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變性腰椎滑脫PLIF術與360°融合術后臨床療效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27 21:40
目的探討退變性腰椎滑脫癥單節(jié)段減壓術后360°融合術與PLIF術臨床療效及術后影像學之間的差異。方法收集2017年9月到2019年1月我院明確診斷為退變性腰椎滑脫癥接受“PLIF”或“360°環(huán)周融合”的患者共44例,PLIF術19例,其中腰4-5-5 10例,腰5骶1 9例,MeyerdingⅠ°8例,Ⅱ°11例。360°融合術25例,其中腰4-5-5 15例,腰5骶1 10例,MeyerdingⅠ°10例,Ⅱ°15例。全部病歷均保留有完整的術前及術后影像學資料,包括術前及末次隨訪的螺旋CT及腰椎正側位片,統(tǒng)計并測量患者如下參數(shù):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術后拔管時間、術后出院時間、椎間隙高度差(測量術前腰4-5、腰5骶1前、中、后3個點的椎間隙高度與術后腰4-5、腰5骶1前、中、后3個點的椎間隙高度,將它們的差值取平均值以減少...
【文章來源】:寧夏醫(yī)科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個人簡介
開題、中期及學位論文答辯委員組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后融合器脫出的處理策略[J]. 盧文燦,段春光,陶惠人,王升儒,莫家棟,陳奮勇,仉建國. 中華骨與關節(jié)外科雜志. 2019(05)
[2]PLIF術后融合節(jié)段Cobb角的大小與鄰椎病的關系[J]. 張曉威,劉麗,王森,王雅輝,張義龍. 醫(yī)學信息. 2019(03)
[3]腰椎滑脫癥的新分類及治療進展[J]. 王超,楊長偉,石志才. 骨科. 2018(06)
[4]改良TLIF結合個性減壓術與PLIF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合并腰椎不穩(wěn)的療效比較[J]. 汪小軍,秦入結,任春朋,孫鵬浩,李垠. 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3)
[5]微創(chuàng)經(jīng)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與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比較[J]. 韓建國,李文,潘洪發(fā),李志衛(wèi),劉偉強,王炳武.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8(06)
[6]斜外側椎間融合術聯(lián)合后路固定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的初步評價[J]. 張順聰,郭惠智,莫凌,袁凱,唐永超,李永賢,莫國業(yè),李大星,郭丹青,梁德.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8(03)
[7]極外側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與傳統(tǒng)后路術式治療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例對照研究[J]. 徐燦華,吳增暉,陳榮春,鐘紅發(fā),張清順,劉寧,張畢. 中國骨傷. 2017(11)
[8]微創(chuàng)通道下簡化治療伴鄰近節(jié)段退變腰椎滑脫癥的療效分析[J]. 唐建華,趙麗麗,黃春明,鐘誠凡,李小川,何雨生. 中國骨傷. 2017(09)
[9]TLIF與PLIF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滑脫并椎管狹窄癥的比較[J]. 田偉,李加寧,韓驍,安巖,劉亞軍,呂艷偉.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7(17)
[10]Wiltse入路下經(jīng)椎間孔腰椎體間融合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J]. 陳洪濤,陳逸,李海俊,曹曉建. 實用骨科雜志. 2017(08)
本文編號:3552784
【文章來源】:寧夏醫(yī)科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個人簡介
開題、中期及學位論文答辯委員組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椎后路椎間融合術后融合器脫出的處理策略[J]. 盧文燦,段春光,陶惠人,王升儒,莫家棟,陳奮勇,仉建國. 中華骨與關節(jié)外科雜志. 2019(05)
[2]PLIF術后融合節(jié)段Cobb角的大小與鄰椎病的關系[J]. 張曉威,劉麗,王森,王雅輝,張義龍. 醫(yī)學信息. 2019(03)
[3]腰椎滑脫癥的新分類及治療進展[J]. 王超,楊長偉,石志才. 骨科. 2018(06)
[4]改良TLIF結合個性減壓術與PLIF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合并腰椎不穩(wěn)的療效比較[J]. 汪小軍,秦入結,任春朋,孫鵬浩,李垠. 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3)
[5]微創(chuàng)經(jīng)椎間孔腰椎椎體間融合術與后路腰椎椎體間融合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比較[J]. 韓建國,李文,潘洪發(fā),李志衛(wèi),劉偉強,王炳武.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8(06)
[6]斜外側椎間融合術聯(lián)合后路固定治療腰椎退變性疾病的初步評價[J]. 張順聰,郭惠智,莫凌,袁凱,唐永超,李永賢,莫國業(yè),李大星,郭丹青,梁德.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8(03)
[7]極外側入路腰椎椎間融合術與傳統(tǒng)后路術式治療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例對照研究[J]. 徐燦華,吳增暉,陳榮春,鐘紅發(fā),張清順,劉寧,張畢. 中國骨傷. 2017(11)
[8]微創(chuàng)通道下簡化治療伴鄰近節(jié)段退變腰椎滑脫癥的療效分析[J]. 唐建華,趙麗麗,黃春明,鐘誠凡,李小川,何雨生. 中國骨傷. 2017(09)
[9]TLIF與PLIF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滑脫并椎管狹窄癥的比較[J]. 田偉,李加寧,韓驍,安巖,劉亞軍,呂艷偉.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7(17)
[10]Wiltse入路下經(jīng)椎間孔腰椎體間融合術治療復發(fā)性腰椎間盤突出癥[J]. 陳洪濤,陳逸,李海俊,曹曉建. 實用骨科雜志. 2017(08)
本文編號:3552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5527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