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術中覆蓋腹腔干動脈的中遠期療效
發(fā)布時間:2017-07-03 14:02
本文關鍵詞: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術中覆蓋腹腔干動脈的中遠期療效
更多相關文章: 主動脈夾層 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 腹腔干動脈 內臟缺血 截癱
【摘要】:目的:觀察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中覆蓋腹腔干動脈的中遠期臨床療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血管外科收治累及腹腔干動脈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21例,術前對患者進行了詳細的CT三維血管重建(CT angiography,CTA)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 angiography,DSA)檢查以確認腹腔干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間側支循環(huán)的存在。術中精確定位釋放支架,同時覆蓋腹腔干動脈及近腹腔干動脈的主動脈破口。隨訪分別在術后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進行,之后每年進行1次隨訪。結果:所有患者術后均無肝功能損害,無腹痛、腹脹等臟器缺血癥狀。所有患者均未發(fā)生脊髓缺血癥狀。7例患者術后即時造影有內漏發(fā)生,但經保守治療后3個月內均自行停止。余14例患者術后即時造影均未發(fā)現(xiàn)內漏,術后CTA復查可發(fā)現(xiàn)假腔內血栓形成,假腔逐漸縮小。結論:TEVAR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術中有計劃地覆蓋腹腔干動脈可以有效覆蓋近腹腔干動脈開口的主動脈夾層破口。術后出現(xiàn)腹腔內臟器缺血或脊髓缺血的概率較低。術后II型內漏是其主要并發(fā)癥,但多可經保守治療后自行停止。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血管外科;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血管外科;
【關鍵詞】: 主動脈夾層 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 腹腔干動脈 內臟缺血 截癱
【分類號】:R654.3
【正文快照】: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致命的臨床疾病。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目前已成為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首選。雖然對于無癥狀夾層是否需要TEVAR治療仍有爭議,但對于合并嚴重并發(fā)癥的B型夾層,TEVAR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1]。TEVAR的一般步驟
本文關鍵詞: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術中覆蓋腹腔干動脈的中遠期療效
更多相關文章: 主動脈夾層 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 腹腔干動脈 內臟缺血 截癱
,
本文編號:513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513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