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wǎng)膜脫離成功復位1年以上患眼低視力與黃斑區(qū)脈絡膜厚度的相關性
本文關鍵詞:視網(wǎng)膜脫離成功復位1年以上患眼低視力與黃斑區(qū)脈絡膜厚度的相關性
更多相關文章: 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 增強深部成像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 低視力 最佳矯正視力
【摘要】:目的:使用增強深部成像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EDI SD-OCT)觀察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RRD)成功復位1年以上低視力(BCVA0.3)患眼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SFCT),分析其與低視力的相關性。方法:將南昌愛爾眼科醫(yī)院2010年1月到2014年3月累及黃斑的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手術成功復位1年以上低視力患者行相關檢查后排除其他眼病的72例(72眼)納入研究。行雙眼BCVA及EDI SD-OCT檢查,分析患眼黃斑區(qū)中心凹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形態(tài)并測量雙眼SFCT。運用t檢驗比較患眼與對側健眼的BCVA、SFCT。根據(jù)患眼術后末次隨訪的EDI SD-OCT檢查結果,將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的69眼分為橢圓體帶萎縮缺失組,外界膜萎縮缺失組,橢圓體帶合并外界膜萎縮缺失組三種狀態(tài),用方差分析對比分析三種狀態(tài)患者的BCVA、SFCT。運用回歸分析檢驗患眼術后末次隨訪的BCVA與SFCT的相關性;以及患眼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三種狀態(tài)與SFCT的相關性。結果:患眼術后末次隨訪SD-OCT檢查顯示,72只患眼中,黃斑中心凹正常3只眼(4.1%);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69眼(95.9%),其中橢圓體帶萎縮缺失25只眼(34.7%),外界膜萎縮缺失23只眼(32.0%);橢圓體帶合并外界膜萎縮缺失21只眼(29.2%)。患眼術后末次隨訪BCVA:指數(shù)/30cm-0.25,轉換為5分記錄視力,平均為:3.59±0.51;同期健眼BCVA:0.8-1.2,轉換為5分記錄視力,平均為:4.94±0.11。患眼術后末次隨訪SFCT:81μm-273μm,平均為(164.47±62.95)μm;對側健眼SFCT:180μm-332μm,平均為(235.47±42.40)μm。患眼與對側健眼術后末次隨訪BCVA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675,p=0.0000.05)。患眼與對側健眼術后末次隨訪SFC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613,p=0.0000.05);佳坌g后末次隨訪BCVA與SFCT相關(r=0.587,p=0.0000.05)。患眼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三組的BCVA、SFC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2.03、1.73,p0.05);患眼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三種狀態(tài)與SFCT均有相關(r=0.453、0.472、0.420,p=0.02、0.02、0.040.05)。結論: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成功復位術后1年以上低視力眼的SFCT較對側健眼薄,且與BCVA存在一定正相關性。SFCT是影響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術后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以及視力恢復的重要因素之一。SFCT為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患者長期視功能的隨訪提供了客觀量化的參考指標。
【關鍵詞】: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 增強深部成像頻域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 低視力 最佳矯正視力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79.6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中英縮略詞表8-9
- 第1章 前言9-11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1-16
- 2.1 資料11-13
- 2.1.1 研究對象篩選標準11-12
- 2.1.2 主要儀器設備12-13
- 2.2 方法13-15
- 2.2.1 研究方法13
- 2.2.2 檢查方法及觀察指標13-15
- 2.3 統(tǒng)計學分析15-16
- 第3章 結果16-22
- 3.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16
- 3.2 EDI SD-OCT圖像結果及統(tǒng)計學分析16-20
- 3.3 術后末次隨訪患眼與對側健眼BCVA、眼軸、屈光度的比較20
- 3.4 患眼術后末次隨訪BCVA與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相關性比較20-21
- 3.5 患眼黃斑區(qū)外層視網(wǎng)膜微結構異常三組各項檢查結果分析21-22
- 第4章 討論22-27
- 4.1 研究對象的選擇22-23
- 4.2 脈絡膜厚度對RRD術后視力恢復影響的原因分析23
- 4.3 EDI SD-OCT的選擇23-24
- 4.4 對SFCT影響因素的考慮以及對照組的選擇24-25
- 4.5 研究結果的探討25-27
- 第5章 結論27-28
- 致謝28-29
- 參考文獻29-33
-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33-34
- 綜述34-40
- 參考文獻38-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文斌;邵蕾;;重視對脈絡膜厚度及結構的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14年06期
2 魏文斌;;譜域相干光斷層掃描圖像的解讀方法與技巧[J];中華眼科雜志;2014年06期
3 辛晨;汪軍;劉廣峰;孟忻;;增強成像技術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在在體脈絡膜結構研究中的應用[J];眼科新進展;2013年06期
4 魏文斌;;發(fā)揮光相干斷層掃描技術優(yōu)勢,選擇多種影像檢查技術最佳組合,提高眼底病診斷治療水平[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2年04期
5 李加青;丁小燕;曾婧;劉冉;左雅靜;陳星;唐仕波;;慢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雙眼脈絡膜厚度頻域光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分析[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2年04期
6 楊嘉嵩;宋宗明;;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成功復位后中心凹形態(tài)與視力的關系[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年04期
7 周金瓊;魏文斌;;頻域相干光斷層深度增強成像技術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縱覽;2012年01期
8 黎曉新;陳瑋志;;光相干斷層掃描檢查圖像采集及解讀分析[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2年01期
9 禹海;高明宏;夏國英;王穎;;累及黃斑的視網(wǎng)膜脫離鞏膜扣帶術后中心凹顯微結構及視力變化[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0年06期
10 梅海峰;邢怡橋;江雙紅;;黃斑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圖像與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術后視力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眼科新進展;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7458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74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