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PCT在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因素的臨床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29 18:55
目的動態(tài)觀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第一周內血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變化,通過數據變化分析研究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在預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因素的臨床意義。方法將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入院診斷為急性胰腺炎的82例患者列入觀察研究。在起病的第1、3、5、7天抽取患者靜脈血行CRP、PCT濃度的測定,并對所有患者行生化、CT、APACHE-Ⅱ評分等檢查。按照AP的嚴重程度、是否發(fā)生器官衰竭、是否發(fā)生繼發(fā)感染、是否發(fā)生胰腺壞死將患者分成兩組,比較兩組間CRP、PCT的差異,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預測AP嚴重程度及預后因素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計算CRP、PCT、APACHE-Ⅱ評分在ROC曲線下面積,曲線下面積為1,通過比較曲線下面積來比較CRP、PCT、APACHE-Ⅱ的預測診斷價值。結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輕型組與重型組比較間,CRP、PCT在第1...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臨床研究
1.1 材料與方法
1.1.1 研究對象
1.1.2 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判定
1.1.3 C-反應蛋白的測定
1.1.4 血清降鈣素原的測定
1.1.5 統(tǒng)計學處理
1.2 結果
1.2.1 急性胰腺炎輕、重型組患者CRP、PCT水平的變化
1.2.2 急性胰腺炎有、無器官衰竭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3 急性胰腺炎有、無繼發(fā)感染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4 急性胰腺炎有、無胰腺壞死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5 ROC曲線評價CRP、PCT與APACHE Ⅱ評分在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中的價值評估
1.3 討論
1.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綜述
2.1 AP的介紹
2.2 AP繼發(fā)感染的發(fā)病機制
2.2.1 機械屏障
2.2.2 化學屏障
2.2.3 免疫屏障
2.2.4 生物屏障
2.3 AP胰腺壞死發(fā)病機制
2.3.1 循環(huán)功能不全及休克
2.3.2 腸梗阻
2.3.3 膽道梗阻
2.3.4 外源性感染
2.4 AP臨床常用的的炎癥指標
2.5 AP的治療
2.5.1 AP繼發(fā)感染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
2.5.2 開放性手術治療
2.5.3 微創(chuàng)手術
2.5.4 中藥治療AP細菌移位
2.6 AP的預防
2.6.1 支持療法
2.6.2 合理胃腸營養(yǎng)
2.6.3 補充精氨酸和谷氨酰胺
參考文獻
結論
附表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據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清降鈣素原對危重患者感染的預測價值[J]. 謝健敏,盧解紅,余一海. 廣東醫(yī)學. 2013(02)
[2]尿胰蛋白酶原-2在不同人群中診斷胰腺炎的陽性預測值評價[J]. 刁奇志,莫展,董林玲,高中燕,李遠. 重慶醫(yī)學. 2012(22)
[3]血清C反應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與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聯合檢測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判斷中的意義[J]. 殷少華,馬杰.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13)
[4]血清腫瘤相關性胰蛋白酶原2檢測在胰腺癌初篩中的意義[J]. 崔婷婷,曹建彪,郭漢斌,杜囚鵬,馬麗. 醫(yī)學綜述. 2011(07)
[5]C-反應蛋白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發(fā)熱鑒別價值[J]. 陳南暉,張仕萍,彭紅.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11)
[6]尿胰蛋白酶原-2對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價值的系統(tǒng)評價[J]. 曾方銀,劉杰,張鵬,鄭磊,王前. 循證醫(yī)學. 2010(04)
[7]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hs-CRP水平的變化[J]. 鐘瑞雪,方詠紅,周少雄,江志蘭,沈永堅. 中國熱帶醫(yī)學. 2010(04)
[8]急性胰腺炎若干研究進展[J]. 許守平,孫備,姜洪池.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9(07)
[9]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 徐雅萍,周光,鐘延法,王應芳,張秀菊.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6(09)
[10]腸屏障功能的損傷與營養(yǎng)素防護[J]. 于曉明,金宏,糜漫天.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414275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引言
第1章 臨床研究
1.1 材料與方法
1.1.1 研究對象
1.1.2 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判定
1.1.3 C-反應蛋白的測定
1.1.4 血清降鈣素原的測定
1.1.5 統(tǒng)計學處理
1.2 結果
1.2.1 急性胰腺炎輕、重型組患者CRP、PCT水平的變化
1.2.2 急性胰腺炎有、無器官衰竭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3 急性胰腺炎有、無繼發(fā)感染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4 急性胰腺炎有、無胰腺壞死組CRP、PCT水平的變化
1.2.5 ROC曲線評價CRP、PCT與APACHE Ⅱ評分在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及預后中的價值評估
1.3 討論
1.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綜述
2.1 AP的介紹
2.2 AP繼發(fā)感染的發(fā)病機制
2.2.1 機械屏障
2.2.2 化學屏障
2.2.3 免疫屏障
2.2.4 生物屏障
2.3 AP胰腺壞死發(fā)病機制
2.3.1 循環(huán)功能不全及休克
2.3.2 腸梗阻
2.3.3 膽道梗阻
2.3.4 外源性感染
2.4 AP臨床常用的的炎癥指標
2.5 AP的治療
2.5.1 AP繼發(fā)感染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
2.5.2 開放性手術治療
2.5.3 微創(chuàng)手術
2.5.4 中藥治療AP細菌移位
2.6 AP的預防
2.6.1 支持療法
2.6.2 合理胃腸營養(yǎng)
2.6.3 補充精氨酸和谷氨酰胺
參考文獻
結論
附表
致謝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學位論文數據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清降鈣素原對危重患者感染的預測價值[J]. 謝健敏,盧解紅,余一海. 廣東醫(yī)學. 2013(02)
[2]尿胰蛋白酶原-2在不同人群中診斷胰腺炎的陽性預測值評價[J]. 刁奇志,莫展,董林玲,高中燕,李遠. 重慶醫(yī)學. 2012(22)
[3]血清C反應蛋白、白介素-6、白介素-8與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聯合檢測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判斷中的意義[J]. 殷少華,馬杰.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13)
[4]血清腫瘤相關性胰蛋白酶原2檢測在胰腺癌初篩中的意義[J]. 崔婷婷,曹建彪,郭漢斌,杜囚鵬,馬麗. 醫(yī)學綜述. 2011(07)
[5]C-反應蛋白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發(fā)熱鑒別價值[J]. 陳南暉,張仕萍,彭紅.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11)
[6]尿胰蛋白酶原-2對急性胰腺炎早期診斷價值的系統(tǒng)評價[J]. 曾方銀,劉杰,張鵬,鄭磊,王前. 循證醫(yī)學. 2010(04)
[7]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hs-CRP水平的變化[J]. 鐘瑞雪,方詠紅,周少雄,江志蘭,沈永堅. 中國熱帶醫(yī)學. 2010(04)
[8]急性胰腺炎若干研究進展[J]. 許守平,孫備,姜洪池.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9(07)
[9]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 徐雅萍,周光,鐘延法,王應芳,張秀菊.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6(09)
[10]腸屏障功能的損傷與營養(yǎng)素防護[J]. 于曉明,金宏,糜漫天.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414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4142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