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響應性三元復合材料制備及引導骨缺損修復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磁響應性三元復合材料制備及引導骨缺損修復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骨修復 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 復合材料 納米纖維支架
【摘要】:創(chuàng)傷、感染、腫瘤和先天畸形等均會造成骨組織的缺損,當缺損超過臨界尺寸時,骨組織無法完成自我修復,應用生物材料引導骨組織的再生從而修復缺損組織是極為重要的治療策略,而骨形成速度慢則是當前引導骨再生支架面臨的難點之一。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γ-Fe2O3-NP)和納米羥基磷灰石(n HA)與消旋聚乳酸(PDLLA)以不同比例共混,利用高壓靜電紡絲技術制備具有納米纖維網(wǎng)絡結構的復合材料薄膜。應用振蕩樣品磁強計研究復合材料的磁學性質與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含量之間的關系,通過掃描電鏡觀察薄膜材料的微觀結構特征。選取12只健康雄性成年新西蘭大白兔,在橫突骨組織離斷模型上,采用CT成像技術,研究術后10、30、50 d時復合材料植入組、復合材料植入加磁場組以及離斷無治療對照組的骨組織再生與缺損修復效果;此外,在術后20 d采集每組中2只動物的植入部位組織進行病理觀察。研究結果顯示,復合材料具有超順磁響應性質,且隨材料中氧化鐵納米顆粒比例的提高而增強;該復合材料可以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加速引導離斷缺損部位的骨組織再生。
【作者單位】: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麻醉科;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基礎學院;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yī)學工程學院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骨修復 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 復合材料 納米纖維支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1471793)
【分類號】:R318.08
【正文快照】: 2(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基礎學院,北京100005)3(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yī)學工程學院生物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210096)引言創(chuàng)傷、骨疾病、腫瘤切除等,經(jīng)常會造成大塊骨缺損且很難自我修復。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與日益增加的人口老齡化,骨修復已成為臨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熊建衛(wèi);戴閩;;靜磁場對成骨細胞和骨組織影響的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08年04期
2 閻啟昌,富田直秀,王瑜,張勁松;靜磁場對骨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文斌;徐偉力;關煉雄;黃江鴻;王大平;;α-氰基丙烯酸丁酯類醫(yī)用骨膠改性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4年06期
2 丁沖;陳曉虎;李迪杰;寧旦旦;商澎;;骨組織生物磁性及磁場生物學效應研究[J];常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3 鄭楊;姜誠;韓德艷;;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4年02期
4 湯輝;陳漢幫;徐陽;周怡;章非敏;夏陽;;LbL法制備磁性納米復合纖維膜生物相容性的研究[J];口腔醫(yī)學;2015年05期
5 金紹林;周云;;磁場在現(xiàn)代骨科領域的應用進展[J];生物醫(yī)學工程與臨床;2011年06期
6 吳江;胡立江;方志財;陳槐卿;;應加強靜磁場生物醫(yī)學效應的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13年01期
7 蔣興祿;邱小忠;;磁性納米材料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應用[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3年10期
8 何益群;董有海;;組織工程骨構建的研究進展[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9 殷忠平;王鐵瑛;果利;張彬;許艷華;徐蕓;;磁力矯治器模擬靜磁場對SD大鼠面頜肌細胞增殖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1期
10 張占潔;馬佳;徐雙兵;任精華;秦鈾;黃晶;楊坤禹;張志平;伍鋼;;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rface-modified Fe_3O_4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競青;骨橋蛋白和地塞米松對前交叉韌帶重建的干預作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楊凌;磁性附著體模擬靜磁場對人牙齦成纖維細胞和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的生物學效應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3 王勝國;靜磁場對成骨細胞功能活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王麗艷;靜磁場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以及對面領骨骼肌細胞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5 周淑媛;低切應力對血管內皮屏障功能的調控及SL提取物的干預機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3年
6 付思祺;皮膚組織擴張與細胞牽拉培養(yǎng)對表皮細胞生長及表達硫氧還蛋白影響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7 景達;應力、電磁刺激對骨骼內細胞信號轉導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8 顧昕;二氧化鈦納米管材料成骨及抗菌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李晗;髕骨骨折和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吳俊;PHBV改性及其作為軟骨組織工程支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鑫;可吸收螺釘和金屬擠壓螺釘比較重建前交叉韌帶的Meta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2 曾霞光;磁懸浮人工髖關節(jié)設計及其磁力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3 高成德;激光燒結系統(tǒng)的運動控制與納米陶瓷人工骨制備工藝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張持;基底硬度對肝細胞胞間粘附復合物穩(wěn)定性影響的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5 司云鳳;單分散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聚乙二醇(MMBGs/PEG)復合微球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6 楊帆;膝關節(jié)脫位多韌帶損傷的臨床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3年
7 謝婭;PLGA/MWNTs復合電紡支架在肌肉組織工程中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8 馬杰;功能化多級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及成骨與藥物緩釋性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年
9 邱海霞;周期性機械拉伸對人真皮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蛋白代謝的影響[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10 卞春輝;磁性復合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煜;李冰雁;巢永烈;杜莉;;磁性附著體模擬靜磁場對成骨細胞增殖活性和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響[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2 仇麗鴻,湯旭娜,鐘鳴,王兆元;靜磁場對成骨細胞增殖及細胞周期的影響[J];上?谇会t(yī)學;2004年05期
3 仇麗鴻;鐘鳴;湯旭娜;王兆元;;靜磁場對成骨細胞骨形成蛋白2和Ⅰ型膠原的影響[J];上?谇会t(yī)學;2007年01期
4 張小云;張宇;;恒定磁場對骨組織中細胞影響的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葉永峰;譚建明;;磁性納米顆粒在細胞移植中的應用[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6年12期
2 莊乾元;孫璇;周四維;管維;葉章群;;葡聚糖磁性納米顆粒在基因轉染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3 朱曉璐;田京;;磁性納米顆粒在干細胞的應用研究[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年11期
4 湯瑩;范曉燕;羊富光;林方興;金嬋;楊勇驥;;四氧化三鐵磁性納米顆粒對人角質形成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5 ;[J];;年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書朋;磁性納米顆粒的制備及其在藥物作用靶點生物淘洗中的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金欣;用于生物催化的磁性納米顆粒固定化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周潔;Fe_3O_4磁性納米顆粒及其相關結構材料的調控制備[D];東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542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65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