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內固定材料鎂合金的生物學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骨科內固定材料鎂合金的生物學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綜述骨科內固定材料鎂合金的生物學研究進展。[方法]查閱近年有關可降解鎂合金研究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總結。[結果]本文就含不同合金元素的鎂合金、含表面活性成分的鎂合金、多孔鎂合金3個方面來敘述鎂合金的生物學性能,但鎂合金在體內降解機制、對生物體的作用尤其是遠期影響還缺乏系統研究,鎂合金的體內降解速度亦未得到有效控制。[結論]鎂合金具有成為骨科內固定材料的潛力,但最終在應用于臨床前仍需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三人民醫(yī)院;
【關鍵詞】: 骨科 內固定材料 鎂合金
【基金】: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課題資助(編號:11xj21052)
【分類號】:R687;R318.08
【正文快照】: 目前金屬內固定材料仍發(fā)揮重要作用,協助修復或替換已經患病或受損的骨組織。金屬內固定材料的高比強度和抗斷裂韌性的特點,使其適合成為固定裝置。常用的骨科內固定材料包括不銹鋼、鈦、鈷-鉻合金等。但是,這些金屬生物材料在腐蝕或磨損過程中,可能釋放有毒金屬離子和/或顆粒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為民;李秉哲;唐六丁;Peter Paul Müller;;股骨干大面積缺損多孔生物鎂支架和骨科植入物的仿生力學[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濤;張海龍;何勇;張金玲;王西濤;;生物醫(yī)用鎂合金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13年20期
2 Ling Ren;Ke Yang;;Bio-functional Design for Metal Implants,a New Concept for Development of Metallic Biomaterial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11期
3 趙虹;劉西偉;侯理達;Sergey PAVLINICH;李新林;李珍;李莉;;醫(yī)用鎂合金生物降解行為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3年19期
4 毛麗賀;何芳;萬怡灶;黃遠;;鎂鈣鋅合金在人體模擬體液中的腐蝕行為[J];材料導報;2013年20期
5 王嘯虎;閻鈞;陳義剛;鄭起;;生物可降解鎂合金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3年21期
6 胡中蕓;楊東輝;李軍;陳建清;江靜華;馬愛斌;;泡沫鎂的制備及其性能和應用[J];材料導報;2014年01期
7 R.K.Gupta;K.Mensah-Darkwa;D.Kumar;;Corrosion Protective Conversion Coatings on Magnesium Disks Using a Hydrothermal Techniqu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1期
8 滕繼平;楊志胤;程佑爽;倪達;朱智軍;潘鐵文;;兩種肋骨骨折內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學性能比較[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4年01期
9 薛茜;陳鵬;董斌;趙鷺;顧艷紅;;鎂合金表面Ca P生物活性涂層的研究進展[J];電鍍與涂飾;2014年02期
10 Yu-jie Cao;朱丹;To Ngai;Ling Qin;Chi Wu;Jian Shen;;Dielectric Investigations on How Mg Salt Is Dispersed in and Released from Polylactic Acid[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201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孝進;功能化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2 白陽;鎂合金膜引導骨再生修復重度萎縮下頜牙槽骨的實驗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3年
3 代建紅;Al基Mg基和Ti基合金相穩(wěn)定性與彈性性質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唐輝;AZ31鎂合金表面含羥基磷灰石涂層的制備及腐蝕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劉廣義;微弧氧化鎂表面鈣化涂層組織結構與生物降解行為[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李愛東;生物醫(yī)用Ti-Mn合金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7 周妍;對稱破缺與ZnO、MgO納米晶形成過程[D];蘭州大學;2013年
8 倪昕曄;醫(yī)用碳/碳復合材料表面改性及其生物醫(yī)學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9 馬文輝;用于股骨頸骨折早期干預治療的新型鎂金屬支架的生物降解行為及其有限元分析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郭惠霞;鎂合金微弧氧化膜電化學腐蝕行為及機理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隋文淵;鎂鋁合金及其涂層的生物相容性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李業(yè)萍;疏水性鎂合金新型轉化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馬文浩;0-6歲兒童末梢血鎂元素水平分析及正常參考值制定[D];蘭州大學;2013年
4 郭莉莎;MgZnMn和MgZnRe合金的體外生物相容性評價[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5 孟祥;新型生物醫(yī)用鎂鋅鈣鍶合金的組織及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6 金金;攪拌摩擦加工對生物醫(yī)用Mg-Zn-Y-Nd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7 畢衍澤;生物醫(yī)用Mg-Zn-Zr合金體內外腐蝕降解機理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年
8 葉俊;摻銅羥基磷灰石納米結構微球的制備及其表征[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9 孫鋼;可生物降解Mg-Ca-Nd合金力學性能與耐蝕性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10 趙卓;生物醫(yī)用Mg-Ca-Gd合金的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曹誼林;組織工程的基本科學問題[J];生命科學;2005年02期
2 柴崗,張艷,劉偉,崔磊,曹誼林;人骨髓基質細胞在骨組織工程臨床應用中的探討[J];中國臨床康復;2002年22期
3 雷萬軍;李秉哲;曹誼林;Karl Ulrich Kainero;彭淑鴿;崔磊;周寧生;;組織工程骨和外科人工植入物的仿生技術研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年14期
4 唐六丁,趙為民,李秉哲;股骨—人工假體之間的界面生物力學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4年02期
5 唐六丁,朱堅民,李秉哲,戴\戎;生物活性陶瓷涂層假體植入股骨初期的界面生物力學分析[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5年02期
6 柴崗,張艷,劉偉,崔磊,曹誼林;組織工程骨在顱頜面骨缺損臨床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3年19期
7 李秉哲;雷萬軍;曹誼林;Karl Ulrich Kainer;崔磊;周寧生;彭淑鴿;;四肢組織工程骨新型支架的比較研究[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07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林新 ,楊立民;第十次全國骨科內固定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1年04期
2 劉剛榮;王汴云;王桂珍;;骨科內固定材料的規(guī)范化管理[J];臨床醫(yī)學;2006年09期
3 李長壽;;骨科內固定物斷裂松動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年02期
4 陳羅西;;骨科內固定術后金屬過敏一例報告[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年11期
5 付衛(wèi)光;丁軍;張寶;;多排螺旋CT去金屬偽影技術在骨科內固定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年03期
6 李恩躍;;淺析骨科內固定不良事件的方式原因及預防策略[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年01期
7 朱建民;金宗達;謝錫善;謝錫慶;;常用骨科內固定材料Χ線探傷檢測[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2年04期
8 惠勇;郭增林;黨炳文;馬宏;;甲基潑尼松龍用于骨科內固定術后鎮(zhèn)痛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年07期
9 陳建靜;;骨科內固定術后感染2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年23期
10 于洪冰;;創(chuàng)傷骨科內固定物失效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金良;張潤松;;骨科內固定斷裂醫(yī)療糾紛司法鑒定探討[A];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李明芬;鐘蓉輝;倪秀山;王顯容;孟社會;;手術室骨科內固定材料應用管理的觀念改變及體會[A];全國第十一屆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3 曹湛;詹耀明;;借助X線診斷、開展骨科內固定——在犬貓股骨骨折上的臨床應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影像學分會、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獸醫(yī)影像分科會、中國聲學學會生物醫(yī)學超聲工程分會獸醫(yī)超聲學術組第七次聯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王惜純;質量令人心寒[N];中國質量報;2000年
本文關鍵詞:骨科內固定材料鎂合金的生物學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41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wyx/504197.html