺損深度和面積百分比使用2枚或3枚螺絲釘?shù)母怕氏嗤?、有限元分析:(1)與單純骨水泥技術相比,使用螺絲釘結合骨水泥技術修補缺損時,松質(zhì)骨與骨水泥交界的應力明顯減小10%;與使用1枚斜形螺絲釘結合骨水泥修補缺損相比,使用1枚垂直螺絲釘結合骨水泥修補缺損(面積12%,深度12mm),缺損處松質(zhì)骨表面的應力減小20%(缺損前方減少26%,后方減少5%,內(nèi)側(cè)減少31%,外側(cè)減少19%);(2)在不因應力遮擋導致骨吸收的前提下,缺損面積百分比12%,深度12mm的骨缺損使用1枚螺釘穩(wěn)定性最佳;缺損面積百分比20%,深度15mm骨缺損使用2枚螺釘穩(wěn)定性最佳。結論:1.臨床及統(tǒng)計學研究(1)螺釘加強骨水泥技術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的處理脛骨內(nèi)側(cè)平臺骨缺損的方法,文獻報道長期效果良好,本研究中目前中短期效果優(yōu)良;(2)臨床實踐中可利用缺損嚴重程度與使用螺絲釘數(shù)量的相關性直角坐標圖,根據(jù)術中測量的缺損面積百分比和深度,可得到推薦使用的螺絲釘數(shù),對臨床工作起指導作用。2.有限元分析:(1)與單純骨水泥技術相比,使用螺絲釘結合骨水泥技術修補缺損時,不論螺絲釘垂直擰入或者斜形擰入,均能使與骨水泥交界的松質(zhì)骨表面應力明顯減小,減少松質(zhì)骨塌陷的可能性,從力學的角度講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優(yōu)于單純骨水泥技術,對于缺損面積稍大的深度小于5mm的缺損提倡使用螺絲釘骨水泥技術;(2)垂直擰入螺絲釘比斜形擰入螺絲釘能使假體獲得更好穩(wěn)定性(3)在不因應力遮擋導致骨吸收的前提下,缺損面積百分比12%,深度12mm的骨缺損使用1枚螺釘穩(wěn)定性最佳;缺損面積百分比20%,深度15mm骨缺損使用2枚螺釘穩(wěn)定性最佳,不同的缺損情況螺絲釘數(shù)量應適量,并非越多越好。
【關鍵詞】:骨螺絲 骨黏合劑 關節(jié)成形術 置換 脛骨平臺 骨缺損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687.3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3
  • 第一節(jié) 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在初次TKA中重建脛骨骨缺損的臨床研究13-19
  • 1.1 資料與方法13-15
  • 1.2 結果15-17
  • 1.3 分析及總結17-19
  • 第二節(jié) 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在初次TKA中重建脛骨骨缺損的有限元研究19-27
  • 2.1 資料與方法19-23
  • 2.2 結果23-25
  • 2.3 分析及總結25-27
  • 討論27-31
  • 結論31
  • 參考文獻31-36
  • 綜述36-47
  • 參考文獻43-4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47-48
  • 致謝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再卿,黎忠文;肢體骨缺損合并皮膚缺損的顯微外科修復[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1年02期

2 張景僚,韓漢平,時冠軍,趙愛萍,王芳;帶肌蒂腓骨移位治療脛骨骨缺損10例[J];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2001年06期

3 郭德亮,潘朝暉,張偉旭;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全跟骨缺損一例[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年03期

4 郭德亮,潘朝暉,張偉旭;吻合血管腓骨移植重建全跟骨缺損一例[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2年01期

5 吳佳奇,張曉剛,王清;骨缺損的基因治療[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王學華,張新正;脛骨骨缺損致腓骨承重14年1例報告[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年11期

7 姜保國;;骨缺損的治療進展[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年12期

8 趙基棟;錢寒光;苗宗寧;祝建中;彭瑋;;納米晶羥基磷灰石膠原復合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修復骨缺損(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42期

9 賈正中;劉沂;丁占云;高波;崔甲榮;;長骨缺損的治療[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87年01期

10 鐘賈純,,卓小為,張衡敏,代維立,王蘭,陳振宇;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修復骨缺損骨不連[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佳奇;張曉剛;;骨缺損的基因治療[A];第11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唐輝;徐永清;馬濤;周田華;張秀瓊;林月秋;湯迅;丁晶;李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注射總量對兔感染性骨缺損形成的影響[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楊志;覃育接;譚楨;;神經(jīng)生長因子對大鼠骨缺損愈合影響的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梁高峰;;游離腓骨骨瓣在上肢骨缺損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5 高堪達;王秋根;黃建華;陶杰;李豪青;高偉;李凡;吳小峰;;骨搬運技術在下肢創(chuàng)傷后感染性骨缺損治療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6 馬寶通;;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缺損的治療[A];第十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吳其常;苗旭漫;張志剛;卞傳華;;下肢創(chuàng)傷性骨缺損的治療[A];第16屆全國脊柱&四肢矯形外科(骨科)康復學術研討會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8 任凱晶;李小輝;宋立明;畢曉揚;高志國;;植骨技術在初次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骨缺損中的應用[A];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盧開柏;許永華;楊謙;陳新謙;馬在松;;實驗性骨折骨不連和骨缺損治療的病理學研究[A];第六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五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謝秉局;;骨搬運技術治療下肢大段骨缺損[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馮琳;骨不連與骨缺損研究獲獎[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2 馮琳;骨不連與骨缺損研究獲軍隊醫(yī)療成果二等獎[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3 王根華;用自體骨修復超長骨缺損[N];健康報;2002年

4 周乙雄;打壓植骨解決骨缺損[N];健康報;2005年

5 京華;超長骨缺損自體修復術首獲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6 于洋 張兆軍;骨修復新技術可提高骨缺損愈合能力和質(zhì)量[N];科技日報;2011年

7 記者 白毅;智能生物材料可修復骨缺損[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8 白毅陳;祖亮;新技術有望修復老年性骨缺損[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藍霞;Ilizarov牽張技術在肢體和骨段延長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值穎;Ilizarov技術治療脛骨感染性骨不連及骨缺損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鄭充;骨水泥螺絲釘技術在初次TKA中重建脛骨骨缺損的臨床及有限元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3 李聰杰;應用鈦網(wǎng)修復髖臼大面積骨缺損的生物力學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邱明憲;中藥巴布劑“跌創(chuàng)膏”對家兔骨缺損愈合的實驗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4年

5 孫樹茂;骨搬運術治療脛骨感染性大段骨缺損[D];山東大學;2013年

6 劉彥;全髖關節(jié)翻修中骨缺損的處理及其療效分析[D];暨南大學;2013年

7 胡忠洲;自體混合植骨治療初次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Randc型骨缺損[D];山東大學;2012年

8 陳松;應用llizarov技術治療脛骨骨缺損及感染性骨不連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任翔;定制型膝關節(jié)假體修復股骨遠端骨缺損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10 趙聰;骨形成蛋白-2質(zhì)粒體內(nèi)轉(zhuǎn)染治療牙周骨缺損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9252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9252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47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