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外科論文 >

單節(jié)段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與頸椎間盤置換對頸椎矢狀面平衡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15:48
【摘要】:設計:臨床回顧性研究目的:對比分析單節(jié)段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ACDF)與頸椎間盤置換(CDR)對頸椎矢狀面平衡的變化方法:回顧性總結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脊柱外科22例行單節(jié)段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和22例行單節(jié)段頸椎間盤置換的頸椎退行性病變患者的臨床和影像學資料。統(tǒng)計日本骨科協(xié)會頸髓功能評分(JOA)及改善率評估頸椎神經(jīng)功能恢復情況,統(tǒng)計頸椎功能障礙指數(shù)(NDI)評估頸部功能障礙及疼痛情況。測量術前、術后及末次隨訪時頸椎正側位片上頸椎整體矢狀面平衡參數(shù),其中包括:C2椎體矢狀面垂直軸線至C7椎體后上緣的距離(C2-C7 SVA)、C2椎體下緣與C7椎體下緣連線的交角(C2-C7 Cobb角)、Tl椎體上緣連線與水平線的交角(T1 SLOPE);頸椎局部矢狀面平衡參數(shù),其中包括:功能性脊柱單位角(FSU)、手術節(jié)段椎間盤角(DA)、前椎體間距(AS)、后椎體間距(PS);頸椎活動度參數(shù),其中包括:頸椎整體活動度(ROM)、鄰近手術上、下節(jié)段頸椎活動度,分析不同手術方式患者術后頸椎矢狀面平衡的變化及臨床療效。結果:本次研究共納入22例CDR病例,其中C5-6是CDR最常見的手術節(jié)段(68%),C4-5占其中18%,C3-4占其中14%。同時共納入22例ACDF病例,C4-5是ACDF最常見的手術節(jié)段(36%),C5-6占其中27%,C3-4占其中23%,平均隨訪6.7(3-40)個月。術前,兩組頸椎的整體矢狀序列相當,在術后及末次隨訪時,各組的頸椎整體矢狀面平衡參數(shù)與術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組間比較同樣未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在觀察置換組手術節(jié)段的頸椎局部矢狀面平衡中,FSU從術前(0.35±5.23°)增加到術后(3.95±5.16°),DA從術前(2.78±2.3°)增加到術后(4.32±2.42°),AS從術前(2.09±0.27cm)增加到術后(2.31±0.21cm),PS從術前(2.01±0.20cm)增加到術后(2.11±0.19cm),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融合組中,AS從術前(1.91±0.27cm)增加到術后(2.16±0.30cm),PS從術前(1.82±0.20cm)增加到術后(2.02±0.22c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DA與FSU在術后及末次隨訪時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頸椎活動度方面,術前置換組與融合組的頸椎整體ROM和相鄰節(jié)段ROM相似,在末次隨訪時,融合組的整體ROM從術前的(47.9±13.1°)減少至(37.4±11.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置換組術前與末次隨訪時的頸椎整體ROM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觀察相鄰節(jié)段ROM中發(fā)現(xiàn),融合組上一鄰近節(jié)段的ROM從術前(6.32±0.53°)增加到末次隨訪時(7.98±0.69°),下一鄰近節(jié)段ROM從術前(6.23±0.42°)增加到末次隨訪時的(8.12±0.58°),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置換組的鄰近節(jié)段ROM在末次隨訪時同術前相比未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末次隨訪時,融合組的相鄰節(jié)段ROM較置換組減少(P0.05)。兩種術式的JOA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較治療前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ACDF組:(13.95±1.32)vs(16.32±0.71),P0.05;CDR組:(13.77±1.41)vs(16.27±0.76),P0.05],但兩組的改善率相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融合組和置換組末次隨訪時的NDI評分均較術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CDF組:(29.53±6.69)vs(7.57±2.88),P0.05;CDR組:(31.33±8.59)vs(8.19±3.75),P0.05]。結論:單節(jié)段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術與頸椎間盤置換術在術后及末次隨訪時對頸椎整體矢狀面平衡沒有明顯影響。在手術節(jié)段的頸椎局部矢狀面平衡中,頸椎間盤置換術可增加手術節(jié)段的頸椎前凸,在恢復椎體局部矢狀平衡中較ACDF具有一定優(yōu)勢。椎間盤置換術可使整體頸椎更靈活,由于保留了手術節(jié)段的活動,使鄰近節(jié)段活動減少,應力減少,使手術節(jié)段及其鄰近節(jié)段活動的受力更均勻,可能有助于減少鄰近階段退變。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68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奎渤;詹鴻銳;于兵;王建儒;陳濤;黃宗文;;X線與CT影像學測量成人頸椎矢狀面參數(shù)的差異[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5年19期

2 周永富;王志宏;杜婷;王美華;龍松昌;陳柳媚;;頸椎曲度與頸痛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頸腰痛雜志;2015年05期

3 王濤;周理乾;孫孟錕;樊國鋒;樊民義;黃范利;徐洪海;;6種頸椎曲度測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復性比較[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年04期

4 趙文奎;于淼;韋峰;姜亮;吳奉梁;黨y ;劉曉光;劉忠軍;;無癥狀成人頸椎矢狀位曲度分析及其與全脊柱矢狀位參數(shù)的關系[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5年03期

5 譚雄進;;發(fā)育性頸椎管狹窄合并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特征與手術療效[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2年03期

6 萬超;沈惠良;劉釗;;Borden氏法與Harrison氏法測量頸椎曲度的一致性比較[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2年01期

,

本文編號:26248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6248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ad6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