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及新輔助化療的影像學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1 14:39

  本文關鍵詞: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及新輔助化療的影像學評價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惡性骨腫瘤 保肢治療 壞死率 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


【摘要】:第一部分肩胛骨惡性腫瘤保肢治療回顧性分析目的評價不同手術重建方式對肩胛骨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功能和外觀的影響。方法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19例累及肩胛骨惡性骨腫瘤患者在我科接受保肢手術治療。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齡6~73歲,平均35.7歲。轉(zhuǎn)移瘤4例;骨組織原發(fā)惡性腫瘤15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ⅡB期15例,Ⅲ期4例。轉(zhuǎn)移瘤保肢患者中2例接受保留盂肱關節(jié)肩胛骨部分切除術;1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肱骨頭懸吊術;1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限制性全肩關節(jié)假體置換術。原發(fā)惡性肩胛骨腫瘤保肢患者中有7例接受保留盂肱關節(jié)肩胛骨部分切除術;1例接受異體肩胛骨移植術;1例接受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例接受自體肩胛骨滅活回植術;3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肱骨頭懸吊術;2例接受了全肩胛骨切除人工限制性全肩關節(jié)置換術。依據(jù)MSTS(1993)功能評分系統(tǒng)對術后患肢功能進行評分。結果19例患者平均隨訪36個月(6~60個月)。6例死亡,2例肝癌肩胛骨轉(zhuǎn)移瘤患者和1例血管肉瘤肩胛骨轉(zhuǎn)移瘤患者死于原發(fā)腫瘤相關疾病。1例肩胛骨骨肉瘤患者死于肺轉(zhuǎn)移。1例肩胛骨滑膜肉瘤患者死于局部復發(fā)并肺轉(zhuǎn)移。1例肩胛骨骨髓瘤患者死于非相關疾病。MSTS(1993)評分:1例異體肩胛骨重建18分,1例自體肩胛骨滅活回植患者26分,10例肩胛骨部分切除保留肩胛盂患者平均24.2分,4例肩胛骨全部切除肱骨頭懸吊患者平均21分,3例人工限制性全肩關節(jié)置換患者平均24.7分。結論肩胛骨部分切除保留肩胛盂和全肩胛骨切除人工全肩關節(jié)置換術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肩關節(jié)功能,對于學齡前兒童肩胛骨惡性腫瘤采用自體肩胛骨滅活回植術不失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無論是人工假體還是自體或異體肩胛骨均可以恢復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和部分功能,改善其外觀。第二部分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保肢治療回顧性分析目的回顧性分析不同手術方式對累及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功能和外觀的影響。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85例累及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患者在我中心接受保肢治療,骨肉瘤78例,尤文肉瘤5例,軟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男性52例,女性33例,平均18.4歲(8~57歲)。enneking外科分期:Ⅰb期1例,Ⅱa期3例,Ⅱb期79例、Ⅲ期2例。累及股骨遠端49例,累及脛骨近端36例。接受人工膝關節(jié)置換54例,接受腓骨瓣復合異體骨重建10例,接受腓骨瓣復合滅活瘤骨重建7例,接受異體骨移植6例,接受異體骨復合人工假體的8例。依據(jù)msts(1993)功能評分系統(tǒng)對術后患肢功能進行評分。結果本組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8~76個月,平均隨訪個24月。23例死亡(均死于腫瘤相關疾病),49例無瘤存活,13例帶瘤存活。34(4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了肺轉(zhuǎn)移或者其他部位多發(fā)轉(zhuǎn)移。17(20%)例局部復發(fā),5例為軟組織復發(fā)接受手術治療,5例最終截肢。8例局部復發(fā)并肺轉(zhuǎn)移。kaplan-meier曲線分析患者生3年生存率為67.2%,5年生存率為51%。msts(1993)評分:平均24.5分,人工腫瘤膝關節(jié)置換患者平均23分,自體腓骨瓣復合重建患者平均26分,接受異體半髁或者異體半髁復合半髁假體患者平均27分。結論保肢治療已經(jīng)成為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方式,在保證安全邊界切除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復膝關節(jié)的功能。人工腫瘤膝關節(jié)置換是主要的重建方式,可以恢復患者部分膝關節(jié)功能;自體腓骨瓣復合大段異體骨重建可以減少骨不連及延遲愈合;自體腓骨瓣復合滅活瘤骨的遠期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兒童惡性骨腫瘤,保留骨骺大段異體骨重建是非常理想的一種選擇,但要嚴格掌握適應癥。第三部分基于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評價骨肉瘤新輔助化療效果的初步研究目的探索基于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DCE)分析及監(jiān)測骨肉瘤化療療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選擇經(jīng)組織病理學診斷為長骨骨肉瘤的初診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齡7~23歲,平均15.8歲;其中脛骨近端6例,股骨遠端9例;颊呔谛g前行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掃描,獲得 DICOM‖格式文件。根據(jù)DCE圖像的時間-增強曲線,將腫瘤區(qū)域劃分,將感興趣切面的存活腫瘤、壞死腫瘤及界于存活和壞死之間的腫瘤進行分割,并計算出各部分腫瘤比例,計算影像學壞死率。將影像學腫瘤壞死率和組織病理學腫瘤壞死率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69個層面影像學壞死率為0.55±0.11,組織病理學壞死率為0.81±0.12,前者較后者偏小,有統(tǒng)計學差異(t=32.84,P0.001),但二者具有顯著的相關性(r=0.69,P0.01)。結論基于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區(qū)域劃分的方法評價骨肉瘤化療療效的方案,能夠識別出殘存腫瘤和壞死腫瘤,并且能夠估算腫瘤壞死率,且與組織病理學壞死率存在顯著相關。但其精確性還有待大樣本量的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惡性骨腫瘤 保肢治療 壞死率 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8.1
【目錄】:
  • 縮略語表5-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5
  • 文獻回顧15-22
  • 第一部分 肩胛骨惡性腫瘤保肢治療回顧性分析22-29
  • 1 研究對象22-24
  • 2 方法24
  • 3 結果24-27
  • 4 討論27-29
  • 第二部分 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保肢治療回顧性分析29-41
  • 1 研究對象29-30
  • 2 方法30
  • 3 結果30-38
  • 4 討論38-41
  • 第三部分 基于動態(tài)增強磁共振評價骨肉瘤新輔助化療效果的初步研究41-52
  • 1 病例資料41-42
  • 2 方法42-45
  • 3 結果45-49
  • 4 討論49-52
  • 小結52-53
  • 參考文獻53-59
  • 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59-60
  • 致謝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平;劉強;米睿;;肩胛部惡性腫瘤保肢治療[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07年05期

2 徐建強;萬榮;張偉濱;郝平;楊耀琦;丁曉毅;;計算機導航系統(tǒng)輔助下髖臼區(qū)腫瘤的保肢治療[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52期

3 李長江;史福東;宋金剛;;肌骨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附102例報告)[J];中國腫瘤臨床;2008年12期

4 尹仕江,楊建仁;股骨上段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6例[J];四川醫(yī)學;2000年10期

5 來文兵;李宏宇;;骨與軟組織腫瘤保肢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年04期

6 蔡茂德;黃錫梅;蘇炳光;吳祥成;;動脈持續(xù)灌注聯(lián)合全身化療保肢治療肢體惡性腫瘤[J];腫瘤基礎與臨床;2007年01期

7 張培良;辛杰;李恩惠;孫學成;;四肢骨骼系統(tǒng)惡性腫瘤保肢治療的組織修復及功能重建[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年17期

8 景宗森,呂海,金大地,史占軍,朱志剛,李淑華;自體腓骨移植治療腫瘤致骨缺損[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年11期

9 韓曉光,陳長玉,程群毅,許國慶;四肢骨腫瘤的保肢治療(附7例報告)[J];臨床腫瘤學雜志;1997年03期

10 趙永濱;王兆杰;滕云升;劉重;張朝;吳勐;;瀕臨截肢肢體保肢治療的臨床綜合護理[J];中國臨床研究;2012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史福東;李長江;宋金剛;;肌骨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保肢治療(附68例報告)[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李世德;卓祥龍;張向敏;;人工關節(jié)置換在膝關節(jié)周圍腫瘤保肢治療中的應用[A];2005'中國修復重建外科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3 柴益民;孫魯源;汪春陽;文根;韓培;;下肢嚴重開放性損傷的保肢治療策略與療效評價[A];中華醫(yī)學會第10屆全國顯微外科學術會議暨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成功5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13年

4 肖硯斌;許建波;馬翔;張晶;李文忠;張晉煜;;特制型人工假體在肱骨近端惡性腫瘤保肢治療中的應用[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史福東;李長江;宋金剛;;體外循環(huán)熱藥灌注術治療肌骨系統(tǒng)惡性腫瘤10例體會[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王愛民;孫紅振;杜全印;王子明;吳思宇;郭慶山;唐穎;王雨;;四肢大血管手術修復幾項新技術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榮 沈?qū)m石;弋磯山醫(yī)院保肢治療骨癌獲成功[N];安徽日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薛英森;惡性骨腫瘤的保肢治療及新輔助化療的影像學評價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2 李誠;膝關節(jié)周圍惡性腫瘤保肢治療隨訪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亓東鐸;肱骨腫瘤的手術治療及其療效評價[D];復旦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7726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7726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2a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