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的制備及其骨缺損修復實驗
發(fā)布時間:2017-08-26 01:33
本文關鍵詞: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的制備及其骨缺損修復實驗
更多相關文章: 羥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鈣 有機泡沫 生物陶瓷 骨缺損
【摘要】:目的: 以臨床上廢棄的離體牙為原材料,,制備出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檢測其微觀結構和理化性能,并通過動物實驗研究其成骨性能。 方法: 選用人的離體牙,經初步煅燒去除有機成分,將其浸泡于磷酸氫二銨溶液24h后再次煅燒,制備成以羥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鈣為主要成分的雙相陶瓷,粉碎后過200目篩,采用有機泡沫浸漬法制備出多孔生物陶瓷,進行物相分析、掃描電鏡觀察、孔隙率測定、元素分析和抗壓強度檢測。 選用健康新西蘭大白兔48只,隨機分為4組。在其雙側脛骨上端制造大小1.8cm×0.5cm×0.3cm的骨缺損,分為空白組(A組)不植入任何材料;雙相組(B組)植入雙相生物陶瓷;多孔雙相組(C組)植入多孔雙相陶瓷;Bio-oss組(D組)植入Bio-oss骨粉。術后4、8、12周進行大體觀察、X線影像學和組織學觀察,采用HPIAS-1000形態(tài)學圖像分析系統計算新骨生成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測定結果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α=0.05)。 結果: (1)制取的牙源性多孔陶瓷材料呈白色,X衍射的檢測結果顯示其主要物相為羥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鈣,掃描電鏡觀察到成大孔微孔的多孔網狀結構,孔間相互連通,材料的孔隙率可達74.85%。多孔陶瓷樣品中Ca元素含量占38.11㳠,P元素含量占18.27㳠,可以得出鈣磷原子數量比為1.62,經檢測其抗壓強度為(3.483±0.321)MPa。(2)動物實驗觀察:所有動物術后反應良好,早期受植區(qū)有輕度腫脹瘀血,均未發(fā)生感染、骨折等現象。隨著時間的延長,除了空白組的缺損區(qū)仍以纖維組織為主之外,其他三組均有新生骨生成,但以Bio-oss修復效果最好,其次是多孔雙相陶瓷。各個時間點各組之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能,能使來源豐富的離體牙發(fā)揮更有價值的應用。但實驗還需進一步改進制備工藝,可以復合納米技術,提高材料的孔隙率,有望成為一種更理想的新型陶瓷支架材料,應用于口腔種植等需要骨移植的手術中。
【關鍵詞】:羥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鈣 有機泡沫 生物陶瓷 骨缺損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83.1
【目錄】:
- 縮略詞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4
- 第一部分: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的制備及其性能檢測14-27
- 1. 材料與方法14-18
- 2. 結果18-22
- 3. 討論22-25
- 4. 結論25-27
- 第二部分:牙源性多孔雙相生物陶瓷修復兔脛骨缺損的實驗研究27-41
- 1. 材料與方法27-30
- 2. 結果30-38
- 3. 討論38-40
- 4. 結論與展望40-41
- 參考文獻41-46
- 附錄46-47
- 致謝47-48
- 綜述48-56
- 參考文獻53-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海亭,陳磊,金雪玲,朱海濤;羥基磷灰石(HAP)材料在生物材料中的研究與開發(fā)[J];山東陶瓷;2002年02期
2 陳仁吉;丁雯;穆s
本文編號:738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73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