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老視新方法—光劍人工晶體
本文關鍵詞:矯正老視新方法—光劍人工晶體
更多相關文章: 醫(yī)用光學 老視矯正 大焦深 光劍元件
【摘要】:為了矯正老視眼,使其達到在連續(xù)范圍內清晰視物的目標,探索性地將具有大焦深成像性能的光劍元件(LSOE)作為人工晶體(IOL)引入人眼模型中,運用Matlab數(shù)值模擬的方法,模擬了0~4D物距內視網膜上的成像效果。同時從E圖、調制傳遞函數(shù)(MTF)曲線和斯特列爾比率這三個角度,將該人工晶體的成像效果與老花鏡和反向軸棱鏡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帶有光劍人工晶體的人眼模型基本實現(xiàn)了閱讀距離(25 cm)至無窮遠處的清晰連續(xù)成像,在成像質量上占有優(yōu)勢,并且具有大焦深效果受瞳孔縮放影響較小的突出特點。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教育部光電信息技術科學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醫(yī)用光學 老視矯正 大焦深 光劍元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474172,11104149)
【分類號】:R779.63
【正文快照】: 1引言人眼是一個能夠自動調焦的光學系統(tǒng)。睫狀肌的收縮和擴張引起了晶狀體的形狀變化,從而改變了整個系統(tǒng)的屈光力,實現(xiàn)對相應距離的清晰成像。眼睛的調節(jié)能力在青少年時期狀態(tài)最好,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降,人眼晶狀體漸漸變硬無法改變形狀,形成老視。大多數(shù)人從40~45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仲勛;潘一鳴;尹韶云;鄧啟凌;史立芳;杜春雷;吳欽章;;長焦深、高分辨激光加工聚焦透鏡[J];光學學報;2013年02期
2 唐運海;吳泉英;陳曉翌;張皓;吳宇龍;;基于遺傳算法的漸進多焦點鏡片子午線優(yōu)化設計[J];光學學報;2014年09期
3 肖進勝;杜康華;涂超平;雷俊鋒;錢超;;基于相控高斯核的多聚焦圖像景深模擬[J];光學學報;2014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莫緒濤;大景深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金清;尹韶云;殷智勇;董小春;孫秀輝;茍健;杜春雷;;高均勻長工作深度激光整形系統(tǒng)設計[J];光電工程;2014年08期
2 陳健;鄭紹華;潘林;余輪;;免散瞳眼底照相機中粗精結合自動聚焦方法[J];光學學報;2014年11期
3 趙宏超;張景旭;楊飛;郭鵬;;30m望遠鏡三鏡系統(tǒng)運動學接口設計及分析[J];光學學報;2015年03期
4 馬勝生;鄭東健;梁納;;漸進衍射型多焦點IOL植入術后視功能和視覺質量的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5年03期
5 李玉瑤;王菲;車英;;基于激光光束質量測量的超消色差物鏡設計[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4年01期
6 產竹林;;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臨床應用[J];實用防盲技術;2014年02期
7 李亞娣;胡敏;胡竹林;;多焦點人工晶體的臨床應用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23期
8 賀貴云;段國平;李東偉;熊煒;;高度近視白內障患者多焦人工晶體植入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9 肖晶晶;農華;張婕;;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的研究進展及其優(yōu)缺點[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年10期
10 郭別川;柯敏;田朕;韓芳芳;;多焦點人工晶狀體和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患者視功能及生存質量比較[J];眼科新進展;2014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露;多焦點和單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后視覺質量的對比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蒙蒙;衍射型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視覺質量評價[D];鄭州大學;2013年
2 曾水生;微弱光信號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3 高健;鐵軌表面缺陷機器視覺檢測成像方法與裝置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4 劉玉峰;基于機器視覺的手機電池尺寸檢測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3年
5 劉麗梅;兒童白內障患者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的初步臨床效果觀察[D];濟南大學;2013年
6 袁遠;肝腎虧虛型老年性白內障植入ZMA00視功能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呂瑾;不同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植入早期全視野ERG變化的臨床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莊喜鳴;多焦點人工晶體術后視覺質量臨床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志國;韓冬兵;薛斌黨;周孝寬;;基于區(qū)域小波變換的序列顯微圖像融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2 林勇;胡家升;;實現(xiàn)長焦深的衍射光學元件設計方法[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3 金群鋒,馮華君,徐之海;波前編碼系統(tǒng)中相位掩膜板的新設計[J];光電工程;2005年09期
4 韋劍劍,吳鋒,沈為民;漸變眼鏡片的設計及評價[J];光學技術;2003年03期
5 薛登攀;李湘寧;李笑;;基于加光曲線變換的漸進鏡片設計方法[J];光學技術;2012年02期
6 張文字;陳燕平;趙廷玉;葉子;余飛鴻;;Simple Strehl ratio based method for pupil phase mask's optimization in wavefront coding system[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06年09期
7 陽慶國;劉立人;孫建鋒;郎海濤;朱勇建;魯偉;;擴大景深的波前編碼成像系統(tǒng)特性分析[J];光學學報;2006年12期
8 趙廷玉;張文字;葉子;余飛鴻;;應用費希爾信息量評價函數(shù)的波前編碼系統(tǒng)設計[J];光學學報;2007年06期
9 陳燕平;張文字;趙廷玉;余飛鴻;葉子;;波前編碼系統(tǒng)成像特性的空間域分析[J];光學學報;2007年08期
10 陳燕平;張文字;趙廷玉;余飛鴻;葉子;;奇對稱型相位板波前編碼成像系統(tǒng)的點列圖分析[J];光學學報;2007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小茹,冷贏,韓麗娜,于軍;人工晶體細菌粘附實驗研究[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2 莫正政;人工晶體毒性綜合征[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1年06期
3 朱麗萍,王紅;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治療人工晶體前膜19例[J];南通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李學喜 ,潘棟平,徐建峰,黃菊芬,汪美華;人工晶體取出24眼病因分析[J];人民軍醫(yī);2002年01期
5 馬文豪;遲發(fā)性人工晶體前膜形成的臨床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6 侯丹巖,邵彥,趙宏;人工晶體前膜形成68例的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年07期
7 羅怡,陸國生,盧奕;親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體混濁臨床報告[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年07期
8 羅靈,胡蓮娜,于軍;尿激酶和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預防人工晶體術后膜形成的實驗研究[J];總裝備部醫(yī)學學報;2004年01期
9 陳桃香,向黎,姚迅;人工晶體毒性綜合征1例[J];罕少疾病雜志;2004年04期
10 孫廣莉,楊華,張明昌;人工晶體植入術后人工晶體前膜形成35例臨床觀察[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瑛;盧奕;周行濤;褚仁遠;;人工晶體在有晶體眼內的安全性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陳佳娜;;人工晶體移位、脫位的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黃麗娜;劉欣華;成洪波;賴銘瑩;趙軍;翁宏;;1CU可調節(jié)人工晶體的臨床應用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黨運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人工晶體前膜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曉莉;代艷;陳小虎;;非球面人工晶體的臨床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彭震峰;;現(xiàn)代人工晶體計算公式屈光預測誤差分析[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陳鵬;袁軍;王騫;楊瀟遠;劉建榮;;非球面人工晶體的臨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陳建峰;施天嚴;;地塞米松和5-氟尿嘧啶聯(lián)合散瞳治療人工晶體前膜[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眼科分會中醫(yī)眼科現(xiàn)代化學術交流會暨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C];2005年
9 李海祥;劉廣川;;Acrysof Natural人工晶體植人術后屈光效果的臨床觀察[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第五屆第三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肖虹;劉誠;張英;;透明角膜切口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人后患者不適感的臨床觀察[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第五屆第三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眼科主任醫(yī)師 鮑永珍;患了白內障 怎樣選人工晶體[N];健康報;2008年
2 閆麗新;愛爾康推出人工晶體新品[N];健康報;2005年
3 本報特約記者 衛(wèi)一鳴;人工晶體為什么這么貴[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10年
4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時仲省;白內障手術如何選晶體?[N];健康時報;2006年
5 哈爾濱市眼科醫(yī)院 錢麗敏;白內障患者如何選擇人工晶體[N];健康報;2009年
6 陶海 王朋;用注射器植入人工晶體[N];健康報;2004年
7 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主任醫(yī)師 魏湘銘;人工晶體:白內障眼換零件[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8 武警總醫(yī)院眼科 陶海;莫為治近視失理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9 主任醫(yī)師 陳文玉;白內障術咋選人工晶體[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10 聶松義;可調節(jié)人工晶體治療白內障[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桂琴;多種新型表面修飾人工晶體的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199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祥明;國產疏水性丙烯酸酯折疊型人工晶體應用的臨床觀察[D];中南大學;2009年
2 朱麗麗;濾藍光人工晶體對豬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保護作用[D];浙江大學;2007年
3 孫靜輝;非球面與球面人工晶體的臨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徐艷麗;藍光濾過型人工晶體對視網膜光損傷保護的實驗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張小寶;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兩種非球面人工晶體傾斜度和偏心量的比較[D];中南大學;2014年
6 孫丹;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行玻切手術不同時期植入人工晶體的臨床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王桂芳;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體的臨床應用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呂秀芳;TecnisZ9001非球面人工晶體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9 劉清云;人工晶體袢的角度與后發(fā)性白內障相關性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賈烈曦;白內障手術前后角膜球差分析和個體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體的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683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68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