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結合關節(jié)松動術對跟腱斷裂術后臨床康復的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02:25
目的:采取隨機對照的研究方式及循證醫(yī)學的研究原則,將關節(jié)松動術設為對照組,MET技術聯(lián)合關節(jié)松動術設為實驗組,通過兩組對跟腱斷裂修補術后早期功能的臨床研究觀察,探討這兩種治療方案的治療機理,臨床療效,以及存在問題,以期對此結果做出客觀、科學、系統(tǒng)的療效評價,為跟腱斷裂修補術后早期功能恢復的患者,尋求一種療效更可靠的治療方案。方法:將來自在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住院及門診治療的跟腱斷裂術后患者50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名病人。實驗組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和MET技術結合的方式,對照組采用關節(jié)松動術開展治療。對照組中技術內(nèi)容如下:(1)分離牽引;(2)距骨滑動;(3)跟距滑動;(4)跟骨內(nèi)外翻;颊呙看沃委煏r間為20分鐘,一天一次,總的治療時間為20天。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MET,MET具體如下按以下順序實施:a.等長收縮-放松b.收縮-放松-拮抗肌收縮c.離心性收縮。兩組患者資料(年齡,性別,病程,部位)基本一致,治療前評估無差異性,兩組分別于治療前,治療20天后測量相應觀測指標:踝活動范圍ROM,AOFAS踝-后足評分及足跖屈MMT,VAS指標進行全面的分析。數(shù)據(jù)錄入SPSS2...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選題意義
1.3 選題目的
2 文獻綜述
2.1 跟腱斷裂相關論述
2.1.1 跟腱斷裂的概念
2.1.2 跟腱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
2.1.3 跟腱斷裂的原因與分類
2.1.4 跟腱斷裂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
2.1.5 跟腱斷裂的治療
2.1.5.1 非手術治療
2.1.5.2 手術治療
2.2 肌肉能量技術(MET)
2.2.1 肌肉能量技術的概述
2.2.2 肌肉能量技術的技術簡介
2.2.3 肌肉能量技術的臨床應用
2.3 關節(jié)松動術
2.3.1 概述
2.3.2 Kaltenborn技術特點
2.3.3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分級
2.3.4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適應癥
2.3.5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禁忌證
3 臨床研究與方法
3.1 臨床資料
3.1.1 一般資料
3.1.2 納入標準
3.1.3 排除標準
3.1.4 剔除病例標準
3.1.5 脫落病例標準
3.2 研究方法
3.2.1 設計方案
3.2.2 分組與治療方法
3.2.2.1 分組方法
3.2.2.2 治療方法
4 療效評價內(nèi)容
4.1 AOFAS踝-后足功能評分
4.2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4.3 踝關節(jié)活動度ROM的評定標準
4.4 踝關節(jié)跖屈肌群MMT評價標準
4.5 不良反應指標
4.6 安全性分析
4.7 受試者權益
4.8 知情同意書
4.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5 研究結果
5.1 踝各項功能測評結果
5.1.1 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變情況
5.1.2 AOFAS踝-后足評分改善情況
5.1.3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治療前后變化
5.1.4 徒手肌力測評MMT(跖屈肌群)
5.2 病例剔除
5.3 不良反應
5.4 隨訪調(diào)查
6 討論
7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傷致跟腱斷裂的超聲診斷及臨床價值[J]. 王曉鵬.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13)
[2]手術與保守治療急性閉合性跟腱斷裂的Meta分析[J]. 熊小龍,王和駒,馬心赤,邱勛永,林崇正,王快勝,張燕翔,陳漢東,曾德斌,周鋼. 海南醫(yī)學. 2013(04)
[3]不同縫合方法與縫線修復跟腱斷裂的生物力學研究[J]. 張江,彭建強,白波,劉琦,龔泰芳,陳文,唐紅波,方圓.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3(02)
[4]急性跟腱斷裂診斷與治療進展[J]. 薛劍鋒,施忠民.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3(01)
[5]肌肉能量技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療效[J]. 麥明泉,林彩娜,伍少玲,吳媛媛.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2(09)
[6]正常踝關節(jié)及常見病變的影像學診斷[J]. 鄧宇,李新春,梁榮光. 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 2009(01)
[7]閉合性跟腱斷裂的超聲表現(xiàn)[J]. 李志杰,王海,高偉陽,楊琰.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7(20)
[8]M R I對跟腱損傷的診斷[J]. 喬繼紅.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6(07)
[9]跟腱斷裂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樂曉卉,楊留才,陳洪魁. 鹽城工學院學報. 1998(03)
[10]非手術治療閉合性跟腱斷裂的力學實驗分析[J]. 朱亞平,洪水棕.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1997(04)
博士論文
[1]復雜跟腱損傷的病因學、重建術式設計及相關解剖學研究[D]. 朱躍良.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關節(jié)松動技術配合本體感覺訓練對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膝關節(jié)早期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D]. 岳爽.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8
[2]三種不同療法治療上交叉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 熊袁.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196898
【文章來源】:山東體育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選題意義
1.3 選題目的
2 文獻綜述
2.1 跟腱斷裂相關論述
2.1.1 跟腱斷裂的概念
2.1.2 跟腱的解剖及生物力學特點
2.1.3 跟腱斷裂的原因與分類
2.1.4 跟腱斷裂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檢查
2.1.5 跟腱斷裂的治療
2.1.5.1 非手術治療
2.1.5.2 手術治療
2.2 肌肉能量技術(MET)
2.2.1 肌肉能量技術的概述
2.2.2 肌肉能量技術的技術簡介
2.2.3 肌肉能量技術的臨床應用
2.3 關節(jié)松動術
2.3.1 概述
2.3.2 Kaltenborn技術特點
2.3.3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分級
2.3.4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適應癥
2.3.5 Kaltenborn關節(jié)松動術禁忌證
3 臨床研究與方法
3.1 臨床資料
3.1.1 一般資料
3.1.2 納入標準
3.1.3 排除標準
3.1.4 剔除病例標準
3.1.5 脫落病例標準
3.2 研究方法
3.2.1 設計方案
3.2.2 分組與治療方法
3.2.2.1 分組方法
3.2.2.2 治療方法
4 療效評價內(nèi)容
4.1 AOFAS踝-后足功能評分
4.2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4.3 踝關節(jié)活動度ROM的評定標準
4.4 踝關節(jié)跖屈肌群MMT評價標準
4.5 不良反應指標
4.6 安全性分析
4.7 受試者權益
4.8 知情同意書
4.9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5 研究結果
5.1 踝各項功能測評結果
5.1.1 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變情況
5.1.2 AOFAS踝-后足評分改善情況
5.1.3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治療前后變化
5.1.4 徒手肌力測評MMT(跖屈肌群)
5.2 病例剔除
5.3 不良反應
5.4 隨訪調(diào)查
6 討論
7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外傷致跟腱斷裂的超聲診斷及臨床價值[J]. 王曉鵬.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13)
[2]手術與保守治療急性閉合性跟腱斷裂的Meta分析[J]. 熊小龍,王和駒,馬心赤,邱勛永,林崇正,王快勝,張燕翔,陳漢東,曾德斌,周鋼. 海南醫(yī)學. 2013(04)
[3]不同縫合方法與縫線修復跟腱斷裂的生物力學研究[J]. 張江,彭建強,白波,劉琦,龔泰芳,陳文,唐紅波,方圓.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3(02)
[4]急性跟腱斷裂診斷與治療進展[J]. 薛劍鋒,施忠民.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3(01)
[5]肌肉能量技術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療效[J]. 麥明泉,林彩娜,伍少玲,吳媛媛.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2(09)
[6]正常踝關節(jié)及常見病變的影像學診斷[J]. 鄧宇,李新春,梁榮光. 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 2009(01)
[7]閉合性跟腱斷裂的超聲表現(xiàn)[J]. 李志杰,王海,高偉陽,楊琰.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7(20)
[8]M R I對跟腱損傷的診斷[J]. 喬繼紅.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6(07)
[9]跟腱斷裂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樂曉卉,楊留才,陳洪魁. 鹽城工學院學報. 1998(03)
[10]非手術治療閉合性跟腱斷裂的力學實驗分析[J]. 朱亞平,洪水棕. 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 1997(04)
博士論文
[1]復雜跟腱損傷的病因學、重建術式設計及相關解剖學研究[D]. 朱躍良.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關節(jié)松動技術配合本體感覺訓練對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膝關節(jié)早期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D]. 岳爽.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2018
[2]三種不同療法治療上交叉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 熊袁.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196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31968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