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后股骨頭壞死的隨訪調查及相關生物力學研究
【圖文】:
便于對密度不同的部位進行分割,調整窗寬和窗位,設置合理的方位參數,詳見圖1.1。閾值分割是數字骨科的最常用的圖像分割方法和圖像預處理過程,具有性能穩(wěn)定、計算量小、分析和處理步驟簡單、易于實現的特點,適用于感興趣區(qū)域和背景具有不同灰度值的圖像。目前常用的閾值分割法包括大津法、迭代法、雙峰法、灰度拉伸等,本研究采用大律法,通過 Thresholding 功能可選定閾值,其中閾值設置越高,股骨近端與周圍軟組織區(qū)別越明顯,股骨近端輪廓清晰度越差;反之股骨近端與周圍軟組織不易區(qū)分,股骨近端輪廓清晰度越高,故需要依據CT 資料的灰度值反復調整并選擇最佳分割閾值,在能區(qū)分軟組織與骨的情況下,盡量保留股骨近端的輪廓。閾值分割完成后,大多數患者髖臼與股骨頭間仍存在較多像素單元,若直接進行區(qū)域增長,計算機無法單純提取股骨近端區(qū)域,故此時需通過 Draw 和 Erase 功能對髖關節(jié)周圍像素單元進行手動編輯,即擦除髖關節(jié)間隙多余像素單元、修補股骨頭表面缺失的像素單元,然后賦予左右側感興趣區(qū)域不同顏色,區(qū)域增長后形成雙側股骨近端的蒙罩,詳見圖 1.2。圖 1.1 股骨頸骨折 CT 三維重建不同窗口
圖 1.2 區(qū)域增長聯合手動編輯后的雙側股骨近端蒙罩1.4 股骨近端三維模型的建立、配準及空間參數測量通過 Calculation 3D 模塊讀取雙側股骨近端的蒙罩,構建并命名高質量股端實體三維模型,通過 Smoothing 功能適度光滑模型,盡可能減少模型精度失。點擊 CMF/Simulation,以健側股骨近端三維模型為基準,通過軟件中irror 功能生成患側股骨近端三維模型的鏡像模型,,然后利用 Reposition 功能鏡像模型的位置和角度,盡可能讓遠端骨折部與健側得到最大程度重合,和患側的配準標志點包括大轉子最高點、小轉子最低點,詳見圖 1.3。配準后在 CT 冠狀位、矢狀位、水平位重新形成鏡像模型的蒙罩,點MF/Simulation,通過軟件的 Cut 功能切割健側和患側的股骨頭與股骨頸,然股骨頭定義為多義線的集合,采用軟件中 Fit Sphere 功能將此集合進一步擬一個球體,定義該球體的球心為股骨頭中心點,并在二維平面上標記股骨心點;觀察健側和患側股骨近端 CT 圖像,定義股骨頭表面與股骨頭中心點最短的位置為股骨頭小凹最低點,并標記股骨頭小凹最低點。利用軟件easure and analysis 功能設定并計算空間移位參數:(1)股骨頭中心移位距離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8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凡;彭昊;胡巍;鄧明;;股骨頸骨折術后繼發(fā)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6年09期
2 張斌;常軍;楊志剛;袁鳳來;葉俊星;;內側壁缺損面積對股骨轉子間骨折經皮加壓鋼板固定術后斷端穩(wěn)定性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6年01期
3 Joaquin Moya-Angeler;Arianna L Gianakos;Jordan C Villa;Amelia Ni;Joseph M Lane;;Current concepts on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2015年08期
4 劉建全;劉黎軍;黃俊鋒;尤微;王大平;;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輔助下經皮空心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5年08期
5 付鑫;韓哲;馬信龍;張_";徐桂軍;王樹俊;徐康;盧晉;姜軒;;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空間移位三維重建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5年01期
6 秦紅梅;冀紅;;利奈唑胺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重癥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20期
7 夏希;劉智;;老年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固定術后頸短縮的測量及其對髖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4年08期
8 羅正亮;尚希福;胡飛;賀瑞;李旭;方策;張曉琪;;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創(chuàng)傷性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年23期
9 王程;徐小龍;袁雪凌;茍文隆;彭江;盧世璧;;人股骨頭壞死微觀結構及成骨、破骨細胞活性的區(qū)域性分布特征[J];中華骨科雜志;2014年04期
10 莊華烽;李毅中;林金礦;姚學東;俞海明;潘源城;;脆性股骨頸骨折患者股骨頸骨密度及結構的變化[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年03期
本文編號:2548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waikelunwen/254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